心病還需心藥醫

同事得抑鬱症了。

聽到此消息,一點都不驚訝。

同事的性格乖張多疑而且好勝心特別強,樣樣都想做第一,時時擔心別人超過自己,但凡有人某件事越過了她,他便開始懷疑別人用了什麼手段,恨自己無能,變得焦慮煩躁,自己給自己很大的壓力。

心思很重,想得太多,找不到傾訴的地方,加上工作不順利,脾氣越來越暴躁,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易怒。

看問題也很偏激,不管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上,只要稍微不如他的意,他就責怪、譴責別人,說別人見不得他好,故意整他,所以大家都對他敬而遠之,能不和他說話就儘量不說。

後來他感覺渾身疼痛,長期失眠,去醫院診斷為輕度抑鬱症。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中國目前有5400萬抑鬱症患者,嚴重的抑鬱症自殺也成了自殺死亡的首要原因。

患上抑鬱症的原因主要有心理因素、社會因素和身體因素,因此,抑鬱症根本原因是精神上出現了問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病”。

心病就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造成的精神負擔,這種精神負擔主要來自生活壓力,工作不順利,生意失敗,事業受挫,失戀、離婚等等,讓人們變得焦慮、恐懼、迷茫、對未來擔憂、厭世。

身體病了,找醫生看病,然後對症下藥,才能讓身體康復,那麼心“病了”,該怎樣醫治呢?

自己也曾經因為精神負擔太重,失眠,焦慮,對一切都沒興趣,去找醫生看病,醫生說失眠,可以開藥幫助睡眠,但精神上的問題只有自己想辦法調節,誰也幫不了。

如何調節呢?俗話說心病還要心藥醫,心受“傷了”,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消除造成精神負擔的因素。

著名演員胡歌出車禍後容貌被毀,心理受到嚴重的創傷,加上自己的助理離開,一度患上抑鬱症,在那段對於他來說極度黑暗的日子裡,他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在閱讀中,他逐漸開始調整自己的心態,慢慢地走出了人生的低谷,接納了自己的不完美,最終成就了自己。

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句話:想要治癒焦慮,就給他一本書。

閱讀,會讓自己見到更大的世界,讀的書越多,心胸就更加寬廣,不會輕易生氣、發怒,能把控自己的情緒,變得更豁達。

讀書多的人,有內涵,格局也變得更大,站得高看得遠,不會被一時得失困擾。

閱讀,能修心,不為世事所擾,“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外雲捲雲舒” ,心淡然,一切就放下了,精神上也不會再有負擔。

多讀書,讀好書,閱讀能治癒心靈,那麼讀什麼書好呢?

好的書不計其數,各種類型都有,推薦一款治癒系叢書《心病還需心藥醫》。

健康支撐生命,健康是人生第一財富,此書就是讓健康從(心)開始。

本書內容豐富,從現代人常見的心理疾病的病症入手,以通俗、樸實的語言詳細地分析了各類疾病的誘因,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與個人健康、社會現象、人際關係、自我情緒控制等相關的心理學知識並給出了科學、有效的自我調節方案,使人們根據現實和自身條件,自我調節心理矛盾,讓身心同時得到健康。#情感帶貨五期訓練營##頭條好物大賞#


心病還需心藥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