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古城牆:一頁風雲散,變幻了時空

荊州古城牆:一頁風雲散,變幻了時空

說起荊州,人們總會想起劉備假意哭荊州、關公大意失荊州的故事。這座坐落在江漢平原上的有著2000多年曆史的古城,有著太多太多的歷史的積澱,可惜的是因為時間的關係,這次我們在這座古城只能作短暫的停留,於是當地的朋友便推薦我們去看一看最具代表性的歷史遺存——荊州古城牆。
荊州古城又名江陵城。是我國曆史文化名城之一。這個著名的古城,座落在遼闊富饒的江漢平原的西沿。漢朝的時候,全國劃分為三十六州,這裡因北有荊山而得名。東晉以後,有幾個皇帝在這裡建都,使這座城池成了歷代王朝屯兵置府的重鎮、兵家必爭之地。荊州古城積澱了豐厚的歷史文化。荊州城內及其城周附近,有著眾多的古蹟名勝。大禹治水的息壤,雄楚立國的故都,三國紛爭的遺蹟,歷代名人的勝蹤……似繁星點點,數不勝數。荊州古城牆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最有分量的古蹟之一。

荊州古城牆:一頁風雲散,變幻了時空

荊州古城牆在全國現存七大古城牆中,排名第二。荊州古城牆的修造史,可以追溯到2800多年前的周厲王時期。最初為土城,五代十國後,始建磚城,宋、元、明幾毀幾修。現保存完好的古城牆,為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依明城垣所建。與江蘇南京、山西平遙、遼寧興城等其它幾座古城牆相比,荊州古城牆的規模較大,城垣周長為十點八公里;而且全閉合型城垣保持得相對完整,環城四周無一處豁口,基本上保持了明清古磚城的特有風貌。因此,它曾被國內有關名城保護專家譽之為“中國南方古城的唯一完璧”。

荊州古城牆:一頁風雲散,變幻了時空

在當地朋友的陪同下,環城而行,但見青色的古城牆佈滿了滄桑的痕跡。展現在我們們眼前的古磚城,完整而又堅固,城牆盤旋於湖光水色之中,依地勢而起伏,順湖池而迂迴,蜿蜒伸展,狀若游龍。磚城牆體用特製青磚加石灰糯米漿砌築。據說特製大青磚每塊重約4公斤,有的燒製有文字。荊州古城牆四周,原有城門6座,即東門、小東門、北門、小北門、西門、南門。每座城門均設“雙保險”,前後兩道門,二門之間建有甕城,以便“甕中捉鱉” ,致攻城之敵於死地。
荊州古城牆作為古時的一項大型軍事防禦工事,除高大堅固的牆體和甕城等建築外,城牆之上還有眾多配套的軍事設施,最有特色的要數暗設的四座藏兵洞。藏兵洞東西南北各一座,,分上下兩層,可容上百多人。每層又有小藏兵洞,每個小洞可容2人,洞中均有射孔。藏兵洞所在的牆體向外呈長方形突出,對攻城之敵,可從三面射孔暗箭齊發,使其猝不及防。
雖然只是浮光掠影,但古城牆依舊留給我們太多的感嘆與震撼。青色的古城牆,巍峨壯觀,充滿著歷史的厚重,卻又寫滿著滄桑的痕跡。而牆縫中長出的青藤和一些無名的小樹,讓這古老的城垣透露出一絲生機和活力。靠著牆壁,傾聽著歷史的聲音,我彷彿看見一望無際的戰場上塵土飛揚,似乎有千軍萬馬在心中奔騰,巍巍古城,在烽火狼煙的紛亂年代,是護衛蒼生、抵禦外侮的軍事工事。而在今天,它則是成了歷史的見證與記錄。正如電視劇《三國演義》片尾所唱的“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湮沒了黃塵古道,荒蕪了烽火邊城,歲月啊你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興亡誰人定啊,盛衰豈無憑啊,一頁風雲散啊,變幻了時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