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詮釋:老人把4000萬的別墅賣掉,才感受到幸福心安

文/寧靜致遠

“幸福指數”是時下比較流行的一個字眼,人們終日奔波忙碌都是在追求自己理想中的幸福。其實“幸福指數”就是指人們對生活滿意的感受程度,所謂“感受”就是主觀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幸福的詮釋:老人把4000萬的別墅賣掉,才感受到幸福心安


有人說:乞丐得到一塊錢是幸福;娃兒對一朵花微笑是幸福。坐擁金山不一定幸福,失而復得才是幸福;妻妾成群不一定幸福,兩情相悅才是幸福。抱怨不是幸福,快樂地活著是幸福,知足常樂是天大的幸福。

那一天,一個很要好的同學,要去縣裡任職,雖然是平級安排,可因為組織重用,在小聚中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而溢於言表,他的情緒感染了在座的每個人,讓人深切地感受到那份“柳暗花明”、“峰迴路轉”後的意外驚喜,我想此時此刻他是最幸福的吧!


幸福的詮釋:老人把4000萬的別墅賣掉,才感受到幸福心安


我問女兒的“幸福”是什麼?女兒回答:我的新衣服很多,每天早晨為不知穿什麼衣服而“發愁”的時候最幸福!擁有很多衣服是女兒用自己勞動獲得的,女兒剛走出校門,就開過一個服裝店,憑著興趣和辛勞收穫了“新衣服”,這些新衣服,實際上是女兒的享受,她在享受自己的能力和耕耘後的勞動果實,所以她感受到了“幸福”!

我想,我的幸福是什麼呢?

當然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場景有著不同的幸福感受:從盲童學校出來,最大的感受是有一個健康的女兒是最大的幸福!從醫院裡小病治癒出來,感受到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多麼的幸福!從殯儀館告別先人出來,第一感受是能活著,呼吸新鮮的空氣是多麼幸福!在工作中得到領導和同志們的認可和肯定是多麼的幸福!人到中年有一個貼心的女兒、和睦的家庭和穩定的工作是多麼的幸福!


幸福的詮釋:老人把4000萬的別墅賣掉,才感受到幸福心安


人到中年最大的誤區,就是沒來由的“亂攀比”,特別是有的人眼睛一直往上比,孰不知這種攀比不但徒勞無益,而且對人的殺傷力極大,這種攀比帶不來一點生活的轉機和改善,只能讓你的心情越比越糟。有一句話說得好:往上看,比你過得好的千千萬;往下看,比你過得差的萬萬千,人家騎馬咱騎驢,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我的體會是,自己過自己的日子,不要比,要比也只是自己和自己比就夠了,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自己說自己的事情。

剛剛翻出我20年前調市裡工作的一張工資轉移證存根,是538元整,現在的工資是7760元,20年增加了10倍多,是不是應該感到很幸福啊!因為不願意求人,前一段時間買了一輛車,結束了回老家看雙親就借車、要車的歷史,開始還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甚至有點麻木,可當自己能獨立開車上街的時候,那種感覺真的很“爽”、很幸福!


幸福的詮釋:老人把4000萬的別墅賣掉,才感受到幸福心安


其實,幸福無處不在,只要用心去聆聽、去體味、去感受。

回老家,偶遇剛參加工作時的“站櫃檯”的老戰友,由於企業不景氣已經下崗,現在為了生活到處打工,看著她滿面的“滄桑”,再想一想自己現在的工作,就會感到十分的知足,知足就生髮出幸福的感覺,這就是“知足常樂”的真實感受。

有的人會感覺錢越多越幸福,可錢多了煩惱也會隨之增加,有多少人因為“錢”的問題,盜竊、犯罪、貪汙、受賄,葬送了一生的前程。有的則為了“一丁點”的利益,親人之間反目成仇,甚至有的鋌而走險,走上了殺人犯罪的道路。


幸福的詮釋:老人把4000萬的別墅賣掉,才感受到幸福心安


前不久,發生這樣一件事,一個小夥子為了買冬棗,停車與當地老農因為15元錢,發生爭執。他把老農打成重傷,卻認為自己是在正當防衛,眼看著三年牢獄之災就要降落在小夥子頭上。家裡有退休的年邁的老父,有嗷嗷待哺的幼兒,老父為了一家的幸福,求這個找那個,多方申訴協調,最後賠償了3萬元才爭取了個“取保候審”的寬大處理,真是太不值了。這樣的事枚不勝舉,你看“錢”這個東西有時真是個禍害。

看了一個電視節目正好相反,是一檔紀念香港迴歸十週年的事情,有一位受人尊敬的老人是香港的大“富翁”,他一生奮鬥在航運事業上,掙下偌大個家業,他卻沒攢下多少錢,他的“愛好”是樂善好施,掙來的錢,都用在了積德行善的公益事業上了,他在內地捐助了很多希望小學。

晚年他住進了一個大別墅,別墅一天的消費就得花去一萬元,這使他寢食難安,晚上睡不著覺,總想,這一萬元能夠為需要的人辦多少事情啊。最後,他和老伴商量把別墅賣掉,賣了4000多萬,都捐給了最急需幫助的孩子和貧困的人。他和老伴,換了一個百十多平方的房子住了下來,雖然他住的小了,可他心安了!


幸福的詮釋:老人把4000萬的別墅賣掉,才感受到幸福心安


這是一種何等的境界和情懷啊,這位老人,就像偉人說的,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吧。真不知用何種語言去形容這位可親可敬的老人,他的精神一定會感染和帶動更多的人去做好事、做善事,他留下的這種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精神財富也一定會傳承下去!

當我們周圍這樣的人越來越多時,我們的社會就會越來越和諧,我們的“幸福指數”也就會越來越高。


作者:寧靜致遠 知性優雅暖心的姐姐,她講暖心的故事給你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