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被驅逐的空氣幣

據互鏈脈搏報道,2018年10月份ICO融資額0.54億美元,較九月的1.63億美元下降了66.87%,較1月份更是下降了96.45%。

ICO,這種發起於2013年,最初用於區塊鏈技術應用項目的融資方式,經過5年,生命已經垂危。

但是,ICO在過去兩年興盛階段,在中國市場帶來了一種“副產品”——傳銷幣。ICO快亡了,傳銷幣卻仍然興旺。

上世紀80、90年代,傳銷模式帶到中國,因為其模式是要靠拉人頭而非真正的商品銷售來運轉,保健品之類的低成本,高毛利率商品成為傳銷的附著物。

ICO的出現,讓傳銷有了新的附著物——打著區塊鏈名義的“加密貨幣”。相比線下傳銷,線上的傳銷成本更低,追查更難。

互鏈脈搏持續調查傳銷幣,摸清了傳銷幣的三種主要模式。比如互鏈脈搏報道了VPAY模式的ABS鏈、報道了持幣生息模式的匯眾區塊鏈、報道了礦機模式的JON農生鏈……

我們亦摸清了傳銷幣的生態,有負責軟件開發的技術公司、有負責營銷的廣告公司、有負責會展嫩模邀請的會務公司,有負責拉人的社群運營公司、還有所有全包的一條龍服務公司。

我們驚訝的發現,當ICO市場逐漸萎縮的時候,傳銷幣市場卻日趨擴大。

比如VPAY,其號稱成員已經280萬之眾;我們還在調查的另一種模式的傳銷幣,僅僅APP下載量就超過了300萬。

ICO在明,它要上交易所,通常要公開團隊、公開白皮書、公開項目進度;而傳銷幣在暗,它什麼都不需要公開,即便公開的情況,交易所也是自己建的、團隊都是虛構的、項目進度都是哄人的。

在做傳銷幣系列報道的時候,我們時常震驚,震驚於模式演化速度之快、震驚於拉人頭速度之快,震驚於明明很多人都知道這是傳銷幣,但仍然願意往“火坑”裡跳。

震驚之後我們思考:ICO不管是不是空氣幣,但至少項目是要用到區塊鏈技術;而傳銷幣,只是打著區塊鏈的名義,為何其生命力遠勝於ICO?

眾所周知,傳銷幣萬變不離其宗,其離不開“拉人頭”的傳銷本質。相比線下傳銷需要通過洗腦的方式拉人頭,但參與傳銷幣的人不會被關小黑屋洗腦,其最核心的特點是“我賺到錢了,你也可以賺到”的財富效應。

傳銷幣的規則明明白白寫在項目的資料裡,投資者也很清楚拉多少人賺到錢。這是ICO所不具備的、甚至是股市所不具備的。

這種確定性,讓ICO項目望塵莫及。

而傳銷幣已經進化到內設商城;外面聯繫商戶接受傳銷幣的地步。這是多少ICO項目的夢想啊。這種應用性,也是ICO項目所不具備的。(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商品多傳銷團伙用以迷惑群眾的。)

從原理來說,傳銷幣終究要崩盤的。比如互鏈脈搏報道的匯眾傳銷幣,操盤人最後清盤跑路,剩下一地雞毛。

傳銷幣表現的這些特徵引起了我們的反思。區塊鏈被稱為價值互聯網,其價值應該更有確定性,其生命力應該更為旺盛。但如今大多ICO項目表現令人失望,其發行的“代幣”非但沒有應用價值,反而成為項目方、莊家、交易所等割韭菜的工具。

看著傳銷幣市場的擴大,ICO市場的萎縮,與其說是劣幣驅逐良幣不如說是黑吃黑的遊戲。

什麼時候,區塊鏈的“代幣”真正記錄價值,什麼時候,區塊鏈的時代才會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