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000+拉索大橋,每座橋每年檢修一次,一次50萬,一年掙多少

之前,路演君走過一趟港珠澳大橋,歎為觀止,那樣的海,那樣的橋,那樣的拉索結構……


中國5000+拉索大橋,每座橋每年檢修一次,一次50萬,一年掙多少


突然想到,大橋不能只是造一造就好了,也有個檢測、保養的需求吧。


從20多年前開始至今,中國建成的各種拉索結構大橋至少在5000座以上,這裡面,會不會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市場需求?


沒想到,這麼一想一問,還真的發現了一個藍海市場。


而且,20年下來,這些大橋正在陸續進入維修期,如果不做高質量的保養和檢測,就可能會出現安全問題,塌橋未必,但是斷幾根索,大橋沒事隨風飄逸,抖上一抖,那也讓人受不了。


妥妥的剛需啊!

伴隨著需求,當然就是供給。


路演君發現,已經有科技型公司開始投身這一領域,開始了耕耘和開拓——廣州市開博橋樑工程有限公司 。據說,開博為cable音譯,也寓意開放創新、博通共贏。


作為公司的技術顧問,林陽子在業界已經是小有名氣。看中了索橋檢修領域的即將到來的爆發期,他辭掉了原國有單位的職務,開始了創業路。


說起來這個人確實有點料,哈工大的博士,從讀本科到博士畢業,只用了七年……才七年啊,而且還全程參與了港珠澳大橋的建設。

這個牛逼也可以吹一輩子。


圓規正傳

中國5000+拉索大橋,每座橋每年檢修一次,一次50萬,一年掙多少


說說容易,那麼究竟要怎麼去檢修索纜?

原來,以前就是靠人,弄個籃子,把工人們送上去,一節一節地進行檢測。


中國5000+拉索大橋,每座橋每年檢修一次,一次50萬,一年掙多少


無疑,效率很低,安全風險巨大。

所以,還是得有技術解決方案。


林陽子說,圍繞著橋樑檢修這一細分領域,他們做了一系列的技術研發,形成了檢索機器人、內部鏽蝕斷絲檢測技術等技術成果。


一旦開展檢測工作,機器人攀附在索纜上,按照速度的設定,向上攀升,全方位攝像頭對索纜進行360度的拍攝。


那形象,很拉風。


然後,通過分析和判斷,可以準確定位纜索上出現的各種問題。


問題會有哪些?不少。

汙垢等是小事,如果老化或刮傷後出現裂縫,然後雨水進入後鏽蝕內部的鋼絲,那可能就會出現纜索斷裂。


公司的願景是要成為纜索橋樑檢修領域的首選合作伙伴。使命是為共同保障纜索橋樑的安全運營持續創新、提供優質服務。


拉索橋樑檢修這塊蛋糕有多大?

不完全統計每年大概在幾十個億,而且隨著大橋數量的增加而增減。不算大,也不算小。


“如果僅僅佔有其中1%的份額,對於我們小團隊就已經足夠了。”林陽子是這麼說的,不過貌似目標定的小了。


檢測完,包修麼?

那還用問。


所以,在團隊中成員都有豐富的檢測維修等多方面綜合能力。

另一位合夥人——官幼平,1987年同濟大學的橋樑專業畢業生,還有成立運營纜索製造廠的經驗,所以不僅精通橋樑纜索的設計、製造和檢測施工,也精通電子、機械和機電領域。


因此,整個創業團隊定下的氛圍就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不過,這是個有趣的公司,機器人等精密設備是自己研發製造的,維修施工的特殊工裝和施工技術是自己開發的,但是卻不太熱衷於申請專利。


中國5000+拉索大橋,每座橋每年檢修一次,一次50萬,一年掙多少


對於這一點,林陽子的解釋是,不太需要。


因為他們沒有打算做產品的銷售,研發出來的東東,都是用在自己的業務上,所以,並不擔心專利保護的事情。


從業務模式上,也並不複雜。

纜索橋樑界畢竟是個小圈,主要靠口碑。目前的客戶基本上都是各地的龍頭企業,林陽子認為團隊生存的方式就是努力把技術和服務做得最好,與合作伙伴合作共贏。


不過,路演君細想了一下,雖然這個領域還沒有什麼人進入,但是想進去卻並不容易。即使大廠想砸錢進去,也未必激起多少浪花。


因為一是存在技術上的難題,二是更重要的,你有沒有在這個行業中的人脈和資源的問題。


嗯……畢竟中國還是講關係和人情的社會嘛!


另外,

關於拉索橋樑檢修還沒有針對性很強的標準,目前作為參考的主要是交通部頒發的《公路橋樑技術狀況評定標準》、《公路橋樑加固施工技術規範》等。


所以,如何檢測,如何保養,5000+的橋樑維修保養還處於沒有細化的標準可直接參照執行的狀態。


這給了小公司以機會,當然,也對他們的技術實力提出了要求。


路演記:發現改變世界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