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了,放下怒火,試著溝通

為人父母之後居家情緒很多時候是跟著孩子走的,孩子是夫妻雙方的掌上明珠,無不在教育子女上都傾盡感情和精力,誰不希望子女飛黃騰達,即使不然,也希望他們能到開開心心,不枉此生。孩子慢慢長大了,上學了,麻煩與煩惱也隨之而來。

孩子犯錯了,放下怒火,試著溝通

可是即使我們是拿出全部的愛與精力,不免有些家長會遇到孩子的不禮貌,排斥,情緒化的與父母唱反調。孩子學習上的事情我們真的盡力了,"我這麼努力的為了你,你就不能好好學習嗎?""跟你說多少遍了,上課不要講話,你怎麼還是講?""這題講了五遍了,你豬啊?怎麼就是不開竅的吶""抓緊去寫作業,你看你寫個作業用幾小時了,還睡覺不?"等等一些父母對於孩子上學期間的煩惱與憂愁、針鋒相對和敵進我退鬥智鬥勇不勝繁多。

孩子有良好的自制力、控制力、專注力等等一些優良的學習習慣確實讓我們欣慰,不免嫉妒人家的孩子。孩子犯錯時學習需要更努力時,煩惱、憤怒、甚至肢體懲罰對孩子的幫助微乎其微,筆者從一些書裡以及文章裡學習驗證了些有用的方法,這裡借花獻佛,還望沒有落個笑話,若對你有幫助也頗感欣慰

孩子犯錯了,放下怒火,試著溝通

孩子遇到挫折,學習技巧不好我們也是很著急,不防我們和他坦誠布公的聊,幫他們找到正確的方向。與他們面對挫折和感受,告訴他我們知道他的失落並且願意一起分析原因並找到改進的方法,不要去猜測孩子的想法,需要聽他說出來,我們必須全神貫注的聽,不要去猜測孩子的想法,每次他言語停頓時要給予回應"嗯!""是的""是哦",用簡單的字詞引導他們說出所有想說的,切莫急於斷章取義,不然會適得其反,給予孩子耐心和專注是基礎(筆者初始也是頭痛欲裂,心裡默默告訴自己"發火沒有用,不能解決問題,只會兩敗俱傷")孩子只有傾訴了自己的情緒和委屈,我們作為父母才有理由繼續幫助他們

孩子犯錯了,放下怒火,試著溝通

犯錯的時候我們告訴他我們所看到的瞭解的,認真的說出自己的感受,一起討論如何改正錯誤,可以寫下來有助於改正的做法,鼓勵孩子自己多說,父母也要參與,最好籤上雙方的名字,開始改正之路。當然了學習上的問題也可以試試一起找方法寫下來,每天共同努力設定個小目標,當孩子有進步的時候給予鼓勵,得到讚賞的孩子在生活學習上的動力及表示會更好。給予孩子讚賞不要總說:"嗯,你真棒,對,你做的太好了。"他們做對了,給個準確的詞語肯定,正直,有自制力,仔細謹慎等等,把行為總結出來。也可以切身說出自己的感受。"我看到寶貝今天很自覺的在鬧鐘響的時候獨立穿衣服"、"兒子在吃完飯後主動收拾碗筷並且去刷碗了"。把你看到的說出來,也是一種讚賞

教育免不得以身作則。孩子在成長,在學著我們的步伐成長。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走的穩,孩子才會學的踏實。一堆囉嗦話,望君莫笑。也鼓勵你們可以看看正規的書籍教導,我也可以推薦你們幾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