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網蟲解說:從BBS到移動社區的進化

資深網蟲解說:從BBS到移動社區的進化

文|王文博(每日新款APP市場總監)

如果將滿足版塊、發帖、回帖為主要功能的產品定義為BBS的話,那麼93年的“長城”站或許就是中國的BBS元年,繼而出現了惠多網CFido,“曙光站”,清華水木等。而BBS也讓我們也從單機時代進化到了聯網時代,作為一個曾經在互聯網流行時期,一直長期佔據著重要地位的產品形態,在移動互聯網橫行的時代下,還是跌倒了。

09年,BBS上那些曾經談古論今拍磚說道的高手們抽身而退,11年天涯宣告上市失敗,12年網易社區的關閉,12年貓撲從北京撤回南寧,13年工信部嘗試取消個人備案讓許多中小型社區開始消亡。

09年,新浪微博出現內測版本,11年微信在上線,12年微信用戶達到2億,2012互聯網普及年開始,13年陌陌用戶超過3000萬,同期的還有友鄰,遇見等,14年微博宣佈上市,14年陌陌上市……

自09年起,BBS數據急速下滑,而社交媒體的前景一片光明,當移動互聯網的浪潮衝擊而來,社交媒體彷彿成為了壓垮BBS的最後一根稻草。

BBS社區與社交媒體不同,在曾經信息還尚處閉塞的年代,外事問谷歌,內事問百度,f事問天涯,x事問貓撲已經成為一代互聯網人的口頭禪。社區做為一個信息的重要結合地稱霸著互聯網的半壁江山,在社交網絡或者說微博出現之前,BBS一直是中國網絡最大的輿論中心,無數記者也曾經蹲守於天涯等待尋找爆發的新聞線索。而當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跳廣場的大媽可能都開始刷起了微博,使用上了朋友圈,信息傳遞的速率變得更加快速,蹲點於傳統形式的bbs猶如啞火一般失去以往的犀利,微博和微信開始取代了以往信息傳遞的方式。

同樣是作為人們上網交流的主要方式,BBS社區和社交媒體究竟有什麼樣的差別?

1.產品屬性:bbs→媒體,社交媒體→通訊工具&媒體

作為一個信息的生成地扮演著媒體的角色,由發帖者主觀的在說出事情的經過,基於強烈的感情色彩。而管理員扮演著總編的角色,對發帖進行審核與加精,控制著論壇內容呈現的方向。而他幾乎不承擔任何的通訊功能,無論是回帖亦或是私信,很難得到第一時間的回覆。

社交首先解決的就是及時通訊或者在線通訊的問題,相對於以內容為構建的bbs來說,社交媒體更多的是打通一個人和多人之間的直接聯繫,而基於某種聯繫之後,社交媒體的使用者才開始構建自己的內容模塊。

比如你在BBS發了一個廣告,管理員會在5-10分鐘內將其刪除。而當你在社交媒體為你的產品打著廣告,最多是被你的粉絲拉黑而已。

核心構建:bbs→強內容弱關係,社交→強關係弱內容

早起的論壇是以興趣或者每個內容貢獻者的知識結構組成的,在登錄或者說使用論壇的時候,往往帶有強烈的尋找以及交流目的。

社交從最開始打造關係構建的時候,只是因為我們是認識就建立起了第一層關係,並可以再關注或者添加後直接交流,而bbs的轉化就需要更久的時間,畢竟發帖,回帖,站內信還未必會收到回覆。

2.感觀體驗:bbs→同一個社區,社交:不同的社交

無論使用者是什麼樣的人,內容或者平臺屬性保持著長期的一致,否則就不會有f事天涯,x事問貓撲一流了。

社交的展現取決於你自己身邊的關係結構,並不會因為社交媒體本身的內容特性產生巨大的變化,也就是你關注的朋友or你的朋友決定了你的社交媒體屬性。

3.社交關係:bbs:有文化底蘊或者相同屬性,社交:無文化底蘊或者相同屬性

bbs,先有內容後建立朋友關係。早期的bbs即使沒有朋友也不會孤獨,而朋友關係往往是因為內容本身以及兩者之間相互的特性來建立的,因為吸引所以交往更深。

社交,先建立朋友關係後輸出內容,社交媒體一開始是孤獨的存在,所以需要你去不停的構建朋友關係增加內容性,所以社交媒體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點贊之交。

雖然bbs社區處於與社交媒體交鋒的時刻,各項數據下滑,社區對於整體互聯網的移動化把握也稍稍後置了一步。但是11年百度貼吧率先登錄ios,天涯於12年推出了移動版社區,13年貓撲精選上線,14年西祠也發佈了移動產品,後知後覺的論壇終於意識到了互聯網帶來的衝擊,為了加強除卻內容之外的優勢而佈局,加快了打通移動互聯網的速度。

而BBS轉向移動社區的過程中,百度貼吧增加了更多的社交屬性,如語音,私聊,在回帖中的及時推送將原有的內容構建增加了額外的社交屬性。而天涯也是升級原有的溝通機制,除卻私信和樓中評論,更是為每個賬號開通了個人頁和隨記,也從原有的內容構建追加了額外的社交屬性,唯有貓撲依然堅持這內容核心的論調,連第一個上線的app都以精選的形式來推送每日貓撲熱帖,沒有將用戶從收看者的視角轉移到發佈者的視角。

數據的對比往往也很有趣,最早佈局移動互聯網畢竟追加社交元素的百度貼吧和天涯社區不出意外的處於前兩名,而其他一些老牌社區的數據對比一二名就顯現出了絕對的劣勢,這也就不難得出移動互聯改變傳統bbs的論調。

社區在最初信息閉塞中起到了娛樂的重要作用,但是在移動互聯到來的今天卻死於了信息過盛,如果不為社區賦予一個真正的定義,或許一些社區則會死在最初的信息核心中。比如耳熟能詳的新派社區——知乎(11年創立)則是專注於連接行業精英,預測2015年末可達到5000萬用戶。她社區,專注女性垂直,上線5個月超過3000萬發帖,日發帖量已經超過了現在的天涯社區。而以母嬰為切入點的辣媽幫,自12年上線以來累計用戶數量也達到了4000萬的數字。(用戶數據源自艾瑞)垂直化和移動化正在默默的改變著社區原有的形態,大雜燴的形式已經不適應現有社區形態,傳統社區面臨的則是一次必要的改革。那個我們難以忘記卻伴隨著我們與互聯網成長的社區形態,在歷史的長流逐將漸行漸遠,而移動社區隨著時代的浪潮也將會在這個彎道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