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狀元后裔:獨居深山“狀元府”守護祖宅,無水無電靠乞討度日

自古以來,“有出息”便成為了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標準。人要有用,還得肯努力,勤能補拙並非一句空話,而是經過無數人艱苦卓絕的拼搏之後,總結出來的經驗。

清代狀元后裔:獨居深山“狀元府”守護祖宅,無水無電靠乞討度日

對於讀書人而言,能夠考取功名便是有出息。《管子·小匡》中記載:“人分四民,士農工商”。分別是讀書的人、種田的人、做工的人、經商的人,不難看出,讀書人是排在四民之首的,也就是說,在古人看來,要成為上等社會的人,還得讀書考取功名。

狀元名門,“狀元府”堪比劉姥姥的大觀園

在考取功名這條道理上,需要付出的努力十分巨大,要一步一步走向狀元,那非得是人中龍鳳不可。

在科舉考試中,名列第一者為“元”。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封建社會的儒客文人都把考狀元作為躋身仕途的唯一途徑,從鄉試到殿試需要多年準備,也正是因為難度十分巨大,所以只要考上了狀元,基本上就飛黃騰達了。

清代狀元后裔:獨居深山“狀元府”守護祖宅,無水無電靠乞討度日

牛鳳山,這個人的名字可能大多數人都不認識,在清朝時期可是一位了不得的人物。因為他考取了一甲的第一名,而且還是武狀元,所以在當地可謂一下就成了名門望族。

能中武狀元的人,不用多說,肯定不簡單。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牛鳳山為人十分低調,文武雙全卻和藹可親。因此,左鄰右舍都十分喜歡這個人才,有這樣的人緣,官運自然也是步步高昇。

作為牛家第一個帶頭髮達起來的人,深知打江山難,守住江山更難。所以對於下一代的教育十分嚴苛,對家裡人管教也十分嚴格。

清代狀元后裔:獨居深山“狀元府”守護祖宅,無水無電靠乞討度日

正所謂虎父無犬子,牛鳳山文武雙全,其兒子牛瑄則很好繼承了這優良的衣缽。從小就習得一手好字,可以堪稱是書法界的一股清流。加上父親的名望在此,所以這個有才的小子很早就聲名遠播了。

最後也不負眾望,牛瑄天賦凜然,相繼中了鄉舉,進士,並且還在一路飆升。牛鳳山和牛瑄兩父子都得到了重用,一代接一代的有出息,可謂狀元名門,牛家也因此十分興旺。

後繼有人的牛家自然要把府邸好好打整一番,在兩代人的共同努力之下,牛家的“狀元府”那是相當氣派。僅佔地面積就達到了2400平方米,這樣的規模實在令一般人望塵莫及。房間一排接一排,還有冬暖夏涼的多個窯洞。如果非要用一個大家所熟悉的院子來與之相比,可能只有《紅樓夢》裡面劉姥姥的大觀園了。

清代狀元后裔:獨居深山“狀元府”守護祖宅,無水無電靠乞討度日

後人獨居深山,只為守護傳下來的“狀元府”

牛家雖然人丁興旺,家大業大,但清朝很快就走到了盡頭。清朝不復存在以後,牛家也開始沒落,其後代牛詩靜更是淪落到了以乞討度日的境地。

說起自己祖上是清朝時期顯赫一時的狀元時,牛詩靜的臉上依然可以看到自豪的表情,但那些都已成為了往事,眼下的他衣衫褲也,與乞丐並沒有什麼區別。

“狀元府”大門上的“聖旨”二字也失去了它當年的氣派,被蒙上了厚厚的塵土,輝煌不在,氣勢也不在了。

都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按理來說牛家幾代人都是人中龍鳳,即便是清朝不在了,那些生存的本領不會丟。瘦死的駱駝總還是比馬大,為何牛詩靜卻落得這般田地呢?

清代狀元后裔:獨居深山“狀元府”守護祖宅,無水無電靠乞討度日

其實牛詩靜也是有才學的,他同樣寫得一手好字,而且還被重點大學錄取。但最終都被荒廢了,字沒有再寫,書也沒有繼續讀。這其中到底經歷了什麼,已無從探尋,有人說牛詩靜受到了極大的刺激才會變成這樣,無論怎樣,已經變成了現實,那就尊重現實吧。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當年氣派壯闊的“狀元府”,在高樓大廈面前也失去了往日的氣魄。特別是年久失修的破敗,寫盡了滄桑。牛詩靜一個人獨居深山中,已經與外界失去了有效的溝通,也很難再融入進去。

牛家的輝煌,到了牛詩靜這裡,也就戛然而止了。雖有些遺憾,但也是上天的命運安排吧。以老人現在的狀態,想要改變命運,基本上不可能了。

小結

作為大戶人家的後人,牛詩靜看得出來很有涵養,也曾是儀表堂堂,談吐優雅的人。但如今眼前的老人已經沒有了那種儒雅的氣質,換來了滿身的衣衫襤褸和歲月的滄桑。

清代狀元后裔:獨居深山“狀元府”守護祖宅,無水無電靠乞討度日

家庭能夠給予的畢竟有限,父母不能陪你一生,學會了生存的技能,如何去運用還得靠自己,不是嗎?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