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都是班幹,好嗎?

開學第一天放學回來,6歲的兒子在路上就樂的手舞足蹈,說自己當官了,是安全管理員。老師說責任重大,要敢管事。

到了家裡,兒子拿出一個班級職位表給我看,一個小學一年級的班,總共有50個孩子,全都是班級幹部,都是和都不是有什麼區別?

小學生都是班幹,好嗎?

分工之細,有專門的雨傘管理員,只有下雨天他是班幹,不下雨天他就是普通學生,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參與到班級的管理活動,不是通過人人安排一個班幹就能解決的,需要大量細緻入微的工作,特別是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

孩子一旦被班幹,好處就是可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增強他們使命感,在監督其他人的過程當中,也可以鍛鍊自己的為人處事能力。不過弊病也不少

讓孩子當官到底有哪些壞處?

1,打下了當官的念頭。

在生活當中,有些人之所以處事圓滑或很會說話,就是因為他們想當官,處處學別人如何撒謊,說假話。有些人在和別人相處時總是處處碰壁,遭到了其他人的拒絕,並不是因為沒當過官,可能是官氣十足,脫離群眾所致。

2,讓孩子變得攀比。

有些孩子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等當了官之後。慢慢感覺自己官比別人小,管的事不多,回去和家長說,叫家長找老師,想當大點官,孩子覺得自己官小,對所負責任的事不上心,不負責任。孩子可能當官當到一半就覺得沒意思,開始走向消極的邊緣。父母碰到這種事情就要培養他們的心態。

如何改變孩子,使他們認識到責任最重要?1,學校和家長讓他們明白什麼是職責,比當官重要。

無論當官和不當官,應該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做好份內的事,教孩子知道什麼是責任,,同學部門之間要學會相互配合,共同進步。

2,攀比是絕對不可以的。

告訴他們不攀比,不養成壞的習慣。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職責,自己的官大責任也大,官小責任小,慢慢的提升自己,有多大的能力,當多大的官。

任何一種教育模式,只要掌握了對的方法,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自然就會讓孩子的未來變得更閃耀。培養小學生責任感,他們更能擔當,受益終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