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獨樹一幟的清流

相信大家都聽過“洛陽紙貴”這個典故,那到底是怎樣的現實狀況下造成了這種看似誇張的現象呢?

西晉是誕生了太康體,是指從泰始到元康的30多年的文學,其詩講究雕章琢句,追求辭藻,卻不免流於輕豔。作品以陸機、潘岳為代表。

左思是西晉太康時的文人,出身寒門的他雖有大才,卻在當時的門閥制度下屢不得志。但在當時詩壇下,依舊是有名的才子之一。而引起“洛陽紙貴”這種現象的則是左思的《三都賦》。

那時人們競相抄寫《三都賦》的內容,而造成紙張供不應求,紙價上漲的情形。陸機原本打算寫《三都賦》,聽說左思也在寫《三都賦》,很不以為然。但是當左思歷時十年,將《三都賦》寫成的時候,陸機看完便將自已的寫的手稿燒掉,於是有“洛陽紙貴”、“陸機輟筆”的典故。

那為什麼說左思是當時獨樹一幟的清流呢?

著名的文學評論家鍾嶸在《詩品》中用“左思風力”來形容他的詩歌風格。他的代表作《詠史詩八首》風格剛健,感情深沉,和當時華麗的詩風迥然不同,他的詩,繼承建安風骨,書寫懷抱,抨擊現實,多抒發不平知音,氣勢雄健,筆調挺拔,語言遒勁。

之所以他的寫作風格與當時流行的詩風截然不同,是他成長的環境造就了“文典以怨”的左思,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詩窮而後工”的一部分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