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以上硬朗老人靠自己勞動生活得如何,從鄰里那裡看了個明白

我們都知道,國家政策對農村60歲以上農民老人每月都發放百多塊養老金,這體現了社會對農村老人的切實親切的關照,那些農民老人為此由衷的感激。

60歲以上硬朗老人靠自己勞動生活得如何,從鄰里那裡看了個明白

我們也知道,當下生活在農村60歲以上老人們,如果僅僅依靠每月政策給予的百多塊養老金生活,那是遠遠不夠的。

暫時生活在農村很多年,我真切的親眼見證大部分60歲以上的老人們,在身體硬朗尚有一定勞動能力的前提下,每天同樣是忙忙碌碌的,為更好的生存,為儘量減輕兒女們的經濟負擔,也為自己的身體通過經常的力所能及的勞動而變得更加硬朗健康。

那麼,那些身體相對硬朗60歲以上老人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當下較少依靠兒女的情況下,自己的生活水平又如何呢?我從農村老家緊臨著的兩戶農民家那裡,似乎看到了一些有一定代表性的真實場景。

60歲以上硬朗老人靠自己勞動生活得如何,從鄰里那裡看了個明白

鄰里農民A,我喊大嫂的一位農民,今年65歲,有兩女一兒(第三個子女當年系超生,交了罰款),兩個女兒遠嫁,兒子到了一個城市的近郊上門,當下就她與老伴在老家生活,而老伴因為身體有老毛病,基本上就是在家裡做些簡單的家務活,地裡的活和掙錢的活路基本上靠這位嫂子一人在支撐,在不用兒女多大幫助的情況下,過上了殷實農家的富足生活。

她家的情況我是熟悉的,在種好承包地的同時,其經濟收入主要來源一是餵豬餵雞賣,二是釀製農家小鍋糧食酒即大麥酒,根本不用拿到市場上去,需要的人們會自己上門購買。三是磨不下鄉里鄉親人情,別人請她去幫忙做活計,每個工有80元的收入。

我粗略的與這位大嫂聊了下她家的年收入,保守估計,他們老兩個一年下來其人均收入應該不會低於13000元,日子過得十分的踏實;小家庭的日子踏實了,幸福感自然存在並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是無疑的。

農民W夫婦,當下都74歲了,兩個兒子一個到異地上門了,一個全家在城裡打工賣豬肉,掙到錢後在老家鄉鎮上還蓋了小樓房,現在出租出去,但明顯是做好的退路,也看得出來,他們老倆個苦不動的時候,主要由在城裡打工的兒子照顧贍養。

然而,這麼多年來,他們老兩個一刻也沒有閒下來,男老人一直餵養著一頭母牛,一群10多隻的黑山羊,白天在外放養,早晚在圈舍裡照料,基本上無力顧及它事。女老人則以家務活為主,順便種點自留地養上一頭年豬自己吃。

60歲以上硬朗老人靠自己勞動生活得如何,從鄰里那裡看了個明白

平時老兩個自然忙碌,可是忙得開心忙得收益頗豐,當下自給自足之外,還能夠給予兒女們一定的幫助。

留在農村的農民靠種地養殖和打零工生存和生活,60歲以上農村老人們在有一定勞動能力的情況下也是如此,他們的老年生活水平是有一定保障的,當他們年邁時,有兒女們的盡力支持照管,有國家惠農政策再拉上一把,相信他們的養老定會朝著好的方向靠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