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含韻:我喜歡《皮囊》之下的你

之前在豆瓣裡有豆友私信交流,末了問我,“op是張含韻嗎?”

我看了下她的主頁說:“ 沒,我的op是你不喜歡的姐姐。 ”

這位豆友之所以有此一問,可能是因為看到我在很多回帖裡誇張含韻了。

《皮囊》這個solo,我最喜歡張含韻的表演。

張含韻:我喜歡《皮囊》之下的你

然而我對小花的感受很複雜,說實話我不喜歡她,但是我知道她人很好,我知道她值得心疼。這種感覺的矛盾之處,和寧靜姐姐的“我想跳舞,但我又不想跳舞,可是我真的想跳舞”,有得一拼。

如果沒有《皮囊》,我可能就只是對小花淡淡的看看就好,但是這個她在solo曲裡的表現,她的眼神、她的動作、她舞臺上徹底釋放的表達、她聲音裡極致燃燒的情緒,讓我有了想寫她的衝動。

01

當年沒追過超女,只隱約知道“張含韻”這個名字,酸酸甜甜大概像優樂美似的,被動洗腦式灌輸,提到這四個字就有音頻響起,但也沒真的往心裡去。

幾年前看過張含韻上《偶像來了》,那是第一次對她有比較深的印象,記得她和小趙相處挺好,以及飯桌聊天環節提到曾遭遇的網暴經歷,一段很灰暗的人生,曾帶給她很大傷害。

總體印象,是個很甜、乖巧,活潑又安靜的女生。

張含韻:我喜歡《皮囊》之下的你

再見到張含韻就是這次《乘風破浪的姐姐》,小花在舞臺的表現頗多可圈可點之處:大碗裡的戲腔清亮得很,餘音繞腦;疼痛裡表現不突出也不拉跨,整體舞臺效果很感人;非洲舞讓我眼前一新,那一場我心裡小花和李斯就是前2名。(個人喜好)

但是在節目組的日常中,在和各位姐姐的互動裡,小花給我一種,“看到她我就有氣無處撒,有力無處使”的、淡淡的煩悶感。這絕不是討厭,只是不喜歡。

我不喜歡她的小心翼翼,不喜歡她眼睛裡像受驚小兔子似的警惕和觀察,不喜歡她的甜美乖順,不喜歡她的周全熱情,不喜歡她一直以來毫無一絲負面情緒的流露。

張含韻:我喜歡《皮囊》之下的你

從心理學的角度進行自我剖析,我在想,自己這究竟是產生了移情、還是投射呢?(粉絲們不要罵我關於”不喜歡“的表達,你們可以去好好了解一下“移情”、“投射”這兩個心理學詞彙,就明白我的指向是我自己)

02

每個人的生命中總有那麼一刻決定他們將成為什麼樣的人。要是你不瞭解那個故事,就不瞭解那個人。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

決定張含韻成為什麼樣的人的那一刻我不知道是什麼,但進入娛樂圈這件事,絕對是她命運中的關鍵事件——從那以後,名氣和詆譭、榮譽和壓力,成功和失敗,常人可能一生才會經歷的種種,輪番捶擊著這個15歲女孩的天真、任性和銳氣。

我認真地看了兩遍《定義》,訪談的大部分時間裡,張含韻還是給我那種讓我很抓狂的煩悶感,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從理性上理解她,從感性上很心疼這個姑娘。

從訪談中,我們可以拼湊出一個更完整的張含韻。

張含韻:我喜歡《皮囊》之下的你

15歲時候的她,無所畏懼,極具個性,有著青春期的小叛逆,也有著小脾氣。

參加超級女聲,做自己喜歡的事,她感到自由而快樂;想著“這個星期可能就要被淘汰”,即使看見參賽選手們都很專業,自己只能背號碼牌,也絲毫不會覺得有壓力。

簽了老闆,去錄酸酸甜甜,即使面對業內頂級的製作人,也因為自己的喜好而大膽直懟,拒不合作,“怎麼這麼幼稚啊?我不想唱這麼幼稚的歌。”

不懂自己曾經那麼紅,不懂人情世故,不懂社會法則。

遭遇網絡暴力的時候,15歲的她想反擊,“我能告嗎?”

張含韻:我喜歡《皮囊》之下的你

更喜歡這時候的張含韻,我想,如果不是進入了娛樂圈,如果沒有後來那些遭遇,她或許會長成一個愛恨分明的川妹子。她或許性格明快自我,或許不會甜美溫和,或許學不會關注別人的情緒喜好,學不會藏起所有的鋒芒,但她至少可以做真正的自己。

出道即巔峰,接著是漫長的低谷。

從酸酸甜甜的抗議無效開始,娛樂圈的生存法則、成人社會的現實邏輯,就開始慢慢影響、改造著這個曾經不諳世事的小姑娘了。

網絡暴力、事業低谷、撕不掉的酸酸甜甜的標籤、對自己的專業毫無自信……一個心理和能力都比較成熟、有著完善支持系統的成年人,也未必能妥善面對人生中這一系列的打擊和不如意,我無法想象當時孤身在外的15歲女孩,是在怎樣的痛苦中一次次蛻變成長的。

張含韻:我喜歡《皮囊》之下的你

不知道那個極具個性的小女孩張含韻,在經歷了多少次斷章取義,惡意抹黑之後,學會了用謹言慎行,小心翼翼來保護自己;不知道在見識過多少成人間複雜的勾心鬥角之後,她學會了察言觀色,關注別人的情緒;不知道在多少次感受娛樂圈事業艱難之後,她學會了藏起所有的自我,呈現出更有利於生存的樣子。

當下的我們,無不是過去所有經歷的集合。當下的張含韻,我或許不是很喜歡她呈現出來的性格,但我卻理解她,也心疼她。

03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盧梭

張含韻在《定義》裡,提到自己進修表演的經歷,提到拍戲的時候把偶像包袱拋掉的經歷,她說熱愛表演,是因為在角色裡可以盡情釋放自己,不用在意別人的眼光。

易立競總結:“你在角色裡,可以不用拘著自己,不用謹小慎微,不用做乖乖女,或者是想著周遭的一切規矩和約束。”

張含韻:我喜歡《皮囊》之下的你

張含韻不住點頭,紅了眼眶:“對,就終於讓我知道,其實是可以這麼活的,根本沒有人在意你怎麼活”、“我終於不在意別人怎麼看我了”。

如果說每個人都處在枷鎖中,那麼自我強一些的人可能痛苦感會更強,自我弱一些的人痛苦感會稍弱。接觸表演之前的張含韻,可能恰是自我比較強、卻一直活在枷鎖中的人。更加糟糕的,是從小便被困住的張含韻,並不知道自己有權力去掙脫枷鎖,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掙脫這枷鎖。

直到表演為她自我的部分打開了一條可以宣洩的口子。我沒看過張含韻的戲,但好在我看到了張含韻自己選的solo曲《皮囊》。

張含韻:我喜歡《皮囊》之下的你

唱《皮囊》的張含韻,彷彿是另外一個人。我覺得,那是被她深藏心底的、被鎖住的、唯有在特定情境下才能釋放出來的自己。

她的眼神、她的動作、她舞臺上徹底釋放的表達、她聲音裡極致燃燒的情緒,是那麼無所顧忌、酣暢痛快,她的表演裡絲毫沒有討好觀眾的痕跡,有的只是表達自己。

這個張含韻我喜歡。

04

文章寫到這裡,我慶幸自己不是張含韻的粉絲,反而可以更(自以為)客觀、中立地從平視的角度去觀察她,去產生自己的理解。

訪談中還有個問題我印象比較深:

易立競:“你這一路走來,會有到現在放不下的怨恨嗎,比如說受到的一些傷害?”

小花(笑出聲):“你看我這像有嗎?”

易立競(微笑):“看不出來。”

張含韻:我喜歡《皮囊》之下的你

“看不出來”,也是我的感覺,我願意相信,小花說的“不在意的人,太好放下了”。

可是看著她近乎討好型人格的乖巧,我又忍不住心疼以至於心情憋悶:在過去漫長的艱辛中,這個女孩不斷尋求著外界和自我之間的平衡,在這條需要獨自走的路上找尋可能的方向,最終變成了現在的她。

我不想去探討,在張含韻的雲淡風輕後面是否還深藏著、壓抑著熾熱的,可以爆發的情感。不想去分析現在的她,是否能夠不害怕呈現出真實的自我。

只想對張含韻說:無論你是什麼樣子,總是會有人喜歡你,也有人討厭你,所以一定要讓自己過得快樂才划算吶。

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願所有心底住著個善良孩子的你,能快樂。


張含韻:我喜歡《皮囊》之下的你

【好玩的,好看的,有深度,不內涵,歡迎關注@句讀說】

文:若小山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僅供閱讀參考,如有涉及到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