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政協五屆九次常委會議首次設置互動問答環節

永州市政協五屆九次常委會議首次設置互動問答環節

會議現場。

紅網時刻永州7月24日訊(通訊員 蔣慧玲)7月24日,永州市政協召開五屆九次常委會議,圍繞“永州市養殖業轉型升級”進行專題協商議政。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農業委、市國土局、市林業局、市環保局、市畜牧水產局等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應邀參會,並就市政協常委的現場提問一一作答。這是永州市政協首次在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中設置互動提問環節。

政府的規劃先知道

“永州市作為一個農業大市,如何進一步推進農業產業品牌建設?如何支持畜牧養殖業產業和產品創建品牌?”市政協常委劉旭紅首先拋出了一個大家都很期待的問題。

永州市政協五屆九次常委會議首次設置互動問答環節

市政協常委劉旭紅提問。

市農業委負責人顯然對這個問題早已有過深思熟慮的思考,他特別驕傲的告訴常委們,永州市目前正著力打造“永州之野”市級農業公用品牌和“湘江源頭”跨縣區域公用品牌,以生態、綠色、精細、高效農業為主基調,以“永州八品·瀟湘味道”為永州農業主打形象主題定位,打造一個龍頭,建好一個基地,培育一批重點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力爭到2020年實現品牌產品銷售額300億以上,品牌銷售收入過10億。

群眾的質疑亮真相

“我市整治規模以下的養殖場汙染工作中,無論主管養殖的畜牧部門還是屬地管理的鄉鎮政府都沒有行政執法職權,取得效果不明顯”,市政協常委趙穎略帶失望地說道。

永州市政協五屆九次常委會議首次設置互動問答環節

市政協常委趙穎提問。

“你這個問題提得很好,規模以下的養殖場汙染問題確實是我們的痛點和難點”,市環保局負責人坦言。規模以下的養殖場點多面廣,數量巨大,而國家尚無具體處罰尺度的依據,這就需要我們各部門通力協作,齊抓共管。這個問題可依據《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二條之條款處理,山東省日照市就曾查處過一起不正常運行汙染防治設施利用滲坑逃避監管排放汙染物的非規模化養殖場案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但此類案件在全國都還是很少的,建議我們地方政府推動相關工作的地方立法,填補法律空白,同時,制定全市科學規劃,促使非規模化養殖場退出禁養區。

犀利的問題坦誠答

“我市已經是一個養殖大市,為何還要引進溫氏集團這樣的大型企業?而且溫氏養殖進入門檻很高,這是否會制約我市養殖業的發展?”市政協常委陶思榮又提出一個犀利的問題。

永州市政協五屆九次常委會議首次設置互動問答環節

市政協常委陶思榮提問。

“你這個問題針對性很強。”市畜牧水產局負責人直面問題不迴避,仔細分析了引進溫氏等大型企業的原因,並對下一步的規劃作出坦誠回應。他表示,引進溫氏等大型企業是為了淘汰落後產能的需要,也是為了發展現代養殖的需要。溫氏養殖門檻高的問題,既有原材料加價的因素,也有環保門檻的因素,我們將通過科技手段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避免養殖業發展受到影響。

相關的政策明白擺

“我想知道這兩年是否會擬定新的鼓勵政策促進我市牛羊兔等草食牧業的發展,對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和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有何獎補政策”,市政協常委庾用宇提到。

永州市政協五屆九次常委會議首次設置互動問答環節

市政協常委庾用宇提問。

市財政局負責人告訴常委們,近兩年,永州市不斷增加對農業產業的支持,也包含了對永州市牛羊兔等草食牧業的發展支持。今年5月,市政府出臺了相關規定,這項工作主要由縣區落實,市級財政沒有直接的獎補政策,但是我們一定會保障本市各工作部門的工作經費,同時配合各縣區向省裡爭取資金,通過這個渠道實現對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和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獎補。

整個互動環節氣氛熱烈,常委問題提得準,部門回應實打實,完善了協商議政的方式方法,提高了議政建言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是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中的一次有益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