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書記擔任理事長,剛剛這個理事會召開第一次會議

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市委書記擔任理事長,剛剛這個理事會召開第一次會議

長江南京段。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攝


今年是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第五年,汙染防治攻堅戰決勝之年,也是檢驗共抓長江大保護成效的關鍵一年。作為萬里長江進入江蘇第一站,答好長江大保護這道必答題是南京的使命和擔當。


在長江大保護中,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擔負著提供製度供給和技術支撐的重要使命。


市委書記擔任理事長,剛剛這個理事會召開第一次會議

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理事會第一次會議現場。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攝


10月13日,南京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首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首屆理事會理事長張敬華,市長韓立明參加。由市委書記擔任理事長,顯示出南京對長江大保護以及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建設的特殊重視。記者瞭解到,這是張敬華在10月10日專題調研長江大保護工作後,時隔僅2天第二次研究長江大保護相關工作。


揭牌一年多,長江大保護按下快進鍵




市委書記擔任理事長,剛剛這個理事會召開第一次會議

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新址揭牌。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 攝


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於2019年1月揭牌籌建,今年8月,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正式遷至新址建鄴區江心洲江島智立方,首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標誌著中心建設發展進入新階段。


經過一年多的探索研究,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初步確定了“三院三平臺四支撐”的總體架構,即

  • 綠色低碳產業技術研究院、源頭創新研究院、綠色菁英創新學院三個院;
  • 生態眼智慧感知平臺、生態安全與健康平臺、工程化平臺三個平臺;
  • 資金基金、體制機制、載體生態、高端智庫四個支撐。


市委書記擔任理事長,剛剛這個理事會召開第一次會議

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新址展廳內景。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攝


在創新資源集聚上


中心整合了45家生態環保及相關領域新研機構,與數十家境內外高校和國家級科研平臺開展交流合作,組建綠色低碳戰略智庫,完成首批聯合培養研究生招錄。


在科技平臺建設上


中心聚焦科技研發、場景應用和產業發展,組織相關新研機構、龍頭企業,協同建設智慧“生態眼”等重大平臺,為長江生態環境的實時監測、智能分析和預報預警提供智力支持。


在關鍵技術攻關上


中心圍繞破解重化圍江等難題,集成開展重大核心技術攻關,突破了多項基礎技術和產業關鍵技術瓶頸,有的創新技術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提升了自主可控水平。


在綠色產業培育上


中心以新研機構為依託,著力種好“三棵樹”,打造科創企業森林,2019年孵化企業508家;以園區共建為抓手,構建“一核多點”產業載體佈局,初步形成孵化在中心總部、轉化在綠色園區的協同發展體系。


市委書記擔任理事長,剛剛這個理事會召開第一次會議

鳥瞰建鄴區江心洲上的江島智立方綜合體。南報融媒體記者 段仁虎攝


成立一年多來,創新中心圍繞破解重化圍江技術難題,積極組織加盟所從標準制定、技術示範推廣等角度切入,參與長江大保護實踐。


牽頭組織制定江北新材料科技園企業汙水間接排放標準——組織南京大學及相關加盟研究所承擔園區企業汙水間接排放標準編制工作,對園區近 70 家企業的廢水排放情況進行了系統分析調研,為科學執行省政府相關文件、園區綠色化提供技術支撐。


開展江北新材料科技園化工廢水無毒排放示範——指導博瑞德環境集團完成玉帶汙水廠化工園區廢水無毒排放生物指示工程,該項目在國內率先實現了化工園區汙水無毒排放。


推動秦淮河汙染治理——組織加盟研究所、合作龍頭企業參與秦淮河汙染治理,一方面積極探索治理技術創新,同步脫氮除磷、磁性樹脂吸附等多項先進治水技術應用;另一方面積極探索商業模式創新,“政府採購+考核付費”模式成功推廣到全市 40 萬噸/天水質提升項目。


加快 e-DNA 生物多樣性評估技術推廣——中心生態安全與健康平臺研發的新一代 eDNA 精準生物監測技術,作為國家“水專項”重大技術突破之一,已被長江委及國家環境監測站作為國家“十四五”生物多樣性監測的重要支撐技術。


初步形成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戰略智庫——在中心的支持下,由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分別承擔的“長江生態文明發展史戰略研究”、“揚子江高質量發展的途徑與路徑研究”、“揚子江流域重化工業綠色發展戰略研究”、“長江水生態健康評估研究”四個戰略課題已基本完成,初步形成了一支支撐長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諮詢隊伍。


未來,加快打造“三個中心”、增強“四大功能”




市委書記擔任理事長,剛剛這個理事會召開第一次會議

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新址展廳內景。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攝

建設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是南京市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總書記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重要指示的一個具體行動,也是推動創新名城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首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為中心發展謀劃了方向,即更好推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探索流域生態文明建設新路徑,更好保障南京率先形成以創新為主要驅動力、“雙循環”為戰略支撐的增長方式。


會議要求,中心重點要加快打造“三個中心”、增強“四大功能”。


打造“三個中心”:



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落實國家科技創新重大戰略任務部署,加快成為生態環保領域原創技術和產業技術重要輸出地,確保今年申報成為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生態文明“實踐中心”——在生態環境保護、資源高效利用、綠色發展路徑的實踐中積極探索,逐步形成具有南京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模式。


美麗中國“展示中心”——整合運用綠色理念和綠色技術,重塑魅力濱江的城市風貌,展現南京推動長江生態保護修復的特色優勢和實踐亮點。

市委書記擔任理事長,剛剛這個理事會召開第一次會議

長江六合龍袍段水清岸綠。南報融媒體記者 杜文雙攝


增強“四大功能”:



增強優質資源配置功能。建立以需求為導向、任務為牽引的人力資源配置制度,用好源創資金和創投基金,完善政府資金引導與社會資本參與機制,吸引和撬動更多社會資本。



增強重大技術攻關功能。構建產學研緊密型科研模式,強化科研攻堅,集中優勢力量組織攻關,強化協同合作,構建高校院所、新研機構、源創資金、龍頭企業協同攻關機制,促成跨機構、跨學科、跨領域的“矩陣式”深度合作。



增強科技成果轉化功能。發揮新研機構的體制機制優勢,提升核心成果市場化、產業化轉化效率,加快形成“科—技—產”到“產—技—科”的良性循環。提升轉化質量,加快轉化速度,拓展轉化空間。



增強高端人才培養功能。突出需求導向,為生態文明建設培養複合型、應用型、創新型的高層次人才,培養更多科技型企業家、研究型人才及各類專業人才,建立任務導向的人才引進機制,鎖定頂級創新人才,吸引頂尖科研團隊,搶佔未來發展的戰略制高點。


市委書記擔任理事長,剛剛這個理事會召開第一次會議

江心洲環島綠帶呈現出一幅“青山綠水”生態發展理念的美麗畫卷。南報融媒體記者段仁虎攝


籌建一年多,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建設實現良好起步,未來,它將為南京長江大保護提供更多科技支撐。



持續整治修復,交出綠色答卷




經過持續整治與修復,長江南京段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市委書記擔任理事長,剛剛這個理事會召開第一次會議

長江南京段裡的江豚。南報融媒體記者 張華攝


幾天前,一條央視新聞在南京環保人的朋友圈裡被轉發。畫面中,位於南京下關濱江外灘江面上,幾個黑黑的圓腦袋探出水面,追逐戲耍,還時不時躍出江面,劃出一道道美麗的弧線。攝影愛好者用相機記錄下這些小精靈的微笑。這是一群江豚幼崽在媽媽的帶領下練習在江中捕食。每年8—9月是江豚繁殖期,看來,又有一群可愛的江豚寶寶來到世界,這個種群的數量正在增加。


江豚對生存環境的要求極高,它們的出現是長江南京段環境提升的最好證明。


市委書記擔任理事長,剛剛這個理事會召開第一次會議

市民在江北濱江公園遊玩,享受生活。南報融媒體記者 董家訓攝


近幾年來,全市上下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深入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以強烈的答卷意識扛起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使命擔當,持續整治修復補短板、加快轉型提質樹樣板,南京長江段重現勃勃生機,正交出一份綠色答卷。


入江支流水質提升

嚴格落實市區兩級入江支流領導掛鉤負責制,28條入江支流“斷面長”責任制實現全覆蓋,所有入江支流年底前可全部消劣。

入江排口監測溯源

對所有入江河按照“查、測、溯、治”步驟開展監測溯源,2382個排口監測完成超過80%,全面進入重點排口溯源階段,年底前全面完成重點溯源工作。

推進跨界水體共治聯管

深入落實最嚴格水環境區域補償制度,將補償標準提高至省標準的4倍,與鎮江等市簽訂了合作協議,共同治理跨界水體。

持續狠抓問題整改

開展長江岸線生產型碼頭整治復綠,推進沿江工業園區汙水收集處理,開展固廢、危廢專項整治,加強長江船舶管控,對完成整改的問題開展“回頭看”,確保問題不回潮。

全面修復長江生態

對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重要溼地、江豚保護區等16個長江生態空間保護區域,總面積320.74平方公里,進行嚴格管控保護。


市委書記擔任理事長,剛剛這個理事會召開第一次會議

長江風光帶生態旅遊景點之一“小灕江溼地公園”綠意盎然。通訊員 棲宣 南報融媒體記者 姚強 杜文雙 崔曉 馮芃 董家訓攝


據南京市生態環境局最新數據,今年以來,長江四個考核斷面水質均保持在Ⅱ類水平,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22個國、省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持續保持100%,其中11個斷面水質達到Ⅱ類水平,7條省控入江支流水質優良比例持續保持100%。


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的建設將推動南京在長江大保護已經取得的成效基礎上更進一步。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通過進一步增強優質資源配置功能、重大技術攻關功能、科技成果轉化功能、高端人才培養功能,南京將深入推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探索流域生態文明建設新路徑,守護好一江清水。

(來源:紫金山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