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筆講堂 | 老崔說書法 隸草名篇---石門頌

為更好地開展“書畫進萬家”公益活動,促進與提高全社會的文化氛圍、普及文化知識、提升中國百姓對書畫藝術的濃厚興趣及鑑賞能力,讓廣大藝術家快速找到“知音”從而激發百姓對書畫藝術品的收藏慾望、活躍書畫藝術品流通市場,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格桑花慈善基金及墨筆文化網決定自2017年11月10日起在線直播格桑花開“書畫進萬家”公益大講堂視頻欄目,主要內容包括“書法賞析”“國畫賞析”“金石傳拓”等三個核心板塊。誠摯的邀請各位書畫藝術家老師做客直播間,參與公益授課,普及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弘揚中國夢!

第一期《書法鑑賞》崔靖老師為我們講述一味中藥“龍骨”引出的驚天秘密——甲骨文!

第二講:承前啟後的標誌-西周早期金文上乘之作《大盂鼎》

第三期:從吳昌碩追述石鼓滄桑及欣賞

第四期:小篆之祖李斯及《嶧山石刻》

第五期:隸書探源

第六講:書之初—竹簡

第七講:漢簡之最-居延木簡

第八講:古隸精華-馬王堆帛書

第九講:隸草名篇---石門頌

墨筆講堂 | 老崔說書法 隸草名篇---石門頌

墨筆講堂 | 老崔說書法 隸草名篇---石門頌

崔靖

《墨筆講堂》公益講師—向經典要智慧

北京墨筆文化特聘藝術顧問

崔靖,1954年10月出生。漢族。祖籍山西。筆名:龍眠山客。號半聾 。北京墨筆文化特聘藝術顧問,中國國典書畫院會員。文化部國禮文化發展委員會國禮書畫院理事。中藝藏教育培訓中心客座教授。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書畫院院士。中國道教協會道家書畫院藝術委員。中國五老書畫院高級院士。北京市豐臺區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書法學校特聘書法教師。

今天開講之前,首先向諸位朋友致歉。在上一講馬王堆帛書時,提到一位老師,就是夏鼐先生。但我把名字唸錯了。實屬大不敬!

墨筆講堂 | 老崔說書法 隸草名篇---石門頌

夏鼐(nài)先生(1910年2月7號—1985年6月19號),原名作銘,浙江溫州人。考古學家、社會活動家,新中國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導者和組織者,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歷史系畢業。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夏鼐先生歷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夏鼐先生也是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國家文物委員會主任委員。獲英國學術院、德意志考古研究所、美國全國科學院等七個外國最高學術機構頒發的榮譽稱號,人稱“七國院士”。夏鼐先生十分重視在考古研究中應用現代自然科學方法,學術研究具有學識淵博、視野廣闊和治學嚴謹的特點。在這裡向夏鼐先生的在天之靈致歉!希望得到原諒。自此後保證不再出現類似的錯誤!

褒姒與褒斜道

下面我們開始“向經典要智慧-名碑名帖欣賞”第九講。今天我們講隸草名篇《石門頌》。

說到《石門頌》必說褒斜道。說到褒斜道,自然會想到一個人,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冷美人褒姒。

墨筆講堂 | 老崔說書法 隸草名篇---石門頌

相傳褒姒就是褒河人,當時褒斜道地屬於古褒國,以魚鮮味美而著稱。褒國今屬陝西漢中褒河,位於漢中市以北、褒谷口以南的平原上。它是夏禹以國為姓,分封的13個奴隸主統領下的姒姓部落之一。它的領土範圍,大約包括褒河下游兩岸數十平方公里的地方。褒國是夏王朝的侯服之國,依照夏禮,有向夏天子朝貢的義務。褒國的貢賦,是沿褒水而上,運至渭河,再東渡黃河,運抵河南境內的夏都城。漢中的先民,早在夏王朝時,已經走向了中原。在夏商之際近千年漫長曆史中,褒國偏隅一方,過著平靜的半農耕半漁獵的聚落生活。中原文化源源不斷地越過秦嶺,經由褒國向巴蜀傳播。褒國在創造自身文明的進程中逐漸強盛起來。

墨筆講堂 | 老崔說書法 隸草名篇---石門頌

商朝末期,周武王伐紂,諸侯紛紛響應。褒國此時在蜀國的勢力範圍之內,便與蜀人一起,參加了討伐紂王的戰爭。此後褒國與周王朝在經濟、文化方面的交流日漸密切。周宣王時,周的德化已覆蓋漢江流域。褒國作為周南的諸侯國,便臣服於周室。但因秦嶺的阻隔,又往往政令不甚暢通,使周王室鞭長莫及,蜀國乘隙不斷向漢中盆地擴張,褒國受控於蜀國,不能正常向周王室納貢。到了西周末年,周幽王便出兵討伐褒國。褒國的奴隸主褒妁為平息戰爭,便將國中一個美麗的女奴褒姒獻給了幽王。由此一則家喻戶曉的“烽火戲諸侯”的故事便由此而產生。

墨筆講堂 | 老崔說書法 隸草名篇---石門頌

褒姒原是一個孤兒,由一對老夫婦撫養長大。據說今河東店鎮以東的駱駝坪就是褒姒的故里。因為她光彩奪目的美貌,受到幽王的寵愛,視為掌上明珠。幽王為討褒姒歡心,一意孤行,廢掉王后申後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為王后,立褒姒子伯服為太子。這件事不但遭到大臣們的反對,連褒姒本人也不怎麼樂意。申後受到迫害,太子宜臼只好逃到他的外公——申國的國君申侯那裡去躲藏。褒姒是一個性格內秀且又孤僻的女子。自進宮後,她一直鬱鬱寡歡,從無笑容出現,儼然一位冷美人。

墨筆講堂 | 老崔說書法 隸草名篇---石門頌

幽王

幽王用盡辦法,希望能博褒姒一笑,但終未奏效。這時一個叫虢石父的大臣出了個主意:在驪山上點燃烽火,擊鼓向諸侯報警,也許能誘發褒姒一笑。幽王聽後十分贊同,便採納了虢石父的獻計。西周立國後,西方的犬戎一直侵擾周的國土。為了傳遞軍情,周王在鎬京以東的驪山上修建了高大的烽火臺,每遇緊急情況,便點燃烽燧。白天狼煙滾滾,夜晚火光沖天,很遠的地方都可以看見,諸侯馬上就會出兵援救。點烽燧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幽王為博褒姒一笑,竟把它當作兒戲。烽燧點燃了,各路諸侯浩浩蕩蕩趕到鎬京,發現根本沒有敵兵侵犯,方知上當受騙,只得悻悻而歸。褒姒見諸侯被幽王戲弄,終於大笑起來。褒姒的笑不過是對幽王這種愚蠢作法的一種嘲笑。虢石父因此得到幽王的千金重賞。民間傳為“褒姒一笑值千金”。

墨筆講堂 | 老崔說書法 隸草名篇---石門頌

再說申侯,一直對幽王廢黜他的女兒和外孫耿耿於懷。消息傳到鎬京,幽王於公元前772年興兵討伐申國,企圖殺掉宜臼。

墨筆講堂 | 老崔說書法 隸草名篇---石門頌

申侯

申侯忍無可忍,於公元前771年,聯合繒國和犬戎,大舉進攻鎬京。幽王聞訊慌忙命人點燃烽火,諸侯以為又是幽王取悅褒姒,都按兵不動。結果鎬京被犬戎攻陷。幽王帶著褒姒、伯服和王室珍寶向東逃命至驪山下,幽王和伯服被追兵殺死,褒姒被犬戎擄走,西周王朝滅亡了。這樣申侯、魯侯、許文公等共立原太子宜臼於申,是為周平王,以奉周祀。到春秋時期,東周對褒國已無暇顧及,蜀國的勢力控制了漢中盆地。到了戰國時期,褒國這塊富饒美麗的地方成了秦、蜀、楚三國的爭奪之地。最終褒國被楚併吞,結束了她漫長的歷史。

而這個故事中的美麗主人翁褒姒的故里-美麗的褒河河東店鎮,則是著名的三千年古鎮棧道之鄉,它地處漢臺區北大門,東望城固,北依留壩,西鄰勉縣。全鎮總面積136平方公里,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旅遊資源豐富。這裡被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蹟”的褒斜道是古代穿越秦嶺的山間大道。南起褒谷口(漢中市大鐘寺附近),北至斜谷口(眉縣斜峪關口),沿褒斜二水行,貫穿褒斜二谷,也稱斜谷路,為古代巴蜀通秦川之主幹道路,全程249公里。

墨筆講堂 | 老崔說書法 隸草名篇---石門頌

褒斜道在中國歷史上開鑿早、規模大、沿用時間長。棧道始於戰國範睢相秦時。公元前314(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秦派張儀、司馬錯伐蜀,大軍即經此道,原來的穀道此時已開鑿成能通過大部隊和輜重的棧道了。此後褒斜棧道一直是南北兵爭軍行和經濟、文化交流必行之道。《史記·貨殖列傳》載:“棧道千里,無所不通,唯褒斜綰轂其口”。當時已是“商旅聯槅,隱隱展展,冠帶交錯,方轅接軫”,蜀漢豐富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關中,長安三輔地區發達的文化流傳蜀漢,發展了南北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棧道之所以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蹟”原因何在?它是古人為了在深山峽谷中通行,在峭巖陡壁上鑿孔,立木為柱,橫木為梁,上鋪木板、裝上欄杆,架橋連閣形成的一種通道。車馬懸空行走,極為壯觀。是古代交通史上一大發明。李白詩言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褒斜道最富盛名,它南起漢中褒谷口,北到眉縣斜峪關,故稱之為褒斜棧道,是古代關中通往巴蜀的主幹道,也是兵家商旅的通行官道,曾“五里一郵,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驛”。褒斜道的開通,溝通了中原與西南地區的聯繫,推動了巴蜀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曾被橋樑專家茅以升先生稱之為“與長城、大運河比肩的中國古代第三大建築奇蹟”。

墨筆講堂 | 老崔說書法 隸草名篇---石門頌

曹操

棧道從發明開始就與戰爭結下了不解之緣,從褒斜道北出斜谷可直逼長安,入南谷褒谷則可輕取川蜀,在軍事地理位置上有著進可攻、退可守的餘地,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發生在這裡最輝煌的戰爭要算楚漢相爭時著名的歷史戰役“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就發生在在這裡。公元219年,黃忠刀斬夏侯淵於定軍山下,曹操親率大軍來漢中討伐劉備,劉備扼險據守,不與交鋒,拖延時間,消耗曹軍。曹軍與劉備對峙數月,軍糧接應不上,士氣低落。在欲戰不能、欲退不忍的情況下,曹操退兵褒谷口。一天曹操帶領文官武將觀石門風光,只見滔滔褒水浪擊河石,翻滾如雪,曹操興致勃發,在水中巨石上題寫了“袞雪”二字以抒情懷。

墨筆講堂 | 老崔說書法 隸草名篇---石門頌

石門棧道承載了太多的歷史與文化:有世界首例人工開鑿的通車隧道——石門;有享譽國內外的書法瑰寶——摩崖石刻“石門十三品”遺址遺存;有與長城、大運河比肩的中國古代第三大建築奇蹟——褒斜棧道遺址;有與都江堰、鄭國渠齊名的中國古代水利工程——山河堰遺址;話說這石門開鑿方法極為奇特,隧道內並無斧鑿痕跡,清人賈漢復《棧道歌》雲:“積薪一炬是為拆,錘鑿既加如削斧。”說明是用“火燒水激”之法開鑿的。石門開通後,在隧道兩壁及褒河兩岸懸崖上鑿有大量題詠和記事。其中漢魏至南宋時期的十三塊作品最為珍貴,號稱“石門十三品”。石門十三品在書法藝術上佔有重要地位,它們給人以藝術美的享受,是漢代以來書和刻兩者的最高藝術結晶。石門十三品為:一品《石門》碑;二品《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三品《鄐君碑釋文》摩崖;四品《李君表》摩崖;五品《石門頌》摩崖;六品《楊淮表紀》摩崖;七品《玉盆》摩崖;八品《石虎》摩崖;九品《袞雪》摩崖;十品《李苞通閣道》摩崖;十一品《潘宗伯、韓仲元》摩崖;十二品《石門銘》摩崖;十三品《重修山河堰》摩崖。

墨筆講堂 | 老崔說書法 隸草名篇---石門頌

棧道遺蹟中最為稱道的這石門漢魏十三品,是歷代過往的文人騷客、達官顯貴在過石門感慨之餘,就地題刻以抒懷留下的。石門摩崖石刻代表了我國古代書法演變的重要階段———由篆而隸的過程。從中可窺見篆體之遺風、漢隸之神韻、楷書之先河,可稱書體演變的天然教科書,被譽為“國之瑰寶”和“書法寶庫”。現在想要一睹漢魏十三品之神韻,需到漢中博物館方能了卻心願。漢中博物館所在地曾是劉邦發跡得天下建都南鄭(今漢中城)後所建的漢臺,宋以至民國時期,漢臺為漢中公署所在地。新中國成立後改為博物館,收藏漢中歷代珍貴文物,供遊人觀摩遊覽。漢王劉邦曾在此寫下了千古絕唱《大風歌》,並從石門出師逐鹿中原成就帝業。

墨筆講堂 | 老崔說書法 隸草名篇---石門頌

石門十三品

墨筆講堂 | 老崔說書法 隸草名篇---石門頌

石門十三品

石門精品之精髓《石門頌》

今天我們著重介紹一下十三品中最著名的《石門頌》。全稱《漢司隸校尉犍為楊君頌》。又稱《楊孟文頌》。東漢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刻,摩崖隸書。《石門頌》原刻為豎立長方形,20行,行30、31字不等,縱261釐米,橫205釐米。全文共655字。現藏漢中博物館。它原鐫刻在古褒斜道的南端,即今陝西漢中市褒城鎮東北褒斜谷古石門隧道的西壁上。內容為漢中太守王升表彰楊孟文等開鑿石門通道的功績。漢中太守王升撰文,為順帝初年的司隸校尉楊孟文所寫的一篇頌詞。全面詳細地記述了東漢順帝時期司隸校尉楊孟文上疏請求修褒斜道及修通褒斜道的經過。摩崖漢隸是“石門十三品”之第五品,屬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

墨筆講堂 | 老崔說書法 隸草名篇---石門頌

《石門頌》

下面先談談《石門頌》的有關研究幾個問題。關於楊渙。字孟文,東漢犍為郡武陽(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人,生卒年月不詳,以清秀博雅著稱,先後任過臺郎(尚書檯的尚書郎)、相(相當於縣令的候國的相)、尚書(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官)、中郎(皇帝的近待官)、司隸校尉(掌察舉百官並負責監察京師附近各郡的監察官)。《華陽國志》贊他“孟文傑出,政績卓著。”

有關《石門頌》的最早記載,見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沔水》雲:“褒水又東南歷小石門,門穿山通道,六丈有餘。刻石,言漢明帝永平中,司隸校尉犍為楊厥之所開”。酈道元精於古歷史地理之研究,為世所公認,但疏漏失察之處,也在所難免。以上記載中就有兩處失實:一是頌文中因有“楊君厥字孟文”一語,酈氏便誤以為這位楊君名厥字孟文。後世不少學者沿襲酈說,不加深究,遂致以訛傳訛。如宋歐陽修《集古錄》即從酈說,趙明誠《金石錄》更將《石門頌》徑稱為《楊厥碑》了。經過宋代洪适《隸釋》一書的考證,才弄清此處的“厥”字,實際是語助詞,也可解釋為“其”或“他的”的意思,並不是這位楊先生的名字。洪氏引《華陽國志》所載,楊君實名渙字孟文。

二是酈道元及其以後的許多人,以為古石門是楊孟文開鑿的,這也與史實不符。開鑿石門之舉,早在漢高祖劉邦時代就開始了,只是沒有完成。據石門的另一著名摩崖《鄐君開通褒斜道刻石》明確記載,東漢明帝永平六年至九年(63~66),漢中太守鄐君最後完成了開通褒斜、石門的任務。後因安帝初年屢遭戰亂毀壞,石門阻塞不通。順帝初年,經楊孟文再三奏請,才重新修復。因此楊孟文與石門之首次開通,沒有直接關係。

《石門頌》的藝術成就

《石門頌》的藝術成就,總體來講歷來評價很高。為漢隸中奇縱恣肆一路的代表,素有“隸中草書”之稱。文中“命”“升”‘誦”等字垂筆特長,還有“焉”字,字形縱長等等,亦為漢隸刻石中所罕見。從碑文的佈局來看,《石門頌》與眾不同的是,在全碑22行中,每行字數或30字或31字不等,形成縱有行,橫則不一定成列的錯落格局。《石門頌》正是以她不拘一格,隨意發揮的藝術氣質為後人所稱頌。由於《石門頌》這種自由的書寫方式使得大量的通假字及多音字在碑文中被廣泛使用。被書法界公認為是古隸中最早,佔據首位的刻石。《石門頌》對後世影響很大。它與略陽《郙閣頌》,甘肅成縣《西狹頌》並稱為“漢三頌”。被人們稱之為國之瑰寶,清代張祖翼評說:“三百年來習漢碑者不知凡幾,竟無人學《石門頌》者,蓋其雄厚奔放之氣,膽怯者不敢學也,力弱者不能學也。”楊守敬《平碑記》雲:“其行筆真如野鶴閒鷗,飄飄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從此出。”傳康有為曾在石門洞中研習書法並生活達七日之久,仰慕之情可見一斑。《石門頌》稱其為草隸,始於康有為,他認為,漢隸有“篆、楷、行三體,《郙閣》《夏承》等為隸中之篆;《張遷》《孔彪》等為隸中之楷;《楊孟文》(即《石門頌》)等為隸中之草。”可見漢隸又經過近百年的發展更趨成熟。同時也可從此碑中看出這時的書法上承篆隸,下啟行草的時代過渡的特點。解放前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辭海》封面“辭海”二字,就取自於《石門頌》。該刻被稱為草隸鼻祖和楷模。

墨筆講堂 | 老崔說書法 隸草名篇---石門頌

《石門頌》作為東漢時期摩崖書典範,它那豐富而自由的線條風格與結構趣味,是我們最稱道的。作為一種全新的隸書範型,它介乎漢碑與漢簡風格之間,沒有所謂“蠶頭雁尾”的裝飾性技巧,剩下的只是圓渾、奇肆而又充滿含蓄的特點,看似靜態的書法特性中蘊涵著變化。線條起伏卻絲毫不顯其跡,在我國書法史上突顯著重要的學術地位和技巧價值。

《石門頌》其險峻的書刻環境下所傳遞給我們的舒展泰然之勢令人感動。有人說它是“野鶴閒鷗,飄飄欲仙”,亦有人說其雄厚奔放之氣“膽怯者不敢學,力弱者不能學”,確實不為過。縱觀《石門頌》全篇,結字疏秀、寬鬆、圓潤的用筆與舒展的態勢,與篆籀之法通靈,故其能將渾厚奔放、勁挺秀逸、寬鬆圓潤寓於一體,而給人以高古超逸的審美感受。

首先我們應對它的環境印象最為深刻,矗立在巍峨而又蒼茫的褒斜道旁,刻鑿環境非常艱苦,真可謂窮山惡水。可以想象刻鑿者決計是徒隸,不會是文人士大夫,所以從一開始,它就有著某種野性。在這種環境下想產生至善至美的書法追求已是不可能的,當徒隸們懸在崖壁上鑿刻時,所謂的美也好,善也好,怕都是被對生命的祈禱而替代了,所以想它與《禮器碑》《曹全碑》之類的風格類似是極為不現實的。

從《石門頌》的結字上看,參照我剛才臨寫的幾個字,朋友們不難看出其具有疏朗開闊、鬆寬瀟灑的特點,用筆以中鋒為之,圓潤厚重而舒展,是典型的大篆筆法。從整體風格上看,此碑渾厚奔放、自然天成,疏秀勁挺、高古超逸、趨於博大。正因為其所處的地理環境和物質載體所囿,故而能充分體現出摩崖書的靈活自如,絕無雕飾之氣。如若細品,我們還可以看到,其結字佈局的疏密大小,隨意致極,且盡顯安然之態,暢達率意。不過也正因其所處野外,故少廟堂氣,而多山林野逸之妙。《石門頌》這種行筆忽高忽低,字體忽大忽小左右欹斜,點畫彎曲如枯藤老樹的特點,正是書寫者超高水平與自由性情的發揮,所以康有為稱之為"隸中草書"。此石刻書寫較放鬆隨便,不刻意求工而流露出恣肆奔放、天真自然的情趣,其結字放縱舒展,體勢瘦勁開張,意態飄逸自然。多用圓筆,起筆逆鋒,收筆放縱,中間運筆爽勁沉著,故筆畫含蓄而富有彈性。通篇看來,字隨石勢,參差錯落,縱橫開闔,灑脫自如,意趣橫生。

從書法藝術角度上來說,以篆書為基礎發展而來的《石門頌》,用筆灑脫,結字有著縱放不羈的情趣。雖然說《石門頌》這種摩崖石刻和秦代的隸書都帶有篆書的筆意,我們可以參照前幾講來看,它同西漢以簡帛為主的隸書相比,《石門頌》顯得更加成熟與優美。與東漢鼎盛期其它碑刻相比《石門頌》又顯得更加灑脫蒼茫,結字的寬博也表現了它與其它碑刻不盡相同的特徵。所以稱《石門頌》為隸中草書,稱其篆隸兼施,碑簡併用。也有說它是融合了篆味、隸法、草意的隸書,這是對《石門頌》風格比較準確的表達。

《石門頌》的點畫粗細相對來說比較一致,整體較為統一,但是它不缺乏微妙的變化。點畫圓勁,無有雕飾。

墨筆講堂 | 老崔說書法 隸草名篇---石門頌

《石門頌》作為摩崖,不像成熟期的隸書碑刻,蠶頭、燕尾以及點畫的起筆、收筆的輕重和方向性都表現得非常清晰,它弱化了蠶頭燕尾那些隸書最明顯的特徵,沒有更多裝飾性的表現,只展示出了隸書筆性特徵的大趨勢,故而顯得非常灑脫、質樸,不拘小節,具有很強的寫意性。用筆縱逸,偶爾誇張。《石門頌》碑文裡有一些字的用筆特別地誇張,這種偶爾的誇張有時一筆就會佔去三、四個字的位置,既打破了固有的章法,使得整體作品生動多變,同時也能感受到一種非常奔放的視覺效果。藏露結合,剛柔並濟。《石門頌》雖然有著摩崖刻石的蒼樸渾厚,但真正在書寫的過程中許多地方實際上是順勢而為。在用筆方面,要表現出承上啟下、氣息通達的感覺。《石門頌》不像那些嚴謹的碑刻,似乎是筆筆藏鋒,筆筆收鋒,它有許多露鋒的筆畫,藏鋒和出鋒也是比較靈動自然連貫的。在用筆的力度上看似挺拔遒勁,但實際上它是以剛為主,剛中有柔,剛柔並濟,這是《石門頌》的用筆特徵。

結體方面以橫式為主,體態舒展。整體上看《石門頌》屬於扁方的字形,橫向取式,體態比較寬博,用筆左右舒展,絕不拘謹,這是它結字的第一個特徵。疏密大小,一任自然。《石門頌》作為摩崖刻石,由於石壁凹凸不平,故書者因地制宜,通篇佈局錯落有致,結字大小疏密一任自然,打破了過於嚴整的形式,為體勢的開張與舒展爭取了更大的創作空間。造型生動,不失穩妥。隸書本身是一種靜態的書體,但《石門頌》的風格所表現出的特徵是以生動為主,它在不失隸書穩定性的前提下,把生動成分表達得淋漓盡致。在結字上包括各種不同的造型,像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包圍結構等,都會想盡一切辦法讓它動起來,這是非常難得的,這讓我們看到它很有藝術表現力的另一個方面。多收少放,偶爾恣肆。在書法表現上用筆和結構是分不開的。從結字方面看《石門頌》表現出生動、灑脫的氣質,在用筆方面,有些筆畫非常地恣肆,這種筆畫雖然不是很多,但卻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如果說放得多,收得少,那就會給人過於張揚的感覺。從整體構成上來說,還是多收少放比較符合藝術規律,也能夠從美學的角度上保證整件作品的和諧性。

墨筆講堂 | 老崔說書法 隸草名篇---石門頌

《石門頌》在書法藝術上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是漢隸開張風格的代表作。《石門頌》藝術表現所具有的突出特點,在漢碑中形式極少,開漢隸蒼茫豪爽的書風。其章法上縱橫行列,不拘章法;結體疏密斜正,挺拔有姿,極富變化;行筆圓勁流暢,自然舒展,具有迭宕野逸、天真爛漫的風格。此碑刻所刻之地是褒斜道工程最艱險處的懸崖絕壁之上,人屏息而視,能感覺到山川之駿雄,閣道之幽微。

《石門頌》藝術風格產生的

背景及特徵

東漢碑刻和摩崖刻石東漢時期,由於統治者提倡名節孝道,崇尚儒學,私學授受經學十分興盛,社會上樹碑立石、崇厚葬之風盛行,各種碑刻門類齊全。其中碑刻是東漢開始盛行的一種刻石類型,摩崖刻石是東漢碑刻門類中的另一大宗。摩崖刻石,是指在粗糲的天然崖壁上略加磨冶,書刻文字以敘事記功。有時崖巖需要加以鑿磨整治,然後再刻字。內地摩崖刻石,多為書刻文字以述事記功。《石門頌》(建和二年,即公元148年)正是東漢這一時期著名的漢代摩崖刻石的代表作之一。

形成的原因

《石門頌》藝術風格形成的原因一是書寫材料為粗糙的天然崖壁;二是書風豪放。如上所說摩崖刻石是指在粗糙的天然崖巖上略加磨冶刻鑿出來的石刻文字。刻鑿時先將文字書寫到摩崖上,然後再由工匠刻鑿。所以刻出來的作品與原作相比風貌會不盡相同,在保持原作結字的基礎上,多了金石氣息,且加上風侵日噬,故又蒼勁豪邁,古樸渾厚。就此而言《石門頌》與其他摩崖刻石相似。嚴格意義上講《石門頌》是篆書向隸書的過渡,它不需表現出篆書的規範寫法,也沒有表現出成熟隸書的形式。《石門頌》正是由篆書向隸書轉變的似篆似隸的書體,它是篆書的突破,比之秦隸和西漢隸書也顯得更加成熟優美,而沒有後來出現的《張遷碑》《曹全碑》那麼規整有序,其韻味也更勝於後者,更加顯得瀟灑俊逸、靈動天真。

《石門頌》的藝術特徵,無論是筆畫線條,還是結構布白,都堪稱獨具特色。書家面對崖壁表現出其廣闊胸襟,他用毫不做作的本色示人,追求營造一種與蒼茫天涯相匹配的深遠意境,追求“心不知手,手不知心”的玄妙藝術境界。

舒朗野逸,自然空靈的章法,即書法作品的格局布白,如古代打仗排兵佈陣,如蓋房建屋,搭架結構,繼而把裡面的寫作內容寫好。一幅作品的章法尤為關鍵。《石門頌》首先在章法上採用豎有行、橫無列的佈局方式,形成一種錯落有致的格局,給人以形寬氣緊、舒展奔放的自然美。正文二十二行,每行三十、三十一字不等,這就形成了錯落有致的格局,既沿襲了之前規矩、整齊的小篆佈局風格,又給人以寬鬆、舒展的自然美感,為每個字根據自己的大小長短盡情發揮提供了有利的空間。因為隸書的結體參差起伏、巧妙多端,改變了小篆均齊、對稱的結體方式,較楷書方塊字也更活潑,這為章法的出奇制勝提供了廣闊的天地。《石門頌》時而法度嚴謹,如君子揖讓;時而簡散淡遠,如眾星麗天;時而大小不一,如亂石鋪階。分而觀之,似無規律可循,但觀全碑,則疏朗貫通,一種自然空靈之美油然而生。

圓勁流暢,奔放靈動的用筆。《石門頌》繼承了簡牘帛書的率意性與篆書的簡潔性用筆,以圓筆為主,並把方筆與圓筆巧妙地融合,筆畫圓勁流暢、古拙含蓄而富有韌性,毫無矜持做作之感且富於變化。起筆逆鋒,含蓄蘊藉;中間運筆遒緩,肅穆敦厚;收筆少有雁尾而具掠雁之勢,自然天成,不做多的修飾。其筆意含蓄凝練,渾圓瘦勁,線形較細如古藤屈鐵,立體感、重量感極強,內涵意趣豐厚而不空泛,凸顯縱橫馳騁、奔放恣意之態,具有很強的律動感。

字隨石勢,參差錯落的結體。《石門頌》從結體上看,具有舒朗開闊、參差錯落的特點。《石門頌》結體中那些斷筆鬆動的地方,使方框和緊密部分顯得舒展,令人有迥腸蕩氣之感;而結字部位之間,甚至左右鄰近字之間,卻常常筆意通暢,連成一體,在整體佈局上揖讓自如,此呼彼應,其氣韻神采,決非得於隨意偶然,而必定是書家匠心經營的結果。

對後世的影響

《石門頌》對後世影響很大,其文化藝術成就受到千百年來中外學者和書法藝術家的充分肯定,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不朽傑作,是中國文學史中的佳作。《石門頌》的書者能夠因勢生情,以文融情,能夠突破各種規範制約,書寫自由舒展,其做到充分表情達意的抒情效果,故《石門頌》也為歷代書法家所喜愛,它以其獨特的藝術美吸引著諸書家為其著書立說。東漢迄今,歷代重視石門摩崖刻石的專家學者數以百計,為歷代書家所重視和喜愛,清乾以後,尤為推崇。

肖嫻與《石門頌》

自清代至民國,臨習者不乏。首推何紹基與其子何維樸。之後有曾熙、康有為等。近現代也有幾位大家,如林散之、沈尹默等。

墨筆講堂 | 老崔說書法 隸草名篇---石門頌

今天著重說一位女性書法家--蕭嫻,字稚秋,號蛻閣,署枕琴室主,貴州省貴陽市人。中國現代著名女書法家。一九○二年出生於貴州省貴陽市金井街。自幼隨父蕭鐵珊遍習名家墨跡,為後來書藝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父親蕭鐵珊精詩文書法,是西南名士、南社社員。蕭嫻三歲隨父移居廣州,五歲喪母。七歲時摹仿父親寫了一幅字,勁健的筆力和豪放的氣概令父親欣喜不已,開始認真教她學習書法。十三歲那年,廣州大新百貨公司舉成大廈落成典禮,蕭嫻寫了一副丈二對聯送去祝賀,聯語是父親擬的: “大好河山四百兆眾; 新辟世界十二重樓”,觀者讚歎之餘,也有人懷疑一個小女孩能寫出這麼好的巨型作品。於是蕭嫻又當眾寫了一個大橫幅:“壯觀”,以雄渾的筆力,險奇的結體,引起全場轟動。遂被譽為“粵海神童”,應邀與譚延闓、高劍父等書壇名宿一道為二沙島風景區寫碑刻石。照相館也懸掛她的照片,題為“大書家蕭嫻”。 二十歲時隨父親移居上海。當時公認的文化盟主康有為偶然見到蕭嫻臨寫的《散氏盤》,大為讚賞,題詩相贈,稱讚她“雄深蒼渾此才難”,又推許她將會成為“衛(琰)管(道升)”那樣的女性書家代表人物。一九二六年,宋慶齡在廣州組織書畫義賣,籌款慰勞北伐軍,蕭嫻親赴廣州參加,寫了不少字,其中有一幅賣了一百塊大洋,活動結束後得到了宋慶齡頒發的獎狀獎章。同年隨父赴香港,鬻書為業,書壇巨擘于右任等撰寫《介紹大書家蕭嫻女士》的文字刊發在報紙上為她助陣。二十五歲時與江達結婚,定居南京。江達是安徽人,留學法德兩國,學工程,學識豐厚。婚後夫唱婦隨,伉儷情深。可惜好景不長,一九三一年日寇發動“九一八”事變,時江達正在歐亞航空公司滿洲里站任職,見東北淪陷,決然同返南京。隨後“一二八”事變、“八一三”事變、“七七”事變愈演愈烈,全面抗日戰爭爆發,江蕭夫婦與眾多不願做亡國奴的同胞一樣,輾轉流亡於江西、四川、青海、蘭州等省份,備受奔波與飢寒之苦,直至抗戰勝利後一年才返回南京。此時老父已於病逝於上海。南京解放後,蕭嫻入華東革大學習,送弟、兒、媳、女四人參軍,自己在玄武湖家中為民辦掃盲識字班義務教學。夫婦倆又參加民革的活動。一九六三年江達病逝,次年蕭嫻受聘為江蘇省文史館員。不久“文革”開始,蕭嫻被迫為居委會抄寫大學報,交代舊社會關係等等,心情極為抑鬱。直至浩劫結束,大書法家蕭嫻才真正得以全身心投入畢生鍾愛的書法藝術,迎來了書法生涯最燦爛的頂峰時期。她先後榮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江蘇省書協副主席、南京書協名譽主席等職務。後在南京、濟南、貴陽、北京等地舉辦書展。書名遠播海外,日本首相也慕名求字。各地為她出版書法選集多種。一九九七年元月十六逝世,享年九十五歲,江蘇省為她舉辦了隆重的告別儀式,江浦縣建蕭嫻紀念館。貴陽市政府為此在名勝翠微閣設立了蕭嫻先生書法陳列館,館名為啟功先生題寫。館中常年陳列蕭書,供市民觀賞。

墨筆講堂 | 老崔說書法 隸草名篇---石門頌

蕭老的書法,不尚媚俗,字畫古拙。蕭老學書,一生堅持“三石一散”的臨習,書風和蕭老恩師康有為類近,有自家心意。所謂“三石”即:《石門頌》《石門銘》《石鼓文》,“一散”即:《散氏盤》。康有為初見蕭老所臨《散氏盤》時,蕭老才13歲。康有為對蕭老所臨《散氏盤》評價極高,有詩為證:笄女蕭嫻寫三盤,雄深蒼渾此才難。應驚長老鹹避舍,衛管重來主坫壇。詩中的“衛管”,是東晉衛琰和元代管仲姬兩位著名女書家。衛夫人是王羲之的老師;管夫人是元代趙孟頫的夫人,皇帝贊她“善書婦”。康有為贊她“衛管重來”,是對她藝術天賦的極高期許。蕭老所臨的《石門銘》,深為折服。蕭老所臨,字形雖與原作不肖,有自己的想法,然而筆畫、行筆真精神盡得《石門》精髓。 歷史上女書法家並不多;即便有一般也以秀麗婉約見長。蕭嫻的字卻有偉丈夫氣概,這與她宗“三石”是很有關係的。她最以大字行楷書勝,點畫縱橫馳騁,外放內斂,大氣磅礴,與老師書如出一轍,以重、拙、大的特點,給人以強烈的印象。被人尊之為“女書聖”。蕭嫻筆下由“中和”而凝斂,元氣內蓄;不作雕飾處又略似早期的《萊子侯刻石》而墨味有加;用筆直拙瘦勁體現出“骨法”特徵。

欣賞和學習《石門頌》的現實意義

上面我們通過賞析《石門頌》筆法、結字以及章法,領悟它的藝術特徵。同時我們應該借鑑啟功先生“透過刀鋒看筆鋒”的書學思想在賞析上再進一步。啟功先生在《論書絕句一百首》之第三十二首雲:“題記龍門字勢雄,就中尤數《始平公》。學書別有觀碑法,透過刀鋒看筆鋒。”啟功先生這一方法甚是有益,他認為要領悟《張猛龍》等刻石書法的筆法,必須參看六朝墨跡,由此及彼,去偽存真。此理同樣可以運用到正確地賞析與學習《石門頌》摩崖刻石。

《石門頌》以其精湛的技藝,彪炳千秋,引起書法界普遍一貫的重視,它不僅是東漢隸書的極品,又是摩崖石刻的代表作,被人們稱之為國之瑰寶。瀟灑靈動、樸厚大度、氣勢磅礴、純真雋永這十六字的漢隸神韻影響深遠。漢代能取得這樣的書法藝術成就,在康有為看來是“書至漢末,蓋盛極矣。其樸質高古,新意異態,詭形殊制融一爐而鑄之,故自絕於後世矣”。它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不朽傑作。《石門頌》的存在方式為摩崖刻石,且因其所處位置野外,故少廟堂之氣,而多山林野逸之妙,向世人展現了獨特的美感。我們剛才從各個角度欣賞,把《石門頌》書法藝術特徵進行了剖析,把其對書法藝術的繼承和後人在《石門頌》隸書創作中的收穫進行對比,我希望通過我的講述,大家更加能夠認識到它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引發更多的人對其進行更深入地瞭解和更深層次地研究,並使之藝術精髓得到更好地繼承和發展。

墨筆講堂 | 老崔說書法 隸草名篇---石門頌

下面進行最後一個環節。我集《石門頌》的字,創作一幅小品:政通人和。

墨筆講堂 | 老崔說書法 隸草名篇---石門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