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挑戰賽#人類的三副牙,你知道有哪三副嗎?

#健康科普挑戰賽#人類的三副牙,你知道有哪三幅嗎?

各位明公可能會覺得納悶,我們幾時有3副牙齒呢?第1副、第2副又在哪呢?現在口裡的是第幾副呢?各位看官看我娓娓道來。

一、第一幅牙齒-乳牙

乳牙的發育是在媽媽肚子裡時就已經開始了。

約在胚胎第5周開始產生髮育,然後形成牙胚後慢慢發育成牙囊,出生後繼續發育,在寶寶出生後6個月左右開始萌出。約2—3歲一共萌出20顆牙齒。乳門牙共8顆,乳尖牙共4顆,乳磨牙共8顆。

乳牙在口腔內存留時間短者5∽6年,長者10年。


#健康科普挑戰賽#人類的三副牙,你知道有哪三副嗎?


二、第二幅牙齒-恆牙

恆牙是在寶寶6歲左右開始萌出,一直到12-13歲共萌出28顆牙。

8顆門牙,位於口腔前部,直接影響面容,功能為切割食物。

4顆尖牙,位於口角,功能用於穿刺撕裂食物。

8顆前磨牙,位於口角稍後,大笑時可能會看到,起輔助功能。

8顆磨牙,位於牙列的後端,形態結構複雜,功能強大,有2-3個牙根,起磨細食物功能。

0-4顆智齒。16歲後可能會在牙列的最末端萌出。那為什麼會是0呢?因為隨著人類食物越來越精細化,不需要太多的牙齒咀嚼,智齒也慢慢退化。好多智齒長出來也需要後期拔掉。


#健康科普挑戰賽#人類的三副牙,你知道有哪三副嗎?

三、第三副牙齒-種植牙

恆牙非因疾患損傷不致脫落,脫落後再無天然牙替代。

也就是說恆牙因疾病或外傷等其他因素脫落後,就再無自然生長出的牙齒了。

目前比較常用的方法就是種植牙。在缺失牙位置的牙槽骨內種植一顆人工金屬植體,植體和骨頭產生穩定的骨結合後,在植體上端安裝假牙,恢復形態和功能。

#健康科普挑戰賽#人類的三副牙,你知道有哪三副嗎?

種植牙技術雖好,但也有禁區,也就是禁忌症:

  1. 全身情況差或因嚴重系統疾病不能承受手術者。
  2. 嚴重糖尿病,血糖高或已有明顯併發症者,因術後易造成感染。
  3. 口腔內有急、慢性炎症者,如牙齦、粘膜、上頜竇炎症等。
  4. 口腔或頜骨內有良、惡性腫瘤者。
  5. 某些骨疾病,如骨質疏鬆症、骨軟化症及骨硬化症。
  6. 嚴重習慣性磨牙症。
  7. 口腔衛生差者。
  8. 精神病患者。

總結:不管當下處於哪種牙齒狀態都要保護好現有的牙齒,爭取不做第三副牙齒。

我是郭醫生,讓看牙變的更輕鬆,喜歡我的朋友歡迎點贊、轉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