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称帝的依据是一部佛经,讲了一个故事,武则天和它什么关系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古代男权社会中,女人掌权已经不易,称帝更是仅此一例。

武则天称帝除了拥有社会基础和权力基础之外,她还要有舆论基础,而武则天称帝的舆论基础竟然是源自一部佛经。

这部佛经叫《大云经》,那么,这部佛经究竟讲了什么呢?它与武则天有怎样的关系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武则天称帝的依据是一部佛经,讲了一个故事,武则天和它什么关系


武则天掌握唐朝最高权力以后,一直试图称帝建国,但是由于女人称帝没有先例,也违背了男权社会的惯例,所以在舆论上武则天一直有所顾忌。

这时候,武则天的亲信为她找到了一条女人称帝的依据,这就是佛经中的《大云经》。

《大云经》又叫《大方等无想经》,这部佛经讲述的是一位女性听闻佛法后获得殊胜的果报,成为了女皇,并且获得了“转轮圣王”一部分国土。

武则天称帝的依据是一部佛经,讲了一个故事,武则天和它什么关系


《大云经》乃是古印度译经家昙无谶翻译的佛经,在武则天之前已经存在二百多年。

这部佛经最初并不算太著名,只能算是浩如烟海的佛教经典中比较普通的一部经书,但正是因为它被武则天利用,获得了巨大的名声。

南北朝和隋唐时代中国佛教发展迅速,到了唐朝初年,佛教在中国社会尤其是高层获得了广泛认可,武则天本身就是一位佛教徒,她自称弥勒佛降世要拯救世界,现在的洛阳龙门石窟中的大佛就是根据武则天本人尊荣所塑造。

《大云经》作为佛教经典,宣扬女人称帝之事,正好符合武则天做皇帝的舆论需求,在武氏亲信的搜寻下,这部佛经被拣选出来,成为武则天称帝重要的舆论工具。

武则天称帝的依据是一部佛经,讲了一个故事,武则天和它什么关系


后来武则天败亡,李唐皇族认为《大云经》乃是武则天及其党羽的伪造。

当时武则天还命薛怀义等人造《大云经疏》,解释《大云经》,将其中主角转移到武则天身上,这部《经疏》也被认为是歪曲原典的作品。

但是,根据近代史学家的考证和考古发掘,《大云经》并非伪造,它确实是昙无谶翻译的著作,内容也没有被篡改,而《大云经疏》也不是完全的歪曲原典,只是有新的发挥而已。

武则天称帝的依据是一部佛经,讲了一个故事,武则天和它什么关系


女人称帝原本并非大逆不道,但是在君臣父子纲常伦理之下,武则天称帝受到重重阻碍,其中最大的一项就是世俗舆论。

即便是唐代民风开放,女性社会地位很高,但也无法完全冲破时代的桎梏,武则天在掌握了绝对权力的情况下,也不得不四处搜寻对自己有利的舆论。

《大云经》被武则天利用,既是武则天的政治手段,同时也反映了佛教在当时社会的影响力,过去儒家经典统治一切的时代在唐朝初年是有松动的,这佛教是对儒教冲击最严重的的一种思想,这种思想碰撞在日后成为思想文化界政论的焦点,引发了很多的斗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