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西廂記》

我的一個學中文的侄子,見我案頭的《西廂記》感到很驚奇:叔叔,你怎麼還看這種書,無聊死了,在學校老師一講我就想睡覺,不就是寫了一對青年男女未婚同居嗎?沒勁兒!我笑笑說:你說的情節沒錯,無非是風流一小事耳。對故事不感興趣你可以只欣賞詞句呀。他說:詞句是很美的,但我們學不來呀。我說你還是不感興趣,死學肯定不行,沒事我給你聊聊西廂,也許會改變你這種看法的。

碧雲天,黃葉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估計讀過《西廂記》的人對這段詞都不會陌生。現在大家都知道是王實甫的大作,其實在明代以前許多人認為是關漢聊作、王實甫續寫的。正因為寫了一樁風流小事,歷來屢遭封禁。但愈禁流傳愈廣。據說現存的明清兩代的刻本有二百多種。並且和孔夫子的《春秋》扯上了關係,有的刻本乾脆改作《春秋》或者《錦繡春秋》、《崔氏春秋》。以至在《紅樓夢》雙玉讀書一段中,賈寶玉用《西廂記》中的句子和林妹妹逗笑,惹得林妹妹差點和寶哥哥急眼。

《笑笑錄》中有則小故事:明朝錢謙益在清兵入關後,穿著清朝的衣冠去迎接清兵,路上遇到一位老人用柺棍一邊敲他的頭一邊唱:“我是個多愁多病身,打你個傾城傾國帽(貌)”,聞之者無不絕倒。   

不但當時老百姓耳熟能詳,道貌岸然的主禁者也經受不住西廂的誘惑。甚至出家的僧人也能從“最是那臨去時秋波一轉”中領悟到禪機。大漢奸吳三桂也是演《西廂記》的高手,自己在家裡親自教家奴學戲。一次到一富商家看戲,見臺上唱腔錯誤百出,就嘆了幾口氣,有促狹者就說:要不你上去唱幾句試試?吳一時技癢,登臺一歌,竟然滿座皆驚。

更好笑的說是有一位書生從一個關口經過,關吏見他不象一個讀書人,就考他說:“《春秋》的第一句是什麼?”書生說:“春王正月。”關吏只讀過西廂,聽了大怒,你也敢假裝斯文,一看就不是個好東西,誰不知道《春秋》的第一句是“遊藝中原”!來人,重打十大板。書生感到冤枉,就告到官府。巡撫把關吏叫來,責怪他不該輕慢讀書人,關吏自然不服呀,極力申辯,巡撫見他痴迷西廂,讓人拉下去打,關吏怕了,轉著圈地作揖求饒。巡撫笑笑引用了一句西廂的戲文:“腳跟無線如蓬轉”,關吏又面向蒼天,高呼冤枉。巡撫覺得好笑便又引用了一句:“望眼連天”。關吏還算機警,趕忙認罰,問打多少?巡撫說看你認罪態度還好,就“先受了雪窗螢火二十年吧”,二十板。關吏捱了打急忙爬出去,一邊對天作揖,一邊擦汗,“真險呀,如果他打我個‘雲路鵬程九萬里’,我這條小命算交待了!”

《西廂記》流傳之廣,從明以後的筆記中也可以覓得一斑。明朝嘉靖四十一年,吏部對官員進行考核,結果有五千多人不合格,被注消了官職,李開先在家中搞了個小集會,讓大家以此為謎面,猜九字《西廂記》曲詞一句,不中者罰酒一杯,座中飽學之士一個個面帶愧色,到了最後一個少年高聲答道:“筆尖兒橫掃了五千人。”賓客們鼓掌大笑。其它的象用“月欄”打“只恐嫦娥心動,因此上圍住個廣寒宮”。用“八”打“兩下里做人難”。

另外在《鏡花緣》中也有許多關於《西廂記》中曲詞的謎語。“亥”打“一時半刻”。“花鬥”打“金蓮蹴損牡丹芽,玉簪兒抓住荼縻架”。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看一下《鏡花緣》第三十二回和八十一回。還有以《西廂記》中的曲詞打成語的。“才高難入俗人機”打“自命不凡”。“老夫人謊到天來大”打“故妄言之”。“車兒投東,馬兒向西”打“背道而馳”等等。可以說雅俗共賞。如雅的有取材於經史子集的,非專業人士很難猜出。如“周公植璧秉圭乃告大王、王季、文王”打“說哥哥病久”。這是《尚書》中的一個故事,周武王病重時,文王向列祖列宗祈禱。“囊撲二弟”打“悶殺我也麼哥哥,悶殺我也麼哥哥”。劉向《說苑》中有一則小故事,說是秦始皇的母親與人私通,生下兩個小孩,被秦始皇裝有袋中摔死。俗的有“杜麗娘遊園”打“離不開柳影花蔭”等。限於篇幅,在此不再一一列舉。

由此可以看出,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不但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可以深入讀者心中,參透到生活的每個角落,如果你沉入其中去,會給你帶來無窮的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