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g,Biang,兩幅王炸

週末兩幅王炸。一是3月的M2數據,週五已經分析過了,總之是利好一切,特別利好房地產和基建的上下游。二是最高機構發佈了《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分析已經到處有,總結一下就是“老鄉們快來買股票啊”。


《意見》是長期利好,但預期中。從去年開始,用資本市場來取代樓市的方向就比較明確。不過樓市存在一個路徑依賴問題,地方政府收入和大部分個人財富都是綁在上面。如果不是病毒這個事,可能咬咬牙說切換也就切換了。但是目前形式下,尿壺還得拿出來抵擋一陣,所以也不能指望股市能直接凸凸上去。


M2數據是短期利好,但超預期。所以我猜明天相關收益行業的股票應該都會漲。但估計就是直接高開了,再去追意義不是很大。


週五收盤大跌的原因大概有兩個。一是擔心週末出么蛾子避險,二是當天(4月10日)是出一季報預報的最後一天,防暴雷。目前看週末還比較太平,港美股週五又休市,所以理論上講明天應該比較平安。


從目前看,有接近800家公司公佈了一季報預告,其中一半左右稱得上暴雷。但一季度暴雷是市場預期中的,畢竟大家都在坐月子,怎麼能指望業績很好呢?


比方說很多人關心的雲計算板塊裡面,好幾家公司一季度業績突然大幅減少甚至變虧損。我去了解了一下,大致情況都是業務其實還比較正常,但甲方爸爸們沒上班導致合同或者付款延後。大部分的業務只不過不體現在一季報中而已。所以大部分公司雖然一季度業績真不行,但股價沒怎麼大跌,真正的業績估計要等二三季度才能體現出來。


當然,如果一季報特別優秀的話,市場肯定會給予獎勵。不過目前基本沒看到這樣的公司。從週末公佈的一些業績來看,正邦科技預計一季度淨利潤8.5億-10億元,新希望一季度預計利潤15-16億元,雙雙低於預期,豬肉這是要涼。


網紅股搜於特一季度虧損5000-7000萬元,無語,這哥們近期可是大漲三倍啊。搜於特本來是個服裝公司,因為成立了一個醫療用品子公司被熱炒,結果就給了這麼個業績。明天看戲。


我週五收盤的時候抄了一點券商,倉位來到八成,算是近期的最高倉位了。隨著一季報的陸續公佈,無紡布、醫藥、科技等許多炒作邏輯都證偽了,感覺市場風格又有點切換回白馬藍籌了。我上週也難得跑贏了一回大盤,感覺好艱難。


後面一段時間的整體思路還是“內(剛)需 + 政府買單”,先保住這條小命最重要。


週末的熱議的一個話題是美國和日本要將在中國的公司搬回去。事兒是有這麼個事兒,但可能被過分解讀了。


1、那邊政府和公司的關係來看,通常只能建議而不能強制。企業來中國都是來賺錢的,不是來搞慈善的。只要還能賺得到錢,打死也不會走。


2、日本的是政府建議,但發佈時間是一個多月以前,當時的背景是中國停工、全球還在正常生產,因為擔心中國的供應鏈中斷才發佈的。現在的情況正好倒過來,自然時過境遷。美國的連政府建議都算不上,只能算是個人倡議。你們可能還記得貿易談判剛開始的時候,白宮兩位高級官員在北京因為意見不同現場PK來著。所以...


3、轉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今天看了一個段子是:“大觀園宣佈和劉姥姥等斷絕貿易關係,賈寶玉種地,林黛玉織布,實現自給自足。”當然即便不能轉回國內也可以轉去東南亞,但問題是其實上個世界八九十年代就有大量製造業從歐美轉移到東南亞,因為東南亞實在搞不定才又轉到中國來的。


當然去全球化目前肯定形成了一定的聲勢,我們的應對也很正確:加大國內消費,用內需來取代外需。這也是為何我押注內需的原因。


聽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只要我們這裡沒有官方抗議或者解釋的消息,基本都是不用理會的假消息或者被誇大的消息。

趕腳甚有道理!

Biang,Biang,兩幅王炸


......


1、美國方面表示5月1日左右可以迎來疫情的拐點,WHO表示歐洲的情況正在好轉。西班牙已經迫不及待宣佈下週就要開始走向全面復工了,估計再不復工可能真的不行了。


2、寧波聯創擬減持不超過1.5%的寧德時代,碧水源擬減持不超過2%的武漢控股。地主家也沒餘糧了,都要靠減持股票過活。真心希望寧德時代能砸個坑下來,讓我抄底。


3、新和成一季度利潤預增70-90%,逆天。新和成主要生產的是維生素,和防疫關係不是很大。這次防疫概念的業績基本都不及預期,反而沒啥關係的利潤那麼好。總之在A股概念就是概念,不能太當真。


4、英國首相鮑里斯出院,沒有成為第一位被病毒搞死的正球級領導,但還要歇一兩週才能回來工作。


5、週末油價會談幾乎成功了,但墨西哥方面出了點么蛾子。油價上躥下跳,但預計離達成全面協議不會很遠。


Biang,Biang,兩幅王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