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Y來,我們還要一起走!

"哥們你這個是什麼車?"

"哥們你這個車是改裝的吧?"

"哥們,你這個車好酷啊"

"哥們,你這車要五六十萬把!

自從買了WEY VV7以後,每次在高速公路上收費站,停車場,學校,超市,醫院,公司門口都會又很多人過來問我這些問題,王先生笑著說。

他還親自把車推薦給身邊的親朋好友們,他特別自豪的說,到目前為止,他身邊的好朋友已經有五個人買了WEY VV7這款車,剩下的就是在等自己年終獎發下來那一刻去提車。

WEY來,我們還要一起走!

我們其實都好奇:"你每天接待這麼多觀光團不累嗎?"

王先生的原話是,樂此不疲。因為他和WEY VV7的故事就是這麼結緣的。

男人天生對汽車、機械就著迷。王先生也在其中。在他眼裡,鑑別"好車"的辦法很簡單——"大尺寸、高扁平比的輪胎";"左右雙出或四出的排氣管";"豐滿健碩的車身尺寸"。

恰巧這些,VV7都有,這也是王先生第一次被它打動的理由。

WEY來,我們還要一起走!

王先生說 自己第一次看見WEY從眼前一閃而過,都沒有時間去細看,只記得是擁有霸氣的外形和醒目的雙邊四出排氣管的SUV,王先生現在回味這件事情依舊沉浸於此。

他立馬就一見傾心,回家就開始翻閱了專業汽車網站,嘗試去了解WEY—這個對他乃至對整個市場來說都略顯新鮮而又陌生的汽車品牌,因為WEY在當時,品牌發佈才剛剛滿一年。

王先生的職業是自己當老闆,公司的方向是新媒體運營的,而且,他自己本專業就是新聞專業,所以他對採集資料有先天的優勢,也不抗拒全新的事物,甚至還有些期待。正巧是這樣的工作環境和學習背景,為他了解WEY品牌帶來了更多便利條件。

王先生說自己當時一見傾心的原因特別簡單,就是他的顏值吸引了自己,畢竟每個人都是視覺動物,第一眼喜歡的東西就要買回家。

VV7外觀上有很多流行的元素,也摒棄了很多"時下最為流行"的設計風格,比如說大面積的鍍鉻裝飾條,某些主流品牌在前臉格柵處大量堆砌的時候,WEY VV7的設計中早就摒棄了這些所謂的"流行"。

WEY來,我們還要一起走!

把更多的重心成本放在了硬件上,比如說全LED的大燈組;頂配車型21寸的輪轂和高性能的輪胎;尾部四出的排氣管排列,這些設計美觀好看,實用性也更好。VV7的外形設計和WEY的豪華品牌定位完全吻合——不張揚但氣勢外露;不堆砌"流行"但刀刃上都是好鋼。

王先生說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是要既好看又實用,而WEY就是這樣的,就像家一樣,給他安全又溫馨的家

在大眾的眼裡,新媒體運營這個行業就是譁眾取寵,但是王先生身處這個環境卻有不一樣的看法,沒有知識和文化的沉澱,一味的追隨大眾意識和熱點,哪裡有聲音就往哪裡看,這是我們行業的悲哀,也有時代的問題。

WEY來,我們還要一起走!

王先生三年前離開了當地的主流新聞媒體平臺,選擇艱苦的創業,,許多人都不理解,認為在主流媒體上班,無論去哪出差,別人都會十分的尊敬,這些聲音也曾經讓王先生猶豫,但是妻子的支持,讓他堅決放棄留在"溫柔鄉",加入創業大軍。

在創業初期難免會出現與夥伴爭吵,意見不統一的情況,但他依舊下決心挺過來了,有了現在的成功,他說這種決心就如同當時下決心買WEY一樣。

"我也曾試過在凌晨1點追蘋果新品發佈會;在明星緋聞中查找蛛絲馬跡;在社會熱點中緊抓不放。"王先生說起這些時,嘴邊含笑的聳聳肩,"這些的確帶來了大量關注和收入。但那段時間,我神經極度緊張,生怕會錯漏過任何熱點,手裡拿著兩個手機一邊刷朋友圈,一邊刷微博。"

"有一次,在和前同事聚餐的時候,他們在聊國際原油價格,我在說哪個明星好像出軌了;他們在談論中美貿易戰,我卻在咆哮小米新款手機脫銷買不到"我這個時候才忽然緊張起來——"我的新聞理想都去哪兒了?"王先生自己笑著說

就是那麼一瞬間,和當初在路上遠觀VV7從身邊一閃而過一樣,他醒悟了。我們會在"流行"的盛宴中迷失自己,忘記了那些曾經的理想,打造品牌,做人,都是這樣。

WEY來,我們還要一起走!

我特別想問他在買了VV7之後生活有什麼變化,當間接的談及這個問題時,王先生感觸最深的就是下班回家停車熄火後那安靜的幾分鐘。

他突然發現自己特別喜歡那種感覺,離開工位後立馬陷入VV7真皮座椅的瞬間,手機自動連接Carplay,當Infinity高保真環繞音響,12揚聲器播放出無損音質的那瞬間,自己彷彿置身在私人影院一樣,而車裡自帶NVH的作用就是此刻與外世隔絕,整個人在幾分鐘內完全放空,褪去了一天的疲憊,喚起歸家的慾望。

WEY來,我們還要一起走!

WEY來,我們還要一起走!

他說在北京生活節奏太快了,所以不想讓自己的公司也這個樣子,所以他做了轉型,把運營的自媒體轉型為深度知識分享平臺,雖然節奏慢,但質量的提高,也讓王先生收穫了許多點贊和讚美,而且還會被網友催更。

"被圍觀、點讚的感覺特別好。文章發佈之後的關注度暴增和我開著VV7在路上被多次圍觀沒什麼兩樣。"

WEY來,我們還要一起走!

王先生給我們打了一個比方,在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擁有一臺VV7之後多個層次的需求都得到了滿足:

生理需求——交通工具;

安全需求——質量穩定、主被動安全性能出色;

社交需求——以車會友,認識了許多新朋友

尊重需求——在路上被大家圍觀和詢問;

自我實現需求——認同WEY品牌主張並實力踐行。

一臺車、一個新晉的中國豪華SUV品牌竟然滿足了車主在個體需求層次的全部,這也體現了WEY 品牌的自身價值。

轉眼間WEY品牌已經迎來了兩週年,對於一個剛剛成立兩年的品牌就獲得了20萬車主,這不僅僅是反應消費者對WEY品牌的認可,更表明市場對WEY的認可,以及WEY品牌的自身魅力,王先生說,作為二十萬車主其中的一員,對WEY的祝福便是希望,未來,有我一路同行!

WEY來,我們還要一起走!

WEY來,我們還要一起走!

WEY來,我們還要一起走!

WEY來,我們還要一起走!

所以說,品牌即是個性,建立屬於自己的品牌形象,塑造最清晰的形象,何一個動作都是品牌精神傳遞的一個載體。也正是這種品牌的整體個性,決定了WEY中國豪華SUV的領跑地位。

王先生在最後告訴我們,最近詢問的人越來越少了,他以一個曾經新聞人的敏感告訴我們,是品牌影響力的提升幫更多的消費者"掃盲",也說明WEY品牌的知名度越來越高了。

WEY來,我們還要一起走!

"WEY來",王先生祝願每一位車主都在"超越WEY前行"!也祝願WEY能衝出國門,走向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