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幼仔為什麼愛夜裡大哭? 一切都得從“頭”說起

喜歡大哭似乎是智人幼仔的天性,就算是現存與我們親緣最近的黑猩猩也沒有這樣的特性,在遠古時代小孩的哭聲難道不會將野獸吸引過來嗎?這種對生存不利的技能要著有什麼用呢?

要知道答案,一切都得從“頭”說起

智人幼仔為什麼愛夜裡大哭? 一切都得從“頭”說起


大頭讓智人痛苦

眾所周知,我們人科動物的腦容量都普遍較大,但大到1500毫升的目前只有我們智人一種,巨大的腦容量讓我們走上了一條特殊的進化路線,我們身體的很多特徵都是圍繞著頭展開的,嬰兒愛哭也不例外,但這與大腦袋沒有直接關係,雖然終歸還是脫不了關係。

大腦袋的第一需求是得有手,雖然特化的四肢更好用,但也就只有一種用處,而手被認為是智力開發的必須品,沒有手就不可能走上依賴智力的路線,畢竟想得再多,一抬起前肢是個蹄子還是白搭。

智人幼仔為什麼愛夜裡大哭? 一切都得從“頭”說起

而手用得越多,就越需要將其從“行走”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所以人類進化出了這個地球上獨一無二的 真·直立行走。

在另一條線上,因為智人劇增的腦容量,胎兒的頭也越變越大,其實這本來並不算是個問題,畢竟智人胎兒與母親的體重比在動物界並不算誇張,約為6%~7%,而長頸鹿幼仔的體重佔母體的10%,如果不侷限於哺乳動物,幾維鳥的一個蛋甚至佔了母親體重的12%。

智人幼仔為什麼愛夜裡大哭? 一切都得從“頭”說起

但它們繁殖後代都沒有智人困難,因為我們是唯一的直立行走動物呀,所以盆骨就不能太寬,否則對行走與奔跑的穩定性都不利。

這下可就麻煩了,頭又要大,盆骨又要小,那怎麼才能順利繁衍後代呢?答案是……早產

是的,我們人類的幼仔都是早產兒,在頭蓋骨完全成形之前就出生,就可以通過將頭壓變形從很小的空間中擠出來,所以嬰兒完全沒有自主活動的能力,必需依賴母親24小時呵護才能順利長大。

智人幼仔為什麼愛夜裡大哭? 一切都得從“頭”說起


大頭讓智人快樂

而在承受智力帶來的苦難的同時,我們也享受到了更多智力帶來的紅利,其中一項就是……智人的食物變得非常豐富,很少餓肚子了。

在古典主義的進化路線上,食物一旦變得豐富,也就意味著到繁殖的時候了;而通常情況下野生動物的食物豐富度都是受季節影響的,因此雌雄動物需要在統一的時間點開始交配,也就是發情期,多數動物都是一年發情一次,也存在少數一年兩次到時三次的。

智人幼仔為什麼愛夜裡大哭? 一切都得從“頭”說起

而智人呢?因為比其它動物過得更滋潤,一年到頭都是繁殖的好時期,所以能多生的基因也就在自然選擇中佔據優勢,智人的發性期不斷延長不斷延長,直到完全覆蓋了一年365天

是的,雖然聽起來有點不好意思,但我們真的是從初一發情到到除夕的SQ動物,在這個多彩的地球上也算是相當罕見的了。

智人幼仔為什麼愛夜裡大哭? 一切都得從“頭”說起

但這造成了一個衝突,前面我剛說過智人的幼仔是早產兒,在出生後的至少一年中都需要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自然界中的其它雌性動物在撫育幼仔時也是不會發情的,但人類卻可以在分娩一到六月後就迅速恢復排卵,如果母親在自己依然無法活動的時候再次受孕會怎樣?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他會多一個競爭對手稀釋本屬於自己的資源,這在自然界可是生死攸關的大事,所以必須要採取一些行動消滅這位潛在的兄弟姐妹。

智人幼仔為什麼愛夜裡大哭? 一切都得從“頭”說起

採用什麼方法呢?當然是讓父親母親精疲力盡,減少他們創造生命的機會

於是喜歡在夜裡大哭的嬰兒存活率就明顯壓過了只會傻傻睡覺的嬰兒,這條基因也就因此得以在十萬年間禍害每一個當爸當媽的人。

智人幼仔為什麼愛夜裡大哭? 一切都得從“頭”說起


大頭的智人沒有天敵

那這樣的大哭不會引來天敵與猛獸嗎?

嗯……什麼天敵?智人還有天敵!?什麼猛獸?膽兒如此之肥,是送上門的夜宵嗎?

別忘了,我們智人在數萬年前不主營種田的時代武德十分充沛,只有我們吃其它動物的份,哪有動物活得不耐煩了敢來主動招惹我們?

智人幼仔為什麼愛夜裡大哭? 一切都得從“頭”說起

每到夜晚我們的祖先會在山洞中休息,有時洞口還會點上火堆;裡面躺著數個甚至十數個精壯的獵人,他們枕著的精緻石矛石斧比野獸的尖牙利爪更可怕,除非偷襲落單的個體,否則絕無成功的可能,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是個問題,試問哪家的野獸這麼想不開?

智人幼仔為什麼愛夜裡大哭? 一切都得從“頭”說起

所以嬰兒的哭聲對智人種族生存本身幾乎沒有什麼拖累,卻可以極大的提高自己的存活率,當然是居家旅行,良藥必備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