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院士為外籍青年解答問題,我們從中能學到什麼?

央視記者報道:在交流會上,來自澳大利亞的小哈向鍾南山提出問題:“我專門買了500個口罩寄回澳大利亞給我的父母,可是即使有口罩,我的爸爸也不願意戴,怎樣說服我爸爸?”鍾南山從外國的觀念,氣候多個角度回答了這個問題。

在我看來,鍾南山院士從外國的觀念,氣候多個角度回答了這個問題。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係。即:矛盾的普遍性是非常時期;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外國的觀念,氣候多個角度。

鍾南山院士明確指出:非常時期,中國人戴口罩,防止傳染。避免聚眾,比如在電梯狹小的空間裡,有過多的人,則增大了傳染的可能性。在美國的觀念則截然不同,戴口罩會被人笑話。

鍾南山院士為外籍青年解答問題,我們從中能學到什麼?


在我看來,鍾老儘可能通俗的解答外籍青年的問題,除了向外籍青年們普及了預防知識之外,鍾老講解問題的方式,也值得我們學習。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貫穿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即時時有矛盾。

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鍾老從外國觀念,氣候等多角度回答問題,體現了矛盾的特殊性。

鍾老指出病毒喜歡冷凍的溫度,在4—16攝氏度容易存活;

在美國或者一些國家,你戴口罩,別人會看不起你;而在中國,你戴口罩,是防止別人傳染給你,特別是去一些人口密集的地方,象搭乘巴士地鐵等等,戴口罩,可以防止別人傳染給你。這是不同的觀念。

鍾老一邊記錄一邊解答,解答內容體現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式。

鍾南山院士為外籍青年解答問題,我們從中能學到什麼?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並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

以上,鍾老的解答中,不同觀念,氣溫等多角度就屬於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在現實生活和藝術創作中,是常見的現象。

懸疑小說作家周浩暉寫的推理故事系列。小說中,作者塑造的男主人公警察羅飛的形象,引用小說中的一句話:“最好的警察和罪犯形若硬幣中的兩面。”

在犯罪現場,警察羅飛意識到罪犯針對矛盾的特殊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分析出了數個死者不同的特點。比如:有的死者多金好色,有的女性死者過份愛美;有的死者,畢業不久,活在對金錢的匱乏中。

罪犯根據死者各自的特點實施犯罪手段。

世界上一切事物之所以千差萬別,就是因為各種事物內部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這種特殊矛盾規定了一事物區別於他事物的特殊本質。只有從實際出發,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質的事物區別開來。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住在我們小區的一個小夥子,想去學習編程,以便找一份相對體面的工作,以便好找對象。但是,小夥子曾經付費過的諮詢師卻阻止他繼續學編程。原來小夥子在過去的日子,曾經受到過機械思維的困擾。數字強迫,不管做什麼事都要計數。走樓梯時,要把臺階數一數。

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決定了解決矛盾的方法也不同。只有對具體問題做具體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決矛的正確方法。

結語

老除了儘可能通俗的講解了預防措施之外,講解方式,也值得學習。願你我都能得到啟發。

瞭解使用具體事物作具體分析的看問方式

說明:本文配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