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的新後場;76人的變陣;以及羅伯森

儘管威少陽性、路威夜店風波還有眾球星對奧蘭多伙食的吐槽,前前後後讓這個看起來就風險極高的複賽計劃彷彿隨時要像不少人預言的一樣中道崩殂,但無論如何,我們還是伴隨著假人比真人多的觀眾席、沒什麼激情或者根本就不存在的DJ、以及宛如NBA2K14的轉播鏡頭來到了7月30日。

開賽在即,讓我們整合一下熱身賽和之前的信息,來略微展望一下複賽球隊裡值得關注的新玩意。

湖人

湖人的新後場;76人的變陣;以及羅伯森

在眾多巨星划水的熱身賽期間,最受關注的話題無疑是湖人後場兩位新帶刀侍衛今天又拿了幾分。一方面,這是湖人自身的熱度使然;另一方面,湖人原本就偏薄弱的後場又經歷了布拉德利的罷賽,輪轉本就捉襟見肘,JR和維特斯又各自有湖人非常眼熱的【三分可能性】和【自主進攻可能性】,可謂切中肯綮,的確也有關注一下的價值。

從熱身賽短短几場的比賽看,兩位新援都有用,維特斯值得期待的程度要比JR大一些。

對於後者來說,其在湖人最大的戰略價值就是提供比其他角色球員更出色的三分能力,在輪換階段湖人換下勒布朗/戴維斯而無法保持強行攻框強度後,穩定的續上空間火力。僅僅從熱身賽來看,JR的三分手感是合格的。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JR具備一些湖人射手不具備的特質。只要稍微看看數據網的進攻方式效率分佈,不難得到湖人的射手群定點投射效率並不差,但一旦牽扯到手遞手和繞掩護這些對射手要求略高的投射科目,立馬就慘不忍睹的結論。這意味著湖人的投射更依賴當家球星的個人能力創造出機會,而不擅長在高壓防守下完成有質量的投籃,這對於季後賽而言顯然不是一個有利的信號。

從這幾場來看,JR對抗能力的下滑非常嚴重,無法在身體接觸下很好的完成運球或者防守,像他這種神經刀式射手,更別指望在季後賽能有熱身賽這樣大的出手空間。

但角色球員嘛,不怕弱,就怕能力屬性被全包圍或者用不到。

光拿上一場湖人vs奇才裡JR的爆發來說,JR的爆發不值得驚喜,畢竟這是強度不高的熱身賽,但如果看看他爆發的方式,就很值得湖人球迷期待了——7中6的三分裡,JR有著手遞手後隔人投、第一次突破打死後的幹拔隔人、三分線外的運球投、追身打一個風騷的拉桿神仙球。

這是湖人其他射手不太能做,而他手感好時能做的事,這就夠了。湖人還有一段時間來等他的身體狀態恢復,不出意外的話,他的職能應該更傾向於一個在銜接段固定打上5-10分鐘,用幾次投籃觀察他今天的手感情況的奇兵甲,並給湖人在失去布拉德利後的極致空間陣留下了一個有念想的備選。

維特斯則看起來已經有了插入常規輪換的價值,和幾個湖人球迷朋友聊了一下,基本都認為維特斯目前所擁有的球員特性都是湖人非常需要的,恨只恨維特斯本身不夠強。

一直以來,湖人就非常渴望陣容裡存在一個具備自主傳控能力的第三持球人。這倒不只是因為要帶替補,畢竟季後賽的膠著戰裡,勒布朗AD打40+分鐘是基操,而是對於一個歷史級的突分手而言,弱側全都是功能性射手還是有一個能在接球后做二次分配及突擊的球員,會給對面防守的輪轉難度帶來指數級的增長。

維特斯那些看起來炫酷的連續運球后撤步長兩分單挑看看就行了,不要指望這種東西能有用,但下面這些鏡頭是能直接劃入湖人戰略版圖裡的功能:

湖人的新後場;76人的變陣;以及羅伯森
湖人的新後場;76人的變陣;以及羅伯森

就更不用說維斯特每場平均一兩次的持球幹拔三分了,用好了,甚至能偶爾在大家都啞火的時候亮出來破一破蹲坑。唯二的問題,一個是熱身賽裡維特斯的持球屬性能否在比賽正式開始後維持,一個是維特斯熱身賽迄今這種分球回合都是接隊友傳球后運球連續調整姿態後的持球進攻,還沒有看見他能否以定點射手身份做好接球后突擊的工作。

經過現實的幾段折騰後,湖人沒準收穫了一個另類的維少呢。

76人

湖人的新後場;76人的變陣;以及羅伯森

一個不少球迷都發現了的變動——費城三場熱身賽,米爾頓全部首發了。

在人員比較齊整的76人vs灰熊熱身賽裡,76人把霍福德拿到了替補席,擺出了米爾頓-理查德森-哈里斯-西蒙斯-恩比德的首發陣容。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調整,只可惜後面因為恩比德缺陣,霍福德回到首發五號位,我們看不出來這次是教練下定決心的變陣還是偶一為之的嘗試。

這賽季76人的進攻,早已被人吐槽了無數次。76人管理層的想法很美好,召喚來霍福德一石三鳥,一邊組成超強的反字母裝甲;一邊拆掉凱爾特人可能可以用來防大帝的內線組合;一邊把自己這邊體型和禁區壓迫力的優勢發揮到極致,而霍福德作為策應、掩護、三分能力都可圈可點的多功能內線,應該有很多辦法解決空間問題。

當然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霍福德的真實命中率降低到了生涯最低的52.7%,想象中策應與傳球起飛,內切與攻框共長的畫面沒有出現。當雙帝在場時,這個萬金油型內線的作用被削弱成了類追夢格林。

因為恩比德和西蒙斯已經夠堵了,霍福德的活動範圍基本都集中三分線上下,籃下和近距離出手總和降到了35.4%(去年是45%,前年是45.3%)。並且因為對位人變成了四號位,霍福德之前引以為傲的敏捷性和各種三分線外假投真突秀操

作的鏡頭一起化為了烏有。你說讓霍福德發揮體型優勢去背打四號位?別鬧了,禁區使用權,西蒙斯都不一定排的上隊。

只有在恩西有人缺陣或者是兩個人不在的銜接段,霍福德才能像凱爾特人時期一樣落到自己喜歡的位置。(下圖這種靠跳投能力把對方五號位拉出禁區,然後一邊伺機給空切,一邊用敏捷性隨時準備突破的三威脅才是霍福德最愛的進攻狀態)。

湖人的新後場;76人的變陣;以及羅伯森

——還有一個非常膈應的事,無論是配歐文還是小托馬斯,霍福德的策應位置都在兩腰以上。他習慣於把對方大個子和他一起帶到三分線之外,然後在高位一邊挪動一邊尋找掩護和手遞手機會,利用擋人給持球人隊友找到錯位或者直接突破的機會。

這和西蒙斯前幾個賽季終於找到和恩比德共存的辦法是重合的。

任何熟悉2018年還有皇家禮炮團的費城的球迷就應該明白,當時陣地戰最經典的起手式就是西蒙斯無球落到靠近三分線的位置,背身接球后看著雷迪克和貝里內利秦王繞柱,利用西蒙斯的視野和射手的牽扯能力給費城創造進攻空間。這種操作既能給射手群帶來不錯的機會,又給了西蒙斯一個在三分線內接球抓住換防空隙直接攻框的機會,可以說是比較好的解決了西蒙斯和恩比德誰無球誰尷尬的問題。

下圖,西蒙斯背身靠住防守人,恩比德過來擋拆,幫助西蒙斯快速轉入籃下,讓恩比德在這個過程中換到對面四號位準備衝籃板,這幾乎是雙帝唯一的陣地戰配合套路。

湖人的新後場;76人的變陣;以及羅伯森

很顯然,這和霍福德的習慣落位以及功能都是有所重疊的。

湖人的新後場;76人的變陣;以及羅伯森

如果是在凱爾特人,霍福德就不需要做掩護而是直接接球等待傳切;如果霍福德是一個以投射為唯一賣點的球員,那西蒙斯過來的時候他就會乾脆外拆把牛角讓給西蒙斯,但如今,他們只能選擇犧牲掉一個人能做的事,去儘量遷就另一個人擅長的事。

並且,當西蒙斯-恩比德-霍福德三個人同時在場時,喜歡打手遞手的費城其實擁有了三個掩護人職能的球員,而繞掩護的人變成了哈里斯(起碼不以敏捷性擺脫防守人著稱,尤其是現在他經常對位三號位)和理查德森(射術馬馬虎虎)。

而這次米爾頓和霍福德的首發交換,在熱身賽打出了類似於兩年前射手資源還多時的陣地戰套路,事實上,他們第一個回合就這麼打了:

湖人的新後場;76人的變陣;以及羅伯森

三個射手拉開空間或者互相掩護,這種進攻縱深明顯舒服很多。

當然了,霍福德首發時的76人同樣有很多不能被其他陣容替代的特質,比如在刺刀見紅的季後賽裡對東部某幾個對手的針對性壓制,比如放大某些對位原本原本就處於劣勢對手的缺點從而快速獲得超多的罰球,以及老資歷的霍福德如果真的要在季後賽失去很多場次的首發可能會帶來的更衣室問題,但這依然是一個值得重點觀察的調整。

但如果這真的是費城進攻調整的答案,那我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非常諷刺的結局。

調整了幾年,實驗了幾年,創新了幾年,交出了不少選秀權,然後發現類似18年的陣容架構才是這道題最好的解答,而陣容裡早已沒有雷迪克和貝里內利這類頂尖射手了,那76人管理層這幾年,真是有夠好笑的呢。

雷霆

我一直秉持一個觀點,對於大傷初愈的球員,無論熱身賽表現得有多好都要抱著水中月鏡中花的心態看,這樣沒恢復不虧,真回暖就血賺。但話是這麼說,蘿蔔熱身賽的表現還是足夠讓雷蜜浮想聯翩了。

我不打算討論“熱身賽裡蘿蔔的三分水平猜想”,一方面,樣本太小了,指望正式比賽開始後還能有這種玄幻表現不太現實;另一方面,如果蘿蔔真的能在完美恢復的同時像熱身賽表現出來的那樣遠射懲罰也有進步,那蘿蔔該不該、能不能首發的問題就根本不需要討論了。

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如果蘿蔔僅僅是防守能恢復到之前七八成水平,而投射還是和之前一樣拖空間,那有沒有重用甚至是上首發的必要。

我認為是有的。

雷霆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呢?——體型。

三後衛給雷霆帶來了超強的支配球能力,找錯位能力和找到之後的錯位破壞力,提供給了雷霆不俗的進攻環境、層次感和爆發能力,但也帶來了保羅、亞歷山大、施羅德、加里納利和亞當斯這個終結段組合側翼體型不足的問題。就更不用提除了保羅,另幾位外線本身也沒有靠防守吃飯的本事。

這個問題在施羅德不在場上時,也沒有得到很好的緩解,多爾特和弗格森也不是側翼體型,這就導致了他們的防守不以施壓和身體接觸為主,而是路線控制、教科書干擾、把人往亞當斯諾埃爾那裡趕。理所當然的,這個隊控制犯規和對手有效命中率都不錯,但是後場籃板保護和造失誤都十分漿糊,哪怕有著造失誤大拿保羅也一樣。

我們時常那看到雷霆第一防守悍將保羅去領防對方鋒線的鬼畜場面,相信我,這種對位選擇除了能讓我們誇兩句炮爺牛逼之外,對於球隊實在沒什麼值得誇耀的好處。先不說保羅是雷霆的進攻核心,單就保羅是雷霆外線協防最強者這一條,逼得他事必躬親就已經不是什麼正常的事了。

在常規賽,這個缺憾可能不會被暴露的十分明顯,但在點對點針對到你想出策略為止的季後賽裡面,雷霆的對位就非常吃力且難做了。當然了,如果雷霆的目標就是首輪轉一圈然後隨緣,這或許不是他們應該擔憂的問題,但如果想要像常規賽一樣成為黑馬再次震驚一下普羅大眾,就需要關注到,西部強隊裡,有很多非常吃體型的對手。

西部排名一息萬變,想一下,雷霆如果對上快船,那就要面對莫里斯、喬治和倫納德三個正兒八經的大體型側翼;湖人和掘金進攻端的強點,都剛好砸在雷霆籃板保護不佳的痛點上,上半區裡除了爵士,都對雷霆有相當的對位優勢。

這時候,側翼體型、臂展出色、能執行向上和向下換防,且籃板保護不錯又擅長造失誤的羅伯森,可以說對雷霆意味著很多。

當然了,羅伯森受傷前動輒被人在三分線外當西蒙斯防,直接解放一個協防點的場面的確讓人印象深刻,但這賽季的雷霆,也是具備消化掉這些副作用的能力的。

與威少時期的雷霆不同,保羅並非那種一腳油門到底撕開防線打通傳球的突分風格,對空間的需求度沒有這麼強;其次,本賽季雷霆雖然三分類的數據並不十分出眾,但卻具備極強中距離解決問題的能力,三大主攻手全都是中投小能手,具備很強懲罰蹲坑或者對位/錯位單挑的能力,亞當斯也有一手中近距離的隔人拋射。而中距離最大的賣點就是主攻時對空間的耐受度。

可以說,羅伯森的優勢是雷霆需要的,而劣勢是雷霆能包容的。除此之外,很少有人注意到,雷霆本賽季的空間不好,銜接段尤其難看,而羅伯森恢復水平如果足以進入輪換,那與其把他放在替補讓銜接段堵上加堵,是不是還不如把他和弗格森多爾特這些投射履歷好看一些的球員互換,讓空間耐受度更強、更具備進攻天賦的首發陣容搭他呢?

總而言之,羅伯森如果能恢復的不錯,回到首發的可能以及意義都不小,這次休賽的人員修正,或許能反而成為一些球隊的機遇也說不定。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