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被裁,是因為你沒看懂職場真相

上週有個陌生人加我微信,說他看中了一家互聯網公司的內容運營,準備寫份簡歷去投,但是自己又沒互聯網行業經歷,問我怎麼辦。

我說,你可以去做個項目經驗,比如做個頭條號。

他說他有,只是沒什麼粉絲。

我問,你寫了幾篇文章了。

他說,一篇,沒什麼人看就沒再寫了。

我說,你可以研究下對方崗位,做個運營分析報告。

他說,如果對方不錄用,那豈不是白寫了。

接著他又補充強調了自己對於這個公司有多熱愛,如果失去這次機會會很可惜。

我說,你喜歡別人別人不一定喜歡你。工作不是講喜歡,是講能力,先別寫簡歷了,在做好準備之前這個機會不屬於你。

說完之後,我覺得好像有些刻薄,畢竟職場都不容易,於是打算髮幾句鼓勵的話。

結果,對方把我拉黑了...

有些話很殘酷,但卻是職場真相。

人到中年被裁,是因為你沒看懂職場真相


01沒有誰喜歡遇到問題就愛問的人

以前在工廠的時候,跟著一個老師傅幹活。我很喜歡遇到問題就去他,因為在學校的時候,經常通過問問題獲得老師們的關注,我以為在工作中也一樣,但事實證明我想錯了。

他似乎每次都不太願意回答我的問題,即使是回答,也是帶著滿臉的不耐煩。問得多了,有時候會回我一句:不會去查手冊啊。

我以為他只是單純的討厭我,但是後來才明白,沒有誰喜歡遇到問題就愛問的人。即使我們是小白,也不要天天問小白問題,因為這樣,你永遠的都是小白。

在此後的職場生涯裡,我很少再去問別人一些自己就能找到答案的問題了。反而,能力還得到了提高。

事實上很多問題,在上網一搜都有答案。比如:

有沒有工作彙報PPT?有哪些微信活動案例?金瓶梅電子書哪裡可以下載?新媒體運營是什麼?如何把圖片上的水印去掉?...


你就說,哪個網上找不到答案。

所以,以後遇到難題,記住三個步驟,這也是我自己多年的經驗。

第一,先上網搜索,用各種關鍵詞去搜,是各種不是一種;

第二,自己想想原因,別老說我不知道,你都還沒想呢;

第三,再去問人,問的時候把問題描述清楚,並附上自己猜想的答案。

每次把這個循環走一遍,保證你的問題量至少減少50%。最重要的是,你再去問別人是帶著腦子去的,對方會在心裡覺得,咦,小金這傢伙不錯,有點自己的想法,別人也願意幫你。

沒有誰喜歡遇到問題就愛問的人,不要把自己當職場嬰兒。

人到中年被裁,是因為你沒看懂職場真相


02成長要付出代價,時間或者金錢

寫作班的一個學員說,她在QQ空間堅持寫了十三年文字。我挺感觸的,因為大學時候,我在QQ空間寫了四年。我很感謝那四年,也正是那些年漫無目的的堅持寫作,讓我積累了對文字的一些基礎能力,也讓我現在寫的東西還像點樣子。

很多人跟我說,想要做自由職業者,想要轉行進名企,想要一年內如何如何,想要更快的成長,讓我快告訴他有什麼辦法。我通常會問一句,你做了什麼準備,你打算付出什麼代價。

因為,成長是要付出代價的。就像我花了四年時間,才長出一點點寫作的能力。

如果你不願意花時間,也可以。去花錢,花錢買時間。比如你想提高寫作能力,可以去報寫作班,不一定非要報我的。比如你不愛看書,可以花錢去買音頻聽,一樣獲得知識。

最怕的是不願意花時間,又不願意花錢投資自己。

最好的是肯花時間,也願意投資自己。

前幾天幫朋友個小忙,為了表示感謝,給我發了個200的紅包,想都沒想我就立刻在京東上買了260塊錢的書。

如果你從來沒為成長這件事花過錢或者時間,那麼就不要抱怨自己永遠沒有成長。

人到中年被裁,是因為你沒看懂職場真相


03做個值錢的人而不是賺錢的人

大學的一個的暑假,我找了個送快遞的兼職,幹了一個月掙了幾千塊錢,那是我大學生掙的最大一筆記錢。要走的時候,老闆覺得我幹得不錯,問我下個月還幹不幹,可以給高點提成,我想了想還是拒絕了。

因為即使幹得再好,每天也不過是在重複勞動,並沒有本質上的改變。

我放棄了賺錢的機會,反而做了很多不賺錢但是未來可能會值錢的事情,比如做了自己人生第一次演講,策劃了人生第一次全系級別的活動,寫了近十萬字的文章。當我第一次去面試網絡編輯的時候,面試我的人問我,你憑什麼覺得自己有文字編輯能力。我把自己寫過的東西給他看,於是就通過了。

賺錢的機會很多,但是能讓你值錢的機會很少。拿新媒體這個行業來說,前些年那些做搬運抄襲文章的很賺錢,成本低又容易複製,有的人好幾十個賬號。但是當整個環境都扶植原創,打擊盜版和抄襲時,內容質量低的號就沒有生存空間了。因為複製粘貼只是讓你在做重複的事情,能力沒有得到本質的提高,

你只是個生產線上的螺絲釘,並不是個值錢的人。

我有個很厲害同事跟我說,他在選擇一個事情是否值得做的時候,首先會考量這個事情在未來一年內對自己有沒有能力上的積累,如果有就去做,如果沒有不做了。

我覺得這個標準很好,在選擇的時候,我們需要多考慮哪些能讓自己增值,變成個值錢的人而不是個螺絲釘。

人到中年被裁,是因為你沒看懂職場真相


04讓自己變更好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

孟非在他的書《隨遇而安》中說,永遠不要對別人的幫助有太高期許,哪怕是你的父母,凡事靠自己。他說自己很小就懂得這個道理,湊巧的是我剛進職場的時候也就明白,所以很少去“騷擾”我微信裡那些厲害的大神。

但是有個事情我還挺失望的。之前在文章裡留下自己的微信,說歡迎大家來跟我溝通交流,結果來找我的幾乎都是尋找答案的,沒有幾個來溝通交流的。

但其實,人生的答案只能自己去尋找,讓自己變更好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而不是別人。

唯一可做的是,在溝通交流中得到啟發,而不是指望有人手把手替你去解決難題。

最後,如果再有人問我:現在做xxx晚不晚?

我還是會告訴你: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