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談:如何才能讓孩子寫好作文?注意以下幾點就夠了

怎樣才能寫好作文呢?我的建議是:立意上有理、有愛、有深度;選材上能夠做到以小見大;遣詞造句上有可讀性;結構安排上相呼應後照應,環式結構。下面我就分層次詳細展開談一談。

作文的立意上要有理、有愛、有深度;選材上能夠做到以小見大、"點石成金"

很多孩子的作文不能得高分和選材立意有很大的關係,常見的問題有:

1、選材老套千篇一律。例如表現母愛的作文,很多孩子寫的都是雨天送傘,生病得到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母親把好吃的留給自己等等。有時批閱作文,小半個班的作文選材都大同小異,讓閱卷老師味同嚼蠟。

2、選材上假大空。很多學生有這樣的一種定式思維,那就是我的選材內容必須很大,轟轟烈烈,這樣才能感動人。例如寫自家的狗,一定要賦予狗一些莫須有的本領:抓小偷,主人傷心給主人拿紙巾。發現不了生活中的真實和細節,選材上存在很大的誤區。

3、選材上過於幼稚、膚淺。有些學生的寫作思維還停留在小學階段。例如寫難忘的一件事,就有學生寫在小河邊撈魚。當然這樣的作文肯定不算跑題,但只是表現童年樂趣,恐怕很難拿到一個較高的分數。

要想寫好一篇作文,應該有從小事中挖掘道理、人生哲理和深度情感的能力,就是平時我們經常說的"點石成金"。在真正寫作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大愛"有深度,更容易獲得閱卷老師的青睞。例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保護生態環境,共建文明社會等等。一篇作文往往能夠折射出學生的思想深度和看事物的角度。例如寫《目光》有一個孩子的立意和選材就非常獨特。

作文的內容是說孩子小時候和母親去姥姥家的後山玩,山清水秀,景色非常優美,孩子在遊玩的過程中聽到樹上小鳥的歌唱,和小鳥的目光對視,看到小鳥目光中的喜悅和友善。而過了幾年再和媽媽去姥姥家的後山玩,山上的樹木被砍伐,小溪乾涸,聽到小鳥淒厲的叫聲。在和小鳥對視的時候,看到的是小鳥眼中的驚恐和敵意。這樣的目光觸動了孩子的心靈,引發了孩子對保護大自然的思考,對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思考。選材和立意非常獨特,而且極具深度。

2、挖掘小事情後面的大情感。很多學生能夠捕捉到身邊的愛,但是卻不知道該怎樣情感表達出來,這就涉及到寫作的一個技巧:烘托和點染。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有一個孩子偶然之間發現了自己的媽媽很愛吃草莓,這一點和自己很相像。但母親卻一直對自己說自己不喜歡吃草莓。這個現象就引發了孩子的思考,自然而然的引出了從小到大母親對自己的愛。小小的一顆草莓,凝聚的是母親捨己為子的情感,凝聚的是十幾年來母親無微不至的關心。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當我們閱讀別人的文章的時候,不應該僅僅停留在閱讀的層次,應該引發更深層的思考。當別人闡發對身邊的事情的感受的時候,我們也應該聯想到在我們身上發生過的類似的事情,這樣就在無形中積累了我們寫作的素材。例如我在讀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表現母親對他的愛和不捨的時候那一樁樁的事情,我的腦海中浮現的是高考前夕,父母對我的無微不至的照顧和叮嚀,於是就引發了也寫一篇下水文的慾望。

高分作文應該是"色香味"俱全的,較強的表達能力讓我們的文章"活色生香";首尾呼應、不忘點題,讓文章緊扣中心、結構完整

說到表達能力也就是遣詞造句造句的能力,如果把立意比作文章的靈魂,那麼作文的語言就是文章的外表,"高顏值"的作文也可以讓給閱卷老師賞心悅目的感受。怎樣讓我們的作文語言"漂亮"起來呢?

恰當的使用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讓我們的語言變得生動,反問設問引發讀者的思考,排比對偶增強語勢,富有韻律美。

名詞前巧用形容詞,動詞前巧用副詞。形容詞和副詞都是起到修飾的作用,可以讓中心語更有表現力。例如: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寥寥數字就把葉子的形態表現得立體鮮活起來。

適當引用詩詞、名句、俗語,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學色彩,凸顯作者的思想內涵,增強趣味性。引用詩詞、名言、俗語不要太多太頻繁,本著一篇文章中有兩到三處的引用可以。

穿插景物描寫,以景襯情,文章富有詩情畫意。景物描寫是敘事作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可以推動情節的發展,又可以表現人物的心情,還可以創設獨特的意境。

抓住人物的細節,讓特寫鏡頭直擊閱卷老師的心靈。在描繪人物形象的時候,一定要會運用人物描寫的基本方法,例如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等等,而細節描寫更能觸動人的靈魂。記得看過一篇作文,以表現父愛為主題。在寫到父親外貌的時候,作者聚焦在父親的手上,說父親的手上的青筋像一根根暴起的青色老樹藤,又像一條條蜿蜒的乾涸的小河。一雙常年操勞、青筋凸起的手赫然呈現在了讀者的面前。

除了文章的語言能夠讓文章具有可讀性之外,也要學會點題,正所謂"三步一回首五句一點題",靠近文章的主題才能保證不跑題,保證中心突出。開篇引題,結尾點題,做到首尾呼應,讓作文成為一個環形的結構,完整嚴謹的結構也會成為作文的提分項。

關於閱讀寫作的一點建議。

會讀書的孩子才會寫出高分作文,而很多家長說孩子讀了很多書,作文卻不會寫。在此我給一這些家長一點建議,希望能給夠給孩子一些幫助。

帶著思考去讀,讀完文章之後能夠明白主題思想和中心內容,能夠概括主要事件。

圈點批註式閱讀。一邊讀一邊能夠圈點出文中的點題句子,能找出文中的修辭手法和表現方法,也就是作者運用了哪些語言表達的技巧。

練筆之後要多修改。每一次修改之後都和原文進行對比,看看在那方面有了顯著的提高。只要不怕麻煩,作文會越改越好。

建議多讀一些經典名著和中考滿分作文,無意義的小說盡量不要涉足。現在有些中學生喜歡讀科幻小說,其實這非常不利於孩子的寫作。因為這些文章中有很多無厘頭的語言和不積極的價值觀,容易對孩子產生消極影響。

一定要注意卷面和書寫,這在中考中佔大約三到五分的分值,實際上的差距遠不止五分。

總結:寫作和閱讀是分不開的,只有帶著思考的閱讀才是有效的閱讀,從閱讀中獲得收穫,從修改中獲得提升。用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去看世界,用一顆善於感悟萬物的心去傾聽世界,這樣你會愛上寫作。寫作本來就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當你的筆流淌的是你內心真情實感的流露,坐在卷子對面的閱卷老師也就不知不覺被你感染,何愁不得高分呢?

育兒談:如何才能讓孩子寫好作文?注意以下幾點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