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朝熱衷於結婚的太監,到了清朝突然不結婚了?

在古代,太監和宮女結婚,叫做對食。由於深宮中的生活太過寂寞,太監和宮女搭夥過日子也是種感情上的寄託。其實,明朝初期,朱元璋對於太監和宮女結婚的事情十分的反感,然而在明成祖朱棣時期,政策開始鬆動,太監們又開始私下和宮女結親。甚至野史中也會出現皇帝問自己的貼身太監:“你的對食是誰?”這樣的片段。

為什麼明朝熱衷於結婚的太監,到了清朝突然不結婚了?

而在清朝的時候,對於太監和宮女結婚的事情,會比較嚴格。清朝有“內訓”,要求太監不得參政,不可對國家大事進言等等,主要是因為在明朝時期,由於太監干預政事,導致很多政策的錯誤執行。清朝統治者看到了明朝的前車之鑑,所以才對太監有了更加嚴格的要求。

所以,清朝的太監不能私自和宮女結婚,主要有以下幾點。

為什麼明朝熱衷於結婚的太監,到了清朝突然不結婚了?

第一點就是社會地位的不同。在明朝時期,太監的權利是很大的,不僅有東廠、西廠和內廠,還有在戰場上督軍的權利。而在清朝,像文章開頭所說,太監的地位大幅度下降,不僅有“內訓”讓他們遵守,更在順治帝時期,就明令下旨對太監做了嚴格的管理規定。即便有李蓮英、安德海、梁九功等在皇帝太后身邊說得上話的總管太監,但他們依然是靠著皇帝和太后的信任生存的,一旦離開主子們,他們就什麼都不是了。

為什麼明朝熱衷於結婚的太監,到了清朝突然不結婚了?

而同時,清朝宮女和太監的選拔機制是不同的。清朝的太監多數都是貧苦人家的孩子,賣身進宮當差。而清朝的宮女地位都比較高,都是旗人家的孩子,到了歲數是可以放出宮嫁人的。首先在出宮年限上,宮女和太監是沒辦法共情的,同時,太監的身份遠遠配不上宮女的。

為什麼明朝熱衷於結婚的太監,到了清朝突然不結婚了?

第二點是明清兩個朝代對太監的管理制度不同。首先,明朝為了管理太監,特意設置了內廷的二十四衙門,而這個體系,足夠和官僚體系“對抗”。而清朝,卻撤銷了二十四衙門,專門建立了內務府來管理太監。這樣嚴格的體系下,太監很難搞出大火花,對皇權也不會有太多的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