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期末了,父母怎樣輔導一年級的孩子更有效?

快到期末了,父母怎樣輔導一年級的孩子更有效?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到了年底,相信經過這一段時間的陪娃寫作業,不管這個過程是和風細雨,還是雞飛狗跳,各位父母對自己孩子學習上的優缺點大致有了瞭解。

我兒子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每天放學回家,我也都是要陪孩子寫作業的。期中考試已經過了,很快就到期末考,所以想把這一段時間的心得體會分享一下。

一、孩子需要陪讀,尤其是剛上小學的新生。

原因主要有:

1、剛上小學,孩子還沒有適應正規的學習生活。

孩子從幼兒園那種玩中學的模式突然轉化為一本正經聽老師講課,各種不適應,他們老師也跟我說過我兒子在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兒子私下說了好幾次不想上小學,只想回幼兒園,再讀幾年幼兒園才好呢。話是這麼說,每天還是按時去上學,孩子發發牢騷,也情有可原。

快到期末了,父母怎樣輔導一年級的孩子更有效?


2、剛上小學的孩子識字量少,還不會讀題。

因為識字量還太少,孩子還不能準確掌握課文內容和題目意思,這就需要父母幫他們解讀。不過,這不是長久之計,因為期中考試監考老師只讀大題目,小題目是不讀的,這次期中考試很多孩子都比平時考的差,,就因為看不懂小題目的意思。所以,提升識字量也是迫在眉睫的事。

3、孩子還沒有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剛上小學的孩子畢竟是孩子,貪玩,自制力差,做完作業還沒有檢查對錯的自覺性,這都需要父母的督促,讓孩子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並檢查,給孩子分析完成功課的情況,幫助他養成上課認真聽講,課後複習,課前預習的良好學習習慣,所以陪孩子寫作業避免不了。

我們家倒是沒有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的場景,但剛開始那段時間也有讓我惱火的地方,孩子愛看電視,我說讓他寫作業他就說等會等會,那好吧,等會就等會。誰知這孩子嘴巴光說,看電視沒完沒了,就是不動手寫。

我發了幾次火,制定了規則,以後放學回家,只可以看半小時的電視,這段時間包括喝水,吃東西,上廁所,孩子最初有些抗拒,到底還是同意了。每次放學回來,孩子先看電視或者玩半小時,提醒他時間到了,孩子就會把電視關了,坐到書桌前寫作業。

制定規則,讓孩子知道父母的界限在哪,有

效執行,才能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快到期末了,父母怎樣輔導一年級的孩子更有效?


4、老師的要求。

老師會要求家長每天給孩子輔導作業和功課,檢查作業對錯,在作業本上簽字,沒簽字的第二天就在群裡公佈名字。那明晃晃的名字說實話還真的刺痛家長的心,無形中也是推動家長自覺輔導孩子的壓力。

教育學生只是老師一個階段的任務,教育孩子則是家長一生的事業。自己孩子的優缺點父母自己最清楚,你只有一個孩子,你都不上心,老師則要管班上四十多個學生,怎麼能保證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你的孩子身上呢?

輔導孩子寫作業,能讓你瞭解自家孩子每天每一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然後根據具體情況做出針對性的練習。所謂因材施教,不能光指望學校,父母在家更能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所以,陪孩子寫作業,,特別是一年級新生,應該成為每個父母必要的日常習慣。

快到期末了,父母怎樣輔導一年級的孩子更有效?


二、那麼父母應該怎樣給孩子進行有效的輔導呢?

1、調節情緒,轉變心態: 孩子的能力不是分數和成績堆砌出來的,坦然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是不是很多父母都認為小學的題目都很簡單?不是特別笨的孩子應該一教就會?卻不知你是在用自己幾十年的知識儲備思維去要求正在求學路上的孩子,一旦孩子達不到你的期望,就開始無名火起,怒其不爭。

一年級的教學進度很快,每次學完一個單元就進行測驗考試,我兒子前幾次都是99、98、96分,他不是不會,就是在一些不該丟分的點上丟分,有一次甚至是數字“5”少寫一橫,把我都給氣笑了。每次考試老師會把得100分的孩子的名字發到群裡,這無形之中造成了我的焦慮,有時候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往孩子身上撒氣,說的話就是“你怎麼這麼粗心啊,這麼簡單的題都會弄錯!你讓媽媽怎麼說你好”之類的。結果不但孩子沒考好,反而越考越差了,甚至一度到了92分。

後來兒子每次考試之後,我還沒問,他自己就說這次又沒考好,我說為什麼,他說他沒有信心考好,媽媽你別生氣。他那種小心翼翼的模樣讓我開始警醒,或許我的反應真的過激了,讓孩子陷入了分數的怪圈。

快到期末了,父母怎樣輔導一年級的孩子更有效?


父母的吼叫怒罵不但起不到效果,反而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在高壓的緊張狀態下,孩子的腦子是一片空白的,學習知識更無從談起,只會讓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感直線下滑。

陪娃寫作業特想發火的時候呢,就深吸一口氣再深吸一口氣,默默走出房間,做別的事來緩解一下心情,要知道陪娃學習是一個長期過程,路還很長,怎能輕易就被壞情緒支配,成年人都有自我調控情緒的能力,只有讓自己轉變心態,才能從容應對各種問題。

2、以身作則,營造學習氛圍: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孩子在寫作業,父母則在旁邊玩手機,看電視,孩子能專心學習才怪。父母本身愛學習,比你一千次的嘮叨孩子還有效。

不斷學習才能終身成長,我們離出校門已經很長時間了,似乎以前學的知識都還給了老師,但是在這不斷更新換代的社會,不學習就會被時代遠遠的拋棄。倒不如用陪孩子學習的時間也讓自己好好充充電,重新拿起書本,靜下心來學習新知識,學習新的育兒觀念,才能更好的應對孩子成長路上出現的問題。


快到期末了,父母怎樣輔導一年級的孩子更有效?

3、多點耐心,理智分析,找到問題的根源,正確解決問題。

經過這幾個月的學習,我發現我兒子在數學方面做題不用心,基礎不紮實,懶惰不願意打草稿,只想憑心算得出答案,而他的心算正確率還不穩定。比如:

算式8+5=14(13)、8+7=16(15),題目有時候算錯,有時候又能算對結果,計算結果不穩定,這兩道題如果打草稿就能算對,所以做數學題並不是單單粗心的問題,剛開始打演草的步驟不能省略,這既能讓孩子養成靜下心來的態度,還能養成梳理解題思路的數學習慣。

每天堅持做數學計算題,能鍛鍊孩子靈活的做題能力和提高演算的正確率。

語文方面,孩子最大的問題是識字量太少,課文雖然讀的很溜,但把生字單獨拿出來就不認識了,所以可以把生字單獨寫在卡片上,還有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等都單獨寫在卡片上,然後讓孩子制定遊戲規則,玩拼字遊戲,相比拿著課本照著學,孩子更願意接受這種形式。

其次是閱讀方面,《語文新課標》將學生課外閱讀量作為一個硬性指標來下達。要求9年義務教育課外閱讀量不得少於400萬字。所以培養閱讀習慣也是形式所趨。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孩子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越應該閱讀。”

每天閱讀,關鍵在於堅持,使孩子的閱讀習慣自覺的養成。例如,可以在每天臨睡前,留出半小時至一小時的時間進行讀書。天天如此,最後形成孩子的自覺行為。

為了檢驗孩子是否真的讀書了,保證孩子讀書的效果,家長要抽出一定的時間和孩子聊一聊書中的內容,讓孩子說說書中喜歡的人物或者感興趣的事情,激發孩子繼續讀書的慾望。

孩子平時試卷、作業出錯,不能直接一頓批評,要去分析錯誤背後的原因。如果是新學的知識而且只是錯了一兩道,那麼可能是因為孩子剛接觸,知識點掌握不牢固,出錯是十分正常的現象,給孩子講清楚解題方法和步驟,再給孩子出幾道類似的題讓孩子鞏固,要比直接“動粗”更能解決問題。“動粗”只會讓孩子更加牴觸這個知識點或這一學科,讓孩子更加不自信。

快到期末了,父母怎樣輔導一年級的孩子更有效?


這一階段的孩子獨立意識增強,父母採取的方式不對,就會引發孩子更強的逆反心理,從而引發更多的問題。

孩子出現問題時,父母應該多反思一下自己的態度和方式,應該多和孩子溝通,在合理的範圍內給他更多的自主權,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陪孩子做功課是陪伴,更是培養,培養他的主動學習能力。

不要急功近利,給孩子壓力,要以一顆平常心去看待孩子的學習,不要計較一時的成績高低,多看到孩子的優點,培養孩子學習的習慣和熱情,激發他內在的學習動機。冷靜接納孩子的不足,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相信你的孩子一定能行。

如果你也有關於輔導孩子學習方面的好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討論!


我是南方橘子,關注兒童心理健康,做合格父母,陪孩子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