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到底是科技的結晶還是封建迷信的產物

易經到底是科技的結晶還是封建迷信的產物

易經大循環陰陽此消彼長的規律與焉清晰起來:陽儀從首卦復演進到尾卦乾,陽在逐步增長同時陰在逐步消退;陰儀從首卦姤演變至尾卦坤,陰在逐步增強同時陽在逐步消減。在方圖裡,從地行0到天行7,從地列0到天列7,是陽盛陰衰的過程;與之相反相對,從天行7到地行0,從天列7到地列0,則是陽消陰息的過程

易經到底是科技的結晶還是封建迷信的產物

六個一陽卦中的3個,復卦1、師卦2、謙卦3,在方圖被主軸線劃分成的左下三角形的陽儀區內。它們的對卦,分別是一陰(五陽)的姤卦33、同人卦34、履卦34,分佈在右上三角形的陰儀區內。餘下的3個一陽卦,豫卦、比卦和剝卦(實質為五陰卦),則分佈在方圖主軸線上方的右上三角形的陰儀區內。它們的對卦是餘下的三個五陽卦,小畜卦、大有卦、夬卦,則在陽儀區內。

在替二陽卦排序前,先來分析它們的結構。15個二陽卦分佈在主軸線兩側,9個在陽儀區內,6個(實質為四陰卦)在陰儀區內;15個四陽卦則有6個在陽儀區內,9個(二陰卦)在陰儀區內。9個二陽卦和9個二陰卦對稱、6四陽卦和6個四陰卦對稱。最先三卦的排序,顯然是臨卦4、明夷卦5、升卦6,以及它們的對卦遁卦36、訟卦37、無妄卦38。

易經到底是科技的結晶還是封建迷信的產物


接下來的第7卦,是泰卦還是豫卦?都不是,它們都不符合按陽度為準來排卦序的法則。三陽的泰卦,陽度理應高於所有的二陽類陽儀卦,排序當在二陽卦之後。陰儀區內的五陰豫卦,自然也不可能是排為第7。所以,排在第7位的應該是震卦,其對卦則是巽卦39。

“陽度”究竟指的究竟是什麼?簡單地說,“陽度”是日照的強度,用陽爻來計量。一般而言,陽爻的條數越多表示陽度越強,而同樣數目的陽爻從初爻位到上爻位,佔據的爻位越高則陽度越高。以謙卦為例,其陽度高於師卦,低於臨卦,故排序在兩者之間。這個“陽度法則”,反過來也可從“陰度”的角度來理解。陰度的強弱由陰爻條數和所佔據的爻位之高低來衡量,陰爻越多陰度越高,同樣數目的陰爻的爻位越高則陰度越高,相應的陽度就越低。

任何一個卦都是“陽度”和“陰度”的某種組合,而陽度與陰度之和為一個定值:32,陽盛則陰衰、陰消則陽息。極致的兩個卦,乾卦乃純陽(零陰)卦,陽度最高達到32而陰度為零;而坤卦則是純陰(零陽)卦,陰度最高達32而陽度度為零。其餘的卦則是陰陽互抱,陽度高則陰度低,陽度弱則陰度強。

在解說每卦的陽度和陰度之和是32 之前,我們先來考察一下結構上有特殊涵義的“十二消息卦”,它們常被稱作“闢卦”、“主卦”、“本卦”、或“君卦”,是標誌著陽度增減(或陰度減增)的一組裡程碑。 從十二消息卦的結構,能清楚看出陽度和陰度此消彼長的關係。陽儀區六個卦,復、臨、泰、大壯、夬、乾分別是一陽類、一陽類、二陽類、三陽類、四陽類、五陽類、六陽類的首卦,陽度從左至右逐卦上升(陰度相應減弱),陰消陽息;陰儀區六個卦,姤、遁、否、觀、剝、坤分別是一陰類、二陰類、三陰類、四陰類、五陰類、六陰類的首卦,陽度從右至左下降(陰度相應增強),則是陽消陰息的卦。每個消息卦的位置都處在方圖邊緣上,上卦或下卦至少有一個是地卦或天卦,坤、乾、泰、否四卦各有兩個,因而佔據了方圖的四個角。消息卦的分佈很對稱,如澤地臨卦是二陽,兩根陽爻在初爻和二爻位上,天澤夬卦是五陽,五條陽爻在初爻至五爻位上;山天遁卦是二陰,兩條陰爻在初爻和二爻位上,而地山剝卦是五陰,五條陰爻在初爻至五爻位上。

因此不難理解,在陽儀區裡,三陽泰卦的序將排在所有的二陽卦之後,四陽的大壯必排在所有的三陽卦之後;在陰儀區內,一陰的姤卦緊接著零陰的乾卦,五陰豫卦的卦序當然也要排在所有的四陰卦後面。

易經到底是科技的結晶還是封建迷信的產物


易傳裡有句名言,“古者包犧氏(即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先祖觀察的對象,並以此發展出易經體系的,是什麼?主要是太陽,還有月亮(還包括其他天體,諸如北辰、晨星等)。他們關注天體運行,是為了把握生存的條件,能對自己的命運多些掌控,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太陽作為地球所有能量的唯一來源,是最容易被觀察到的天體,成為古人最主要的勘測對象,應是自明之理。太陽曾作為主神,為幾乎所有的古文明所崇拜和祭祀,罕有例外,我國古代的太陽神崇拜更比比皆是。出土文物中,八千餘年前河南舞陽賈湖的陶缸上的太陽紋、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骨器上的“雙鳥太陽”紋、良渚文化玉璧上的立鳥圖、巴蜀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神樹和大立人像、陝西華陰仰韶彩陶上的“金鳥負日”圖、內蒙古敖漢旗趙寶溝陶片上的“金雞報曉”圖等大量考古發現,都是見證。

“曆象日月星辰”以測算節氣,授民以時,安排農事耕作時節,在古代是頭等大事,又是異常艱鉅的工程。在連文字和數字符號的表達和記錄都缺乏的條件下,這絕對是綿恆許多代的高科技大項目。例如,比我們更古遠的埃及文明或更晚近的瑪雅文明,在編定曆法上展現出的精準達到了匪夷所思的高度。而近年發掘出的山西襄汾陶寺的天象觀測臺和年代相仿的英格蘭索爾茲伯裡的巨石陣的探索,也可看到在觀天象測時節的執著耐性的背後,有大規模族群的組織協調行為。

易經到底是科技的結晶還是封建迷信的產物


不難想見,在殷商或西周初年成型的易經體系,是伏羲氏、神農氏、黃帝、堯、舜等先祖致力於“敬授民時”,積累了數千年的卓絕努力才取得的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