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今天聽到一則熱血沸騰的消息:10月24日,耗時15年的

“港珠澳大橋”終於要正式通車了!

港珠澳大橋有多牛?一句話,總長達55公里,是中國歷史上里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樑項目,是一項前所未有的“超級工程”。

看到這座橋,全世界都被它震撼了。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它的建成通車,使得香港到珠海、澳門的車程從原來的3小時縮短到了45分鐘。但它的意義,又遠不止於此……

還意味著我們成功建造了世界上最難、最長、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細細回想,香港、澳門迴歸都已20年,想起1978年的中國,40年前的記憶裡的那些人和事,你還記得嗎?

如今再回憶起那個年代,才發現時間能改變的不只是一個人。

01

80年代,在一個物質並不富裕,但精神尤為充實、振奮的環境裡開始了。

80年代初,日本電視劇《血疑》在中國大陸熱播,劇中女主角大島幸子所穿的衣衫被稱為“幸子衫”。

一時間,時髦女青年流行剪“幸子頭”。“幸子衫”也成為暢銷款,全民撞衫。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後來,豔麗的紅衣、黃衣也開始流行,女孩子們的穿衣搭配不再單一死板。

年輕的人們追求個性自由,愛美的女孩子們勇敢地穿上亮眼的裙子,一展少女的柔美。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街頭的造型店還是新鮮事物,誰要是燙個捲髮,回頭率百分之百。

隨之引發的是“西裝熱”,滿大街,不分人群、場合,處處流行穿西服。

雖是鬆垮的、鄒巴巴的款式,皮帶環上再掛一串鑰匙,彷彿大家都是“白領一族”了。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軍大衣熱”也開始遍及大江南北、城市鄉村,“中山裝”逐漸成為歷史。

女青年中,但凡有個身材好、穿著稍顯“暴露”,都會引來圍觀。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男青年中,穿著喇叭褲,戴著蛤蟆鏡,是絕對的撩妹裝備。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1985年,電視劇《上海灘》引進內地,街頭一時間都是風衣男子。

這是當時的校園時裝表演,個個都是許文強。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1988年騎自行車的北京市民,可見當時的服飾已經非常新潮了。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到了90年代和新世紀,穿衣搭配已經不僅僅是掩體遮羞,更是表達自我、彰顯個性的方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潮流,誰當年還不是趕時髦的人兒啊。

02

80年代的中國,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有了質的提升,他們已經有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小康。

這是1983年上海的一桌高規格酒席,茅臺酒8塊錢,還有當時流行的桔子水飲料。

桌飯菜相當於當時普通人一個月的工資,很少人吃得起。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這是80年代的大學咖啡廳,只有晚上開張,因為白天是教工的“食堂”。

別看它很山寨,這在當時可是時髦場所,門口擺著雙喇叭錄音機,一首《甜蜜蜜》就足夠吸客。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那時候,可樂剛剛進入中國,很快成為風靡全國的飲料。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1987年冬天,山羊鬍子老人的招牌出現在了北京街頭。開業第一天,長長的隊伍從店內一直排到路邊。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3年後,麥當勞在深圳開了中國第一家分店,再次被擠爆。青少年都以吃“洋快餐”為時髦。

在那之前,商店還不叫商店,叫供銷社。

大多數商品都是憑票供應的,各地的商品票證通常分為“吃、穿、用”三大類。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在計劃經濟時期,“手中有糧票,心裡才不慌”。

90年代後,糧票才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勒緊褲腰帶攢糧票”的日子從此結束了。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如今,各種糧票油票肉票,已經是存封於紀錄片和博物館裡的藏品。

你曾經歷過那個“票證經濟”的年代嗎?

03

80年代還沒有炒房的概念,房子雖然有點窄小,有點破舊,但住得舒適溫馨。

家裡牆上貼著的獎狀是一種榮譽,掛著的掛曆是一份體面的裝飾。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當時熱銷的掛曆大多畫著汽車洋房、美人美景,滿足了大家對小康生活的憧憬。

就連周迅也是“掛曆女郎”出道的——謝鐵驪導演偶然從一本掛曆中看到了這個眼睛水靈靈的姑娘,這才有了周迅的銀幕處女作。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還有橘紅底色,印著大紅牡丹的床單,別說你家沒有過。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家裡四處都是搪瓷品,喜氣洋洋的搪瓷杯、搪瓷盆,年復一年,即使漆被磨掉了也能用。

搪瓷工藝後來被淘汰了,這些老物件看著是多麼面熟啊,可它們都要成文物了。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相信80、90後的小學語文裡會有一篇《我家還缺啥》的課文。

這篇短文講的是,爸爸買了一臺電冰箱,轟動全村,大人小孩趕來瞧稀奇。

後來媽媽發現冰箱耗電,於是琢磨著把它賣了買別的家電。

買什麼呢?媽媽想買洗衣機,弟弟想買彩電,姐姐想買錄音機……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這就是80年代的家庭生活寫照。與食物相比,那個年代的電子產品價格高昂。

空調在那個年代是神一般的存在,能裝上空調的家庭稱得上大戶人家。

“萬元戶”還是一個新鮮的名詞,自行車、電視機和縫紉機是此時的“三大件”。

有了這三樣寶貝,就可以當嫁妝,把媳婦娶回家。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不像現在動動手指就能購物,當年的商品匱乏,“搶購”也因此成了流行詞。

洋字號的商品狂卷全國,從家電到打火機,都是舶來品獨領風騷。

時間到了90年代,這種供不應求的狀況成為了歷史。

今天,如果你的父母在生活中處處節儉,請不要見怪。

因為,勤儉節約的習慣在他們那一代人心中打下了太深的烙印。

04

自行車是80年代人們最依賴的交通工具。

那時候街上除了公交車幾乎沒有機動車,大家都是騎自行車上班。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80年代初交通高峰期時壯觀的自行車流

當時的人們斷然不會想到,幾十年後的街邊會堆滿一種能共享的自行車。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除了自行車,摩托車也開始逐步成為有錢人的新寵。

摩托車取代了自行車,躋身富裕家庭的“八大件”,騎著一臺摩托車遊走於大街小巷,無疑是一件風光的事情。

這是曾經的經典摩托車型幸福250,那叫一個拉風炫酷,是很多男人的英雄夢想。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八十年代的綠皮火車是運輸的主力軍,空運尚不發達的年代,出遠門要坐幾天的綠皮火車。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隨著國家逐步解除了私人購車的限制,“私家車”走進了尋常百姓家。

當時的桑塔納是土豪配置,而紅旗牌轎車嘛,則是神級土豪。

直到1988年,中國才有了第一條全線通車的高速公路,對比於今天中國高鐵的享譽世界,這個發展速度已經足夠令人驚歎。

事物總有一個新舊交替的過程,當年的永久牌自行車,如今都成古董了。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那時候的約會就是一起散散步,或者騎一輛自行車,搖搖晃晃,簡簡單單。

空氣中飄散著淡淡的愛情的味道。

05

“1987年11月21日是我終生難忘的日子。這一天,我成為中國第一個手機用戶,雖然花費了2.6萬元。”

說這話的人叫徐峰,中國第一個擁有手機的用戶。

這裡的手機,自然是指摩托羅拉公司的磚頭一般大的“大哥大”,它的出現意味著中國進入了移動通訊時代。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那年頭,手上能拿個大哥大的,都不是一般人。

拉出長長的天線,在人群裡隨便喊上一句:“喂!聽不清,你再說一遍。”便會引來無數驚羨的目光。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大哥大之後,尋呼機也開始普及,中國人習慣把它稱為“bb機”。

1990年開始,傳呼臺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1994年,黎明和吳倩蓮主演了一部叫《都市情緣》的電影,bb機成為了兩人愛情傳遞的載體,孕育了無法預測的愛情狂喜和悲慟。

這就是當時都市生活的一個寫照,“有事呼我”,是當年的最時尚告別語。

家庭電話和手機的普及,讓傳呼行業迅速衰敗。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創業初期最想做尋呼機的小馬哥,在看到bb機逐漸被遺棄之後,才做出了一款叫OICQ的產品,也就是後來的QQ。

互聯網的浪潮在新世紀滾滾襲來。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從大哥大、翻蓋手機到諾基亞,再到如今遍地開花的智能手機,長江後浪推前浪。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有時候挺懷念當年沒有手機沒有微信,只能用書信傳情的年代。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一字一句寫好,再小心翼翼折成喜歡的形狀,貼好郵票塞進郵筒,滿心歡喜的期盼對方的回信,日子就這樣慢悠悠過去了。

就如木心先生的“網紅詩”《從前慢》所寫的那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06

70年代末期開始,黑白和彩色電視機相繼走進中國家庭。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隨後的十餘年裡,中國彩電行業迎來發展的春天。

從華南理工大學同一個宿舍畢業的黃宏生、李東生、陳偉榮,分別創辦了創維、TCL和康佳3家彩電公司,成為中國彩電行業“三巨頭”。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那時的彩電又笨重又昂貴,家裡有電視機和DVD,一到晚上全村人都來做客。

隨著彩電逐步普及,電視劇的創作和播放也噴薄爆發。

加上港片井噴,盜版光碟盛行,街頭的錄像廳逐漸門庭冷落。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那年頭的攝製條件雖然簡陋,但拍出來的劇誠意滿滿,部部經典。

從《紅樓夢》到《渴望》再到《還珠格格》,是那個年代的共同記憶。

1987年春節聯歡晚會上,混血兒費翔像一匹駿馬一樣唱了一首《冬天裡的一把火》,成為了從熒幕中走出來的全民偶像。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90年代是一代電視人的黃金年代,無論是紀錄片、新聞還是電視劇都非常繁榮且充滿質感和厚度。

今天,你還看電視嗎?

07

舞廳無疑是80年代最趕潮流的場所,跳舞成為最高大上的娛樂活動。

如果你沒經歷過那個年代,可能很難想象當時的舞廳有多火爆。

在舞廳裡,有的跳出了友情,有的跳出了愛情,當然,也可能是婚外情。

不去舞廳的,就在家裡跳貼面舞;年紀大一點,就去廣場跳交際舞。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這是當時的校園舞會,男女授受不親的年代,那就跳同性交際舞。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熱情奔放的迪斯科(Disco)傳到中國後,病毒一樣蔓延開來,成為全民的風尚標。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多年後,快手上的“土嗨”社會搖,前身就是“的士高”。

有舞蹈的地方就有音樂,錄音機也在八九十年代進入中國家庭。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新聞,戲曲,相聲,音樂……聽收音機、錄音機是人們娛樂生活的重要部分。

那時鄧麗君的“靡靡之音”流傳到大陸,成為內地原創流行音樂的啟蒙。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日本的卡拉OK流入內地後,很快成為最風靡的市民自娛自樂方式。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農名工兄弟姐妹們最時髦的夜生活,就是街邊的卡拉OK,一元錢一首歌,唱得樂此不疲。

美國《時代週刊》還曾寫道,卡拉OK改變了亞洲的夜晚。

08

唱歌跳舞那畢竟是大人們的娛樂,小孩們自有一片天地。

對於在八九十年代長大的孩子們來說,最愛讀的書是小人書,一看就是一整天。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小人書,也叫連環畫。80年代是小人書的鼎盛時期,古典名著、英雄故事應有盡有……小人書繪畫細膩,生動寫實,豐富了我們的童年生活。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任天堂和小霸王遊戲機成了這一代人的童年記憶。

拿著遊戲機,沉迷於俄羅斯方塊和貪吃蛇不能自拔。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一毛錢的冰棍和冰袋,是炎炎夏日最舒適的享受。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那時的夏天沒有手機,沒有吃雞,只有藍天白雲草地,以及老鷹捉小雞。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跳房子,跳皮筋,過家家,打彈珠……獨屬於八九十年代的風景,00後再也不會有的童年。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爆米花大爺,拉著老式爆米花機走鄉串戶;還有挑擔工,用零食換取鴨毛、涼鞋、酒瓶子等,都是如今已經消失的走江湖的行當。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這是80年代的農村小男孩,揹著揹簍拿著鐮刀,從小幫家裡幹農活。

那個年代長大的農村孩子,養成了吃苦耐勞的品質。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他們格外珍惜開學時發放的新課本,聞著書香,生怕弄髒,還拿著報紙把它包起來。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長大的童年”。

我們總感嘆時間過的太慢,畢業遙遙無期,而轉眼我們又各奔東西。

同桌的你,還好嗎?

09

1978年春天的大學校園,迎來了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新生。

文化的閘門一打開,洪流便滾滾而來。

不像現在沉迷於手機和遊戲,80年代的大學生,在宿舍的最大娛樂就是看書,即使抬頭就是鐘楚紅和張曼玉。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白衣飄飄的年代,大學裡每個宿舍都有一個會彈吉它的“老狼”。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學生們對知識極度渴望,新書到貨就被哄搶,這樣的情景恐怕現在也只有在春運搶票才出現。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那是一個激情又充滿詩意的年代,清新,樸素,帶著一點理想主義。

這是當時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盤地讀書的人們。各地不多的圖書館,常年洛陽紙貴。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作家查建英說,在八十年代人們像對待初戀情人一樣痴迷地追求知識、追求創作,把閱讀、探索和思索作為生活中最大的愉悅,並且感到幸福,很浪漫也很詩意。

1989年3月26日,年僅25歲的海子臥軌自殺,被人們稱為一個時代的終結。

到了90年代,宏大敘事漸行漸遠了。

沒人搖滾,也沒人憤怒,因為大家都開始忙著掙錢了。

10

“下海”是那個時期最流行的詞彙。

那時的海南,就像一場商業學校,告訴了很多人什麼叫市場,怎麼做企業。

那時的深圳,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如今仍活躍在商界的代表人物如柳傳志、張瑞敏、王石,他們被稱為“84派”,1984年也被稱為企業家元年。

假如說火紅的80年代是理想主義,新世紀是消費主義,那麼90年代則是現實主義。

1990年,深交所和上交所相繼營業,一開市就出現炒股狂潮。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1991年,一部叫《外來妹》的電視劇熱映,一代打工族撐起了中國製造業的半壁江山。

也是從那年開始,私有經濟高飛猛進。

1992年的“南方講話”,帶著改變家國命運的夢想出發了,轟轟烈烈地奔向了一個新紀元。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進入新世紀,一切事物的更新換代步伐更快了。在生活方面,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二維碼、移動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80後90後從乳臭未乾,也不知不覺撐起了社會脊樑。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如今老家的房子變大了,卻很少有時間回家看看了。動動手指就能叫外賣了,卻想念爸媽做的飯菜了。

從1978年到2018年,轉眼過去了40年。哭過、笑過,40年的光陰一晃而過,再也不見當年白衣飄飄的少年。

40年的生活記憶,如白駒過隙,短暫卻美好。不管日子如何艱難,都要找到生活中那點點微光堅持下去,就像最初的我們,懷揣著年少時的夢想和愛,一路勇往直前。


港珠澳大橋破記錄:還記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掛BB機的日子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