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愛哭的娃娃有奶吃”,這句話有道理嗎?

克度


首先確認一下這句話的出發點,從小嬰兒角度出發,哭是小嬰兒表達自己不適感的方式,當他飢餓的時候通過哭才能表達自己餓得需求,大人通過孩子的哭聲知道孩子需要餵奶了,孩子餓了-哭-大人聽到哭聲察覺到孩子餓得需求-餵奶。當然,這並不代表哭就意味著孩子餓了,可能還有寶寶其他不適感,類似於尿不溼需要換了,太熱太冷等。

但是當寶寶可以表達自己需求的時候,這個就不一定成立了。

  • 假如哭要是代表著“”合理的表達自己的意思”,這句話也是成立的,合理表達自己的觀點,合理爭取自己的權益,才能獲得資源(奶),相反要是自己有想法不會表達(哭),別人獲得不了你的想法,自然覺得你不需要資源(奶)。
  • 假如哭只是代表“無厘頭的要求和爭奪”,反而會適得其反,不僅不會得到資源(奶),還會讓別人產生負面情緒。

希望能有用。


閃光的寧嗯嗯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3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f649a627b0c046b0bc431ef8270a1d9c

深圳花媽媽的日常


非常有道理。

小娃娃感到飢餓了,由於不會說話,無法用言語來表達,只能通過哭的方式來訴說自己的需求。這是小娃娃的本能反應。


等到小娃娃能用語言表達的時候,再用哭的方式來訴求,那就行不通了,父母要以正確的方式加以引導,這樣,不哭的娃娃也能吃到“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