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四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此章经文阐述五大胜相清净无为。《道德经》总是用真谛和俗谛对比说法,使修行人从俗谛悟入真谛。俗谛是现实,是肉眼所见的“现实”,是显形。真谛是究竟地,肉眼不能见证,但是现实地之母,是现实地的本质和根源

。守柔无为真谛,一直贯穿前后几章。清净是柔中之柔。

五大胜相中,成、盈、直、巧、辩是现实是世人追求的目标缺、冲、屈、拙、讷是世人眼中的劣相,但正是圣人心中的胜相,因为显示了柔相,圣人与世人所见正好相反。庄子说:“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人之小人,天之君子。”天眼中的君子,正是人眼中的小人。天眼中的小人,正是人眼中的君子。“大”代表超越,与俗谛相反,是圣人的境界。大成与成相反,大盈与盈相反,大直与直相反。

《道德经》四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大成若缺”宣说老子阴阳互缺无上教法。万物因无而生,因和而生,因缺而生是老子的“三生”思想,此章宣说的正是“因缺而生”。“成”是老子道家的专业术语,万物显形是“成”,牛显牛的形,马显马的形,人显人的形。世人已经接受了万物的显形,但老子在玄同大定中实证,显形就是与道体的“分”,是割裂。

“分”就是“成”,而“成”就是“毁”。牛显形了,与道体分离了,与其他万物分离了,这是有人欢喜有人愁。第28章说“朴散则为器”,道体碎裂了才显形成为器,这多么可惜。老子又说:“大制不割”,艺术珍品千万不要掉在地上,不然就会被打碎成为碎片,打碎就是“割”,真正的大工匠这么会打碎艺术珍品呢?

《道德经》四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第四十五章

第一段: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第二段: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第三段: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此章经文分为三段。第一段经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王弼注:“随物而成,不为一象,故若缺也。”水随方就圆,不是固定的方或圆,所以问世人“水是什么形状?”世人一定答不出来。“不为一象”就是这个意思。河上公注:“

谓道德大成之君。若缺者,灭名藏誉,如毁缺不备也。”道德大成的君王,会隐藏自己的名声,好像什么功绩也没有。释德清注:“若天地生物,曲成万物而不遗,可谓成之大矣。”天地生万物,无所不备,这就是大成。

《道德经》四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经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此句经文显然是“无之以为用”论述的延续,以用证义。世人眼中的成是现实地(俗谛)之成,不是究竟地(真谛)之成。庄子说:“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齐物论),庄子的齐物论思想是继承老子的玄同思想的,也就是说齐物论思想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之一。什么是成呢?分就是成,分就是与他物分别开来,形成徼(边界),此时物显形了,固化了,不再是妙了。所以庄子说,“其成也,毁也。”

不从齐物论思想就无法理解庄子这句话。本来是“混而为一”的自在态,是妙,现在出现分别、显形、固化、有边界(徼),这是自在之物的下化,所以是“毁灭”。成是自在之物的毁灭,显一象而失去万象。王弼说“故其为物也则混成,为象也则无形”。(《老子指归》)

《道德经》四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混成是未显形,无形是道的本来面目。“形则必有所分”,显形就是分别,不分别如何显形?一旦显形,长就不是短,温就不是凉,宫则不是商,就是失去了变化之妙。失去变化之妙就是毁。大成与成相反,不显形,不固化,无边界。一句话,世人的肉眼未见其形,未见其成,“若缺”是世人未见故

世人肉眼所见之成正是圣人法眼中的毁。“其用不穷”,正因为未显形,未固化,所以可以有无限潜力,可以随时显各种形。正像一块未雕刻的玉石,可以被雕刻成无数种艺术品。一旦这块玉石被雕刻成某种艺术品,这块玉石就显形、固化,失去了被雕刻为无数种艺术品的潜力。已雕刻的玉石“其质已毁,其用已穷”,只有未雕刻的玉石才是“其质真璞,其用不穷”

已雕刻的是成,成就是毁,未雕刻的才是大成。

《道德经》四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大成若缺”的更重要的内涵在于老子的阴阳互缺思想阴阳是独立的,正像男人和女人是二个独立的人。但阴缺阳,阳缺阴,这种“缺”正是阴阳独立的另一面,即不独立性。阴和阳都是半个西瓜,合起来才是一个西瓜。男人和女人只有组合成一个家庭才是完美的,生生不息的。

生物学衡量物种突变的优势就是物种基因是否能够传下去,生生不息就是基因不绝,祭祀不辍,香火不断。阴阳互缺才会阴阳互补,阴阳互补才能祭祀不辍,香火不断。如果阴不缺阳,阳不缺阴,则宇宙就“将恐裂”,万物就“将恐灭”,就是末日来临。

《道德经》四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得一章(39章)和道生一章(42章)特别论述“一”的重要性,阴阳都是小一(部分),阴阳和合才是大一(全体)

。《华严经》的宇宙观是“大小相入,一多相融”,世人的语言有大小割裂,万物的本相没有大小隔裂。世人认为小瓶可以放入大瓶中,却不知本体世界,大瓶可以放入小瓶中。世人显然有疑惑,这不是违背常理吗?万物没有显形就可以做到,显形就做不到。但道体是妙,万物即使显形也可以逆转为妙。玻璃瓶融化不就逆转了吗?

太阳不可以缩小到几厘米的直径吗?黑洞坍缩可以使大小完全逆转。《道德经》第一章就提出了宇宙的本质就是“玄同”(同谓之玄),而且是“玄之又玄”,玄同中又玄同。只有阴阳互缺才能玄同,如果阴阳彻底独立,没有缺的内因,则阴阳和合不可能发生,因此也没有生生不息,当也然没有天、没有地、没有万物。所以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包含了阴阳互缺互补,生生不息的玄同思想。

《道德经》四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人类文明的进步就是人类愈来愈懂得合作,合作的基因就在大成若缺中,“缺”是合作的根本因。不缺就不会产生合作。人类文明史上,最懂得合作的族群才能传下它们的基因和文化,不懂得合作的族群其基因和文化会消失的无影无踪。牺牲精神是基因和文化的隐藏逻辑,动物学家发现鼹鼠群中有一种报警鼹鼠,其他鼹鼠在觅食时,它在观察天空中的捕食者-鹰。

一旦发现鹰来了,它就发出吱吱的报警声,直到自己被鹰叼走。在达尔文进化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中,生存下去是唯一的原则,因此动物都是自私的。“天择”理论无法解释报警鼹鼠的利他主义行为,直到二十世纪的另一位动物学家理查·道金斯和爱德华·威尔森才发现新的原则--族群基因原则。

《道德经》四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动物为了延续种群基因,就在基因中进化出了这种利他主义。“大成若缺”可以被理解为族群基因原则的老子版本,“缺”是合作,是牺牲,是荣誉感。“成”是个体基因延续,“大成”是族群基因延续。

文化正是一种族群基因的写本,如同算法,没有文化的人类族群必然会消失。子孙以祭祀不辍是血脉传承的信仰,是“大成若缺”法则的延续,所以说“其用不弊”,子子孙孙没有穷尽,血脉基因长存于世。第54章老子特别重视家族祭祀,这是有深刻理论依据的。

《道德经》四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经文: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冲,虚空。王弼注:“大盈充足,随物而予,无所爱矜,故若冲。”大盈者无所不有,万物所需要的会无限的施与,毫不吝惜,如虚空般的德性。河上公注:“谓道德大盈满之君,如冲者,贵不敢骄也,富不敢奢也。”道德圆满之君,像虚空一样,高贵而不敢显示骄傲,富有而不敢奢靡。释德清注:“若阳和之气,冲塞天地,无处不至,无物不足,可谓盈矣。”大盈者不是有形有限之物,而是天地的阳和之气,或者是阴阳二气,无处不在,无物不足,所以如虚空般“其用不穷”。

盈则满,满则溢,溢则损。月亮满月称为盈,盈就开始亏了。盈是世人追求的,如名愈高愈好,利愈多愈好,权威愈大愈好,这都是世人好盈的证明。老子反对世人求盈的恶习。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9章)又说“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而丕成’

”。得道者绝不追求盈满,只有如此,万物才能生生不息。

《道德经》四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盈是损的开始,《易经》说“谦受益,满招损”。盈与谦正好相反。谦卦是艮下坤上,地下藏山,谦是谦德,隐藏自己的功德就是谦。《易经·谦卦》:“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孔子对谦卦所作的彖辞是对“大盈若冲”的极好注解。

谦一直是一种公认的美德,“谦尊而光”,尊崇谦的美德是无上光荣的。

盈是谦的反面,所以天道、地道、神道、人道都是抑制盈而福佑谦德的。亏盈、变盈、害盈、恶盈是天道、地道、神道、人道的法则,就是要坚守谦德而避免盈满。老子深知盈的危害,所以说世人只知“小盈”,名利地位都是诱饵,毫无实义。有道者追求虚空般的大盈,这个大盈在世人的眼中就是空无(若冲),但正是虚空才是“其用不穷”,能够给与万物无穷无尽,而自己不会穷尽。

《道德经》四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故物或益之而损,损之而益”(42章),此句经文被王弼认为是此章的道眼,内涵就是宣说“谦受益,满招损”的教理的。天道、地道、神道、人道都厌恶盈和喜欢谦德。大盈就是“损之而益”,若冲是俗谛之损,又是真谛之益。《易经》有益卦,卦象是震下巽上,风雷巽。孔子说:“彖曰:损上益下,民说无疆。”在上位的损己,助益下位者,上下融洽,其乐无穷。

孔子又说:“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在上位来到下位,道发出最亮丽的光,这是大光明的境界,无比美好的景象。“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大道运行到益卦,动中保持谦逊,日行无疆(日行无极)。天无限的给予,地生生不息,无处不受其益。

《道德经》四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老子思想与《易经》思想非常默契,这是守柔之道。二经都是以守柔作为宇宙生生不息的法则,中华文化以此作为万物玄同的理论基础。但在人世间,老子同时提倡知强守柔的中道观,是强者守柔,而不是弱者守柔。“守柔曰强”,(52章)强梁者不是真正的强。人类文明从野蛮走向文明,正是奉行的大盈若冲,守柔曰强的文化精神。

第二段经文: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此段经文包含三大胜相,大直、大巧、大辩,与第一段经文合为五大胜相。这三大没有直说其“用”,这是为了节省文字,都是包含其用的。比如可以说“大直若屈,其用不尽;大巧若拙,其用不竭;大辩若讷,其用无碍。”大直若屈,这是颠倒世人的直与屈的俗谛。屈是弯屈,屈,折也。王弼注:“

随物而直,直不在一。”

《道德经》四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王弼反复强调“因物之性”,器物是方的,水就是方的。器物是圆的,水就是圆的。这就是水的直性,俗谛的直是一条直线,但水与物相合,物直则直,物屈则屈,这就是直性。修行就是如此,救拔世人更是如此。“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49章);”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27章)

这是真正的直,师与资互相为用,互缺互补,似屈而大直。万物的生生不息都是因物之性,似屈而大直。

爱因斯坦相对论说,光线遇到太阳会弯曲,不再是世人眼中的直线行走。学术界大部分都反对爱因斯坦的预测,因为光直线行走是千古不变的定律,不可能改变。但世人误解了直的含义,在弯曲的空间中,光线弯曲行走就是最直的,所化时间最少,这是典型的因物之性。世人以为视觉上的直就是直,不懂得空间弯曲,不知道时间最短才是大直。王弼说“随物而直,直不在一”,简直有空间弯曲的直觉。

《道德经》四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大脑血管是“大直若屈”的生物学证明,大脑血管弯弯曲曲的网状结构,这是最高效的供血机构,网状结构就是大直“枉则直”(22章)与“大直若屈”互为补充,视觉上的直与效用上的直不是一回事。DNA双螺旋结构是“大直若屈”的另个生物学证明,这样的证明不可尽数。

光线都能弯曲,修行人为了促进世界的和谐,当然会屈己从人。《华严经》把“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作为度化众生的四大德行,只有恒顺众生,才能在浊世中度化众生。度化是大直,恒顺是若屈。世人以肉眼视觉上的直作为直的标准,圣人以效用上的直作为大直,真谛的直。

《道德经》四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大巧若拙。此句经文经常与“大智若愚”相联系。王弼注:“大巧因自然以成器,不造为异端,故若拙也。”自然的巧才是大巧,生物学家争论长颈鹿的脖子怎么那么长,谁设计的?比目鱼在深海中生存,二只眼睛都长在一边,这又是谁设计的?自然就是真正的设计师。谁能与自然比设计能力呢?人间的任何工匠都无法比拟。王弼注文正是这个意思,向自然学习,哪怕学到一丁点,你就是一个伟大的设计师。不要试图改变自然,自己自行其是,妄加造作,妄生事端。

古代有很多能工巧匠,世人惊叹他们的技艺,称赞他们为“巧夺天工”。音乐家师旷是一位大匠,他的耳朵能够辨别细微的韵律变化,手指能够弹奏最美妙的音乐。工锤是一位伟大的木匠,他画圆不用圆规,只用手指一画就是一个圆。但老子不认为他们是大巧,因为与大自然(道)的造化力相比,人间的能工巧匠都是微不足道的。

《道德经》四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一只蚂蚁在墙上行走如履平地,没有一个能工巧匠能够设计出来。人类的心灵更是能工巧匠无法设计出来的,人类的心灵是从哪里来的?大巧若拙,是道的看不见的威力,是“弱者道之用”。道才是大巧,“弱者道之用”就是若拙,悄悄在发挥造化作用。

庄子说:“擢乱六律,铄绝芋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人始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彩,胶离朱之目,而天下人始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锤之指,而天下人始含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

”。(《庄子·胠箧》)庄子对“大巧若拙”作了更深一层的解读,相信老子在课堂上是这样讲的。师旷、离朱、工锤是古代三大杰出人才。世人的能工巧匠带来了欲望的扩张,这是人类文明的致命伤。

《道德经》四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世人赞美师旷工锤这样的杰出人才,但不知道他们正在把人的欲望拖入精疲力尽的境地。欲望无穷,世人是无法从中自拔的,师旷的音乐,易牙的厨艺,工锤的木艺都是巧夺天工,登峰造极,但正在

毁掉世人的良知。齐桓公最后被饿死在宫殿里,正是易牙这类巧匠小人导致的。“绝巧弃智,盗贼无有”(18章),君王以盗贼的名义把百姓处死,盗贼的根源正是世人崇尚“巧智”,创造了太多的奢侈品之故。这些珍贵之物是盗贼的诱饵,是罪魁祸首,可惜世人不知道盗贼的源头,只知道把盗贼杀掉。

老子庄子以道眼观察,知道前因后果。修行人以愚处事,远离巧智,保持纯白之心。世人失去纯白之心很久很久了,甚至误以为本来如此,正像一个垃圾桶被路人扔进了满满一桶垃圾,垃圾桶误以为垃圾是本来就是自己的。世人或许会说:“纯白之心确实很好,但满大街的人都有机心,互相算计,我也不得不有机心。”好像邻居在做贼也成为自己应该做贼的理由,圣人甚为悲哀。还是学习“大巧若拙”的淳朴智吧。

《道德经》四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大辩若讷。讷,木讷,不善言辞。王弼注:“大辩因物而言,己无所造,故若讷也。”世人总是依靠语言,我要知道对方,必须听对方讲什么。语言是沟通的媒介,世人习惯了,以为只有语言才能传递信息。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一句话不说,但它呈现了大美,令世人惊叹。语言只能传递粗俗的信息,不能传递道的信息。维摩诘生病,释迦摩尼派弟子去问疾,弟子们个个推辞,因为维摩诘辩才无碍。

辩才无碍是世人最为推崇的,尤其重视辩经的古印度和重视演说的古希腊和古罗马,辩才是成功的标志。名家是辩论高手,惠施、公孙龙因为辩才而天下闻名。庄子是惠施的密友,二位在濠上观鱼,就发生了一场辩论。庄子 :“鱼游的很快乐。”惠施反驳说:“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惠施再次反驳:“我确实不是你,但你也确实不是鱼,所以你不知道鱼快乐,这是确定无疑的。”二位都是第一流的论师,他们之间的辩论流传千古。

《道德经》四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第三段经文:

躁胜寒,静胜热。清净为天下正。

这段经文历来注释家分歧很大。“躁胜寒”与“静胜热”是什么关系?“躁胜寒,静胜热”与“清静为天下正”是什么关系?“躁胜寒,静胜热,清净为天下正”与前面五大胜相是什么关系?还需深入探索其中妙理。

王弼注:“躁罢然后胜寒,静无为以胜热以此推之,则清静为天下正也。静则全物之真,躁则犯物之性,故惟清静乃得如上诸大也。”躁是躁动,躁动与“反者道之动”不同,是违反物性的动,是老子所贬斥的。在寒冷的天气,人剧烈运动可以御寒。王弼的“躁罢然后胜寒”,躁罢就是剧烈运动,罢是竭尽全力,精疲力尽,这样的御寒方式是不可持久的,因此不值得提倡。

《道德经》四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老子对“躁胜寒”是持否定意义的。“静无为”一词,王弼把静理解为无为,这是有道理的。静是《道德经》极为重要的修法,后世道家修行以守静为根本秘诀,静的工夫决定了修行的成败。王弼“静无为以胜热”很有深意。常言说“心静自然凉”,正是老子“静胜热”的发挥。

躁动竭尽全力来御寒,这是“犯物之性”,只能起一时作用,不能长久。“长久”是老子判断是否符合道的标准,不能长久就是违反道。北极是最寒冷的地区,北极熊不是靠躁动来御寒,而是身上自然无为的长出御寒的绒毛。动物身上的皮毛就是御寒的最佳良品,哪里是靠躁动呢?“躁胜寒”是有为的,北极熊的皮毛是无为的,那个更能御寒一目了然。

《道德经》四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静”是守柔无为,是可以长久的。因此“静胜热”是符合道的。这样“躁声寒,静胜热”二者关系就十分清晰了,经文的意思是反对躁动,提倡守静,守静就是守柔、无为、知足,与上二章的意义一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43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5章),意义珠联璧合。

“静则全物之真,躁则犯物之性”这句注文把静和躁对立而观,是修行的不同道路之争。静是因物之性,保持全真。躁是竭力一搏,违反物性,必然毁灭。这二句经文理解了,“清静为天下正”就是必然的结论。“清静”是“致虚极,守静笃”,是静到极点;“正”是法则,但同时含有“正定”的意思,就是佛教的入三摩地,所以王弼说“以此推之,则清静为天下正也。”

《道德经》四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躁胜寒,静胜热”与“静为躁君”(26章)义理一贯,是对后者的进一步诠释。世人好躁动,但“躁罢”必然归于静,人不可能一直躁动下去,生命力很快枯竭。但世人不知此理,一直躁动,直到生命力耗尽了才不得不静下来,这是“犯物之性”,修行人知道“静为躁君”,因此就主动守静,守柔无为,这样才是保养慧命。

“清静为天下正”此句是《道德经》的修行法要,后世出现《清静经》,成为道家修行的根本经典之一,与《道德经》相辅相成。严遵本经文:“躁胜寒,静胜热。能清能静,为天下正。”“清静为天下正”变为“能清能静”,把清、静分为二重含义,这极为重要。清和静有不同含义,静是一念不生,清是一尘不染,一尘不染代表正知正念。老子强调守静中必须以正知正念摄持,没有正知正念摄持,守静容易发生偏差,这在修行中是特别容易出现的。

《道德经》四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很多年轻人开始信心很强,渴望早日见道,用功极为猛烈,在静中(入定中)出现各种境界,因为没有正知正念摄持,最后“走火入魔”,身体精神出现恍惚。“致虚极,守静笃”(16章)的修行必须与修“清静”相结合,才是“为天下正”,才能见道,这是任何修行人都可以实修实证的正途。

老子指引修行人修静时,知道会出现偏差,所以宣说

修清静,为天下修行人的最高的修行指南。清静是“能清能静”,严遵的文本更为清晰,但清静最后合为一个境界,以正知正念摄持的清静无染的“致虚极,守静笃”的不二法门。

《道德经》四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王弼说“故惟清静乃得如上诸大也”清静是修得五大胜相的唯一途径。五大胜相与清静的关系被揭示出来,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是道的五大胜相,只有修清静者才能玄照缺、冲、屈、拙、讷五劣相背后的五胜相。

世人眼中的五劣相正是圣人眼中的五胜相,世人眼睛只能看到现实地,只有圣人的法眼才能玄照究竟地。五劣相正是守柔无为之相,缺、冲、屈、拙、讷那个不是守柔无为的展示?此章经文中“躁胜寒”一句误解,就会使全章经义错会。

《道德经》四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散文诗译文:

修行者啊!

我现在宣说远古证悟者的无上清静教法。

世人看见的牛马都是小成,

因为牛马已经互相分离,

分离一物才会呈现一物,

所以说成就是毁。

大成是无分无成,

与混成道体无二无别。

阴阳二元虽然独立存在,

但没有离开道体,

因为阴缺阳,阳缺阴,

阴阳二元无法分离,

它们是非二非一的纠缠态。

万物因缺而生,无缺不生,

这就是“大成若缺”的无上教法。

世人认为虚空就是不存在,

实际上虚空比万物更重要,

虚空化万物,无穷无尽。

大直不是眼中的直,

而是与物性不相违的直。

大巧不是人间能工巧匠的巧,

而是无为成就一切的巧,

能工巧匠不能创造一只小小的蚂蚁,

更不能创造一只快乐飞舞的蝴蝶,

所以说大巧若拙。

世人所见的一切都是无为成就的,

世人未见的一切也是无为成就的,

所以说无为的教法胜过有言的教法,

这就是大辩若讷。

躁动是御寒的一种方法,

但很快就会使人精疲力尽,

所以毫无价值。

北极熊身上长出绒毛御寒,

才是无为的法则,

躁动御寒的有为法怎能相比?

清静无为才是天下普遍的法则。


(道德经散文诗是意译,以求义理贯通,文句不一一对应,唯有以心印心,会契证悟者心法为指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