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四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開經語

道妙德善抱無得一 行善利生濟世救人

虛靜恬淡寂寞無為 知強守柔神定氣閒

求真返樸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無名玄同無礙 上德無己法雨無邊

學習道德經,開啟大智慧

此章經文闡述五大勝相清淨無為。《道德經》總是用真諦和俗諦對比說法,使修行人從俗諦悟入真諦。俗諦是現實,是肉眼所見的“現實”,是顯形。真諦是究竟地,肉眼不能見證,但是現實地之母,是現實地的本質和根源

。守柔無為真諦,一直貫穿前後幾章。清淨是柔中之柔。

五大勝相中,成、盈、直、巧、辯是現實是世人追求的目標缺、衝、屈、拙、訥是世人眼中的劣相,但正是聖人心中的勝相,因為顯示了柔相,聖人與世人所見正好相反。莊子說:“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人之小人,天之君子。”天眼中的君子,正是人眼中的小人。天眼中的小人,正是人眼中的君子。“大”代表超越,與俗諦相反,是聖人的境界。大成與成相反,大盈與盈相反,大直與直相反。

《道德經》四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大成若缺”宣說老子陰陽互缺無上教法。萬物因無而生,因和而生,因缺而生是老子的“三生”思想,此章宣說的正是“因缺而生”。“成”是老子道家的專業術語,萬物顯形是“成”,牛顯牛的形,馬顯馬的形,人顯人的形。世人已經接受了萬物的顯形,但老子在玄同大定中實證,顯形就是與道體的“分”,是割裂。

“分”就是“成”,而“成”就是“毀”。牛顯形了,與道體分離了,與其他萬物分離了,這是有人歡喜有人愁。第28章說“樸散則為器”,道體碎裂了才顯形成為器,這多麼可惜。老子又說:“大制不割”,藝術珍品千萬不要掉在地上,不然就會被打碎成為碎片,打碎就是“割”,真正的大工匠這麼會打碎藝術珍品呢?

《道德經》四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第四十五章

第一段: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衝,其用不窮。

第二段: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第三段:

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此章經文分為三段。第一段經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衝,其用不窮。

王弼注:“隨物而成,不為一象,故若缺也。”水隨方就圓,不是固定的方或圓,所以問世人“水是什麼形狀?”世人一定答不出來。“不為一象”就是這個意思。河上公注:“

謂道德大成之君。若缺者,滅名藏譽,如毀缺不備也。”道德大成的君王,會隱藏自己的名聲,好像什麼功績也沒有。釋德清注:“若天地生物,曲成萬物而不遺,可謂成之大矣。”天地生萬物,無所不備,這就是大成。

《道德經》四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此句經文顯然是“無之以為用”論述的延續,以用證義。世人眼中的成是現實地(俗諦)之成,不是究竟地(真諦)之成。莊子說:“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齊物論),莊子的齊物論思想是繼承老子的玄同思想的,也就是說齊物論思想是《道德經》的核心思想之一。什麼是成呢?分就是成,分就是與他物分別開來,形成徼(邊界),此時物顯形了,固化了,不再是妙了。所以莊子說,“其成也,毀也。”

不從齊物論思想就無法理解莊子這句話。本來是“混而為一”的自在態,是妙,現在出現分別、顯形、固化、有邊界(徼),這是自在之物的下化,所以是“毀滅”。成是自在之物的毀滅,顯一象而失去萬象。王弼說“故其為物也則混成,為象也則無形”。(《老子指歸》)

《道德經》四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混成是未顯形,無形是道的本來面目。“形則必有所分”,顯形就是分別,不分別如何顯形?一旦顯形,長就不是短,溫就不是涼,宮則不是商,就是失去了變化之妙。失去變化之妙就是毀。大成與成相反,不顯形,不固化,無邊界。一句話,世人的肉眼未見其形,未見其成,“若缺”是世人未見故

世人肉眼所見之成正是聖人法眼中的毀。“其用不窮”,正因為未顯形,未固化,所以可以有無限潛力,可以隨時顯各種形。正像一塊未雕刻的玉石,可以被雕刻成無數種藝術品。一旦這塊玉石被雕刻成某種藝術品,這塊玉石就顯形、固化,失去了被雕刻為無數種藝術品的潛力。已雕刻的玉石“其質已毀,其用已窮”,只有未雕刻的玉石才是“其質真璞,其用不窮”

已雕刻的是成,成就是毀,未雕刻的才是大成。

《道德經》四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大成若缺”的更重要的內涵在於老子的陰陽互缺思想陰陽是獨立的,正像男人和女人是二個獨立的人。但陰缺陽,陽缺陰,這種“缺”正是陰陽獨立的另一面,即不獨立性。陰和陽都是半個西瓜,合起來才是一個西瓜。男人和女人只有組合成一個家庭才是完美的,生生不息的。

生物學衡量物種突變的優勢就是物種基因是否能夠傳下去,生生不息就是基因不絕,祭祀不輟,香火不斷。陰陽互缺才會陰陽互補,陰陽互補才能祭祀不輟,香火不斷。如果陰不缺陽,陽不缺陰,則宇宙就“將恐裂”,萬物就“將恐滅”,就是末日來臨。

《道德經》四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得一章(39章)和道生一章(42章)特別論述“一”的重要性,陰陽都是小一(部分),陰陽和合才是大一(全體)

。《華嚴經》的宇宙觀是“大小相入,一多相融”,世人的語言有大小割裂,萬物的本相沒有大小隔裂。世人認為小瓶可以放入大瓶中,卻不知本體世界,大瓶可以放入小瓶中。世人顯然有疑惑,這不是違背常理嗎?萬物沒有顯形就可以做到,顯形就做不到。但道體是妙,萬物即使顯形也可以逆轉為妙。玻璃瓶融化不就逆轉了嗎?

太陽不可以縮小到幾釐米的直徑嗎?黑洞坍縮可以使大小完全逆轉。《道德經》第一章就提出了宇宙的本質就是“玄同”(同謂之玄),而且是“玄之又玄”,玄同中又玄同。只有陰陽互缺才能玄同,如果陰陽徹底獨立,沒有缺的內因,則陰陽和合不可能發生,因此也沒有生生不息,當也然沒有天、沒有地、沒有萬物。所以說“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包含了陰陽互缺互補,生生不息的玄同思想。

《道德經》四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人類文明的進步就是人類愈來愈懂得合作,合作的基因就在大成若缺中,“缺”是合作的根本因。不缺就不會產生合作。人類文明史上,最懂得合作的族群才能傳下它們的基因和文化,不懂得合作的族群其基因和文化會消失的無影無蹤。犧牲精神是基因和文化的隱藏邏輯,動物學家發現鼴鼠群中有一種報警鼴鼠,其他鼴鼠在覓食時,它在觀察天空中的捕食者-鷹。

一旦發現鷹來了,它就發出吱吱的報警聲,直到自己被鷹叼走。在達爾文進化論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理論中,生存下去是唯一的原則,因此動物都是自私的。“天擇”理論無法解釋報警鼴鼠的利他主義行為,直到二十世紀的另一位動物學家理查·道金斯和愛德華·威爾森才發現新的原則--族群基因原則。

《道德經》四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動物為了延續種群基因,就在基因中進化出了這種利他主義。“大成若缺”可以被理解為族群基因原則的老子版本,“缺”是合作,是犧牲,是榮譽感。“成”是個體基因延續,“大成”是族群基因延續。

文化正是一種族群基因的寫本,如同算法,沒有文化的人類族群必然會消失。子孫以祭祀不輟是血脈傳承的信仰,是“大成若缺”法則的延續,所以說“其用不弊”,子子孫孫沒有窮盡,血脈基因長存於世。第54章老子特別重視家族祭祀,這是有深刻理論依據的。

《道德經》四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大盈若衝,其用不窮。衝,虛空。王弼注:“大盈充足,隨物而予,無所愛矜,故若衝。”大盈者無所不有,萬物所需要的會無限的施與,毫不吝惜,如虛空般的德性。河上公注:“謂道德大盈滿之君,如衝者,貴不敢驕也,富不敢奢也。”道德圓滿之君,像虛空一樣,高貴而不敢顯示驕傲,富有而不敢奢靡。釋德清注:“若陽和之氣,衝塞天地,無處不至,無物不足,可謂盈矣。”大盈者不是有形有限之物,而是天地的陽和之氣,或者是陰陽二氣,無處不在,無物不足,所以如虛空般“其用不窮”。

盈則滿,滿則溢,溢則損。月亮滿月稱為盈,盈就開始虧了。盈是世人追求的,如名愈高愈好,利愈多愈好,權威愈大愈好,這都是世人好盈的證明。老子反對世人求盈的惡習。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9章)又說“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而丕成’

”。得道者絕不追求盈滿,只有如此,萬物才能生生不息。

《道德經》四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盈是損的開始,《易經》說“謙受益,滿招損”。盈與謙正好相反。謙卦是艮下坤上,地下藏山,謙是謙德,隱藏自己的功德就是謙。《易經·謙卦》:“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孔子對謙卦所作的彖辭是對“大盈若衝”的極好註解。

謙一直是一種公認的美德,“謙尊而光”,尊崇謙的美德是無上光榮的。

盈是謙的反面,所以天道、地道、神道、人道都是抑制盈而福佑謙德的。虧盈、變盈、害盈、惡盈是天道、地道、神道、人道的法則,就是要堅守謙德而避免盈滿。老子深知盈的危害,所以說世人只知“小盈”,名利地位都是誘餌,毫無實義。有道者追求虛空般的大盈,這個大盈在世人的眼中就是空無(若衝),但正是虛空才是“其用不窮”,能夠給與萬物無窮無盡,而自己不會窮盡。

《道德經》四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故物或益之而損,損之而益”(42章),此句經文被王弼認為是此章的道眼,內涵就是宣說“謙受益,滿招損”的教理的。天道、地道、神道、人道都厭惡盈和喜歡謙德。大盈就是“損之而益”,若衝是俗諦之損,又是真諦之益。《易經》有益卦,卦象是震下巽上,風雷巽。孔子說:“彖曰:損上益下,民說無疆。”在上位的損己,助益下位者,上下融洽,其樂無窮。

孔子又說:“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在上位來到下位,道發出最亮麗的光,這是大光明的境界,無比美好的景象。“益動而巽,日進無疆。天施地生,其益無方。”大道運行到益卦,動中保持謙遜,日行無疆(日行無極)。天無限的給予,地生生不息,無處不受其益。

《道德經》四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大盈若衝,其用不窮”,老子思想與《易經》思想非常默契,這是守柔之道。二經都是以守柔作為宇宙生生不息的法則,中華文化以此作為萬物玄同的理論基礎。但在人世間,老子同時提倡知強守柔的中道觀,是強者守柔,而不是弱者守柔。“守柔曰強”,(52章)強梁者不是真正的強。人類文明從野蠻走向文明,正是奉行的大盈若衝,守柔曰強的文化精神。

第二段經文: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此段經文包含三大勝相,大直、大巧、大辯,與第一段經文合為五大勝相。這三大沒有直說其“用”,這是為了節省文字,都是包含其用的。比如可以說“大直若屈,其用不盡;大巧若拙,其用不竭;大辯若訥,其用無礙。”大直若屈,這是顛倒世人的直與屈的俗諦。屈是彎屈,屈,折也。王弼注:“

隨物而直,直不在一。”

《道德經》四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王弼反覆強調“因物之性”,器物是方的,水就是方的。器物是圓的,水就是圓的。這就是水的直性,俗諦的直是一條直線,但水與物相合,物直則直,物屈則屈,這就是直性。修行就是如此,救拔世人更是如此。“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49章);”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27章)

這是真正的直,師與資互相為用,互缺互補,似屈而大直。萬物的生生不息都是因物之性,似屈而大直。

愛因斯坦相對論說,光線遇到太陽會彎曲,不再是世人眼中的直線行走。學術界大部分都反對愛因斯坦的預測,因為光直線行走是千古不變的定律,不可能改變。但世人誤解了直的含義,在彎曲的空間中,光線彎曲行走就是最直的,所化時間最少,這是典型的因物之性。世人以為視覺上的直就是直,不懂得空間彎曲,不知道時間最短才是大直。王弼說“隨物而直,直不在一”,簡直有空間彎曲的直覺。

《道德經》四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大腦血管是“大直若屈”的生物學證明,大腦血管彎彎曲曲的網狀結構,這是最高效的供血機構,網狀結構就是大直“枉則直”(22章)與“大直若屈”互為補充,視覺上的直與效用上的直不是一回事。DNA雙螺旋結構是“大直若屈”的另個生物學證明,這樣的證明不可盡數。

光線都能彎曲,修行人為了促進世界的和諧,當然會屈己從人。《華嚴經》把“佈施、愛語、利行、同事”作為度化眾生的四大德行,只有恆順眾生,才能在濁世中度化眾生。度化是大直,恆順是若屈。世人以肉眼視覺上的直作為直的標準,聖人以效用上的直作為大直,真諦的直。

《道德經》四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大巧若拙。此句經文經常與“大智若愚”相聯繫。王弼注:“大巧因自然以成器,不造為異端,故若拙也。”自然的巧才是大巧,生物學家爭論長頸鹿的脖子怎麼那麼長,誰設計的?比目魚在深海中生存,二隻眼睛都長在一邊,這又是誰設計的?自然就是真正的設計師。誰能與自然比設計能力呢?人間的任何工匠都無法比擬。王弼註文正是這個意思,向自然學習,哪怕學到一丁點,你就是一個偉大的設計師。不要試圖改變自然,自己自行其是,妄加造作,妄生事端。

古代有很多能工巧匠,世人驚歎他們的技藝,稱讚他們為“巧奪天工”。音樂家師曠是一位大匠,他的耳朵能夠辨別細微的韻律變化,手指能夠彈奏最美妙的音樂。工錘是一位偉大的木匠,他畫圓不用圓規,只用手指一畫就是一個圓。但老子不認為他們是大巧,因為與大自然(道)的造化力相比,人間的能工巧匠都是微不足道的。

《道德經》四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一隻螞蟻在牆上行走如履平地,沒有一個能工巧匠能夠設計出來。人類的心靈更是能工巧匠無法設計出來的,人類的心靈是從哪裡來的?大巧若拙,是道的看不見的威力,是“弱者道之用”。道才是大巧,“弱者道之用”就是若拙,悄悄在發揮造化作用。

莊子說:“擢亂六律,鑠絕芋瑟,塞瞽曠之耳,而天下人始含其聰矣;滅文章,散五彩,膠離朱之目,而天下人始含其明矣;毀絕鉤繩而棄規矩,攦工錘之指,而天下人始含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

”。(《莊子·胠篋》)莊子對“大巧若拙”作了更深一層的解讀,相信老子在課堂上是這樣講的。師曠、離朱、工錘是古代三大傑出人才。世人的能工巧匠帶來了慾望的擴張,這是人類文明的致命傷。

《道德經》四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世人讚美師曠工錘這樣的傑出人才,但不知道他們正在把人的慾望拖入精疲力盡的境地。慾望無窮,世人是無法從中自拔的,師曠的音樂,易牙的廚藝,工錘的木藝都是巧奪天工,登峰造極,但正在

毀掉世人的良知。齊桓公最後被餓死在宮殿裡,正是易牙這類巧匠小人導致的。“絕巧棄智,盜賊無有”(18章),君王以盜賊的名義把百姓處死,盜賊的根源正是世人崇尚“巧智”,創造了太多的奢侈品之故。這些珍貴之物是盜賊的誘餌,是罪魁禍首,可惜世人不知道盜賊的源頭,只知道把盜賊殺掉。

老子莊子以道眼觀察,知道前因後果。修行人以愚處事,遠離巧智,保持純白之心。世人失去純白之心很久很久了,甚至誤以為本來如此,正像一個垃圾桶被路人扔進了滿滿一桶垃圾,垃圾桶誤以為垃圾是本來就是自己的。世人或許會說:“純白之心確實很好,但滿大街的人都有機心,互相算計,我也不得不有機心。”好像鄰居在做賊也成為自己應該做賊的理由,聖人甚為悲哀。還是學習“大巧若拙”的淳樸智吧。

《道德經》四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大辯若訥。訥,木訥,不善言辭。王弼注:“大辯因物而言,己無所造,故若訥也。”世人總是依靠語言,我要知道對方,必須聽對方講什麼。語言是溝通的媒介,世人習慣了,以為只有語言才能傳遞信息。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一句話不說,但它呈現了大美,令世人驚歎。語言只能傳遞粗俗的信息,不能傳遞道的信息。維摩詰生病,釋迦摩尼派弟子去問疾,弟子們個個推辭,因為維摩詰辯才無礙。

辯才無礙是世人最為推崇的,尤其重視辯經的古印度和重視演說的古希臘和古羅馬,辯才是成功的標誌。名家是辯論高手,惠施、公孫龍因為辯才而天下聞名。莊子是惠施的密友,二位在濠上觀魚,就發生了一場辯論。莊子 :“魚遊的很快樂。”惠施反駁說:“

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快樂?”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快樂?”惠施再次反駁:“我確實不是你,但你也確實不是魚,所以你不知道魚快樂,這是確定無疑的。”二位都是第一流的論師,他們之間的辯論流傳千古。

《道德經》四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第三段經文:

躁勝寒,靜勝熱。清淨為天下正。

這段經文歷來註釋家分歧很大。“躁勝寒”與“靜勝熱”是什麼關係?“躁勝寒,靜勝熱”與“清靜為天下正”是什麼關係?“躁勝寒,靜勝熱,清淨為天下正”與前面五大勝相是什麼關係?還需深入探索其中妙理。

王弼注:“躁罷然後勝寒,靜無為以勝熱以此推之,則清靜為天下正也。靜則全物之真,躁則犯物之性,故惟清靜乃得如上諸大也。”躁是躁動,躁動與“反者道之動”不同,是違反物性的動,是老子所貶斥的。在寒冷的天氣,人劇烈運動可以禦寒。王弼的“躁罷然後勝寒”,躁罷就是劇烈運動,罷是竭盡全力,精疲力盡,這樣的禦寒方式是不可持久的,因此不值得提倡。

《道德經》四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老子對“躁勝寒”是持否定意義的。“靜無為”一詞,王弼把靜理解為無為,這是有道理的。靜是《道德經》極為重要的修法,後世道家修行以守靜為根本秘訣,靜的工夫決定了修行的成敗。王弼“靜無為以勝熱”很有深意。常言說“心靜自然涼”,正是老子“靜勝熱”的發揮。

躁動竭盡全力來禦寒,這是“犯物之性”,只能起一時作用,不能長久。“長久”是老子判斷是否符合道的標準,不能長久就是違反道。北極是最寒冷的地區,北極熊不是靠躁動來禦寒,而是身上自然無為的長出禦寒的絨毛。動物身上的皮毛就是禦寒的最佳良品,哪裡是靠躁動呢?“躁勝寒”是有為的,北極熊的皮毛是無為的,那個更能禦寒一目瞭然。

《道德經》四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靜”是守柔無為,是可以長久的。因此“靜勝熱”是符合道的。這樣“躁聲寒,靜勝熱”二者關係就十分清晰了,經文的意思是反對躁動,提倡守靜,守靜就是守柔、無為、知足,與上二章的意義一致。“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43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45章),意義珠聯璧合。

“靜則全物之真,躁則犯物之性”這句註文把靜和躁對立而觀,是修行的不同道路之爭。靜是因物之性,保持全真。躁是竭力一搏,違反物性,必然毀滅。這二句經文理解了,“清靜為天下正”就是必然的結論。“清靜”是“致虛極,守靜篤”,是靜到極點;“正”是法則,但同時含有“正定”的意思,就是佛教的入三摩地,所以王弼說“以此推之,則清靜為天下正也。”

《道德經》四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躁勝寒,靜勝熱”與“靜為躁君”(26章)義理一貫,是對後者的進一步詮釋。世人好躁動,但“躁罷”必然歸於靜,人不可能一直躁動下去,生命力很快枯竭。但世人不知此理,一直躁動,直到生命力耗盡了才不得不靜下來,這是“犯物之性”,修行人知道“靜為躁君”,因此就主動守靜,守柔無為,這樣才是保養慧命。

“清靜為天下正”此句是《道德經》的修行法要,後世出現《清靜經》,成為道家修行的根本經典之一,與《道德經》相輔相成。嚴遵本經文:“躁勝寒,靜勝熱。能清能靜,為天下正。”“清靜為天下正”變為“能清能靜”,把清、靜分為二重含義,這極為重要。清和靜有不同含義,靜是一念不生,清是一塵不染,一塵不染代表正知正念。老子強調守靜中必須以正知正念攝持,沒有正知正念攝持,守靜容易發生偏差,這在修行中是特別容易出現的。

《道德經》四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很多年輕人開始信心很強,渴望早日見道,用功極為猛烈,在靜中(入定中)出現各種境界,因為沒有正知正念攝持,最後“走火入魔”,身體精神出現恍惚。“致虛極,守靜篤”(16章)的修行必須與修“清靜”相結合,才是“為天下正”,才能見道,這是任何修行人都可以實修實證的正途。

老子指引修行人修靜時,知道會出現偏差,所以宣說

修清靜,為天下修行人的最高的修行指南。清靜是“能清能靜”,嚴遵的文本更為清晰,但清靜最後合為一個境界,以正知正念攝持的清靜無染的“致虛極,守靜篤”的不二法門。

《道德經》四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王弼說“故惟清靜乃得如上諸大也”清靜是修得五大勝相的唯一途徑。五大勝相與清靜的關係被揭示出來,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辯是道的五大勝相,只有修清靜者才能玄照缺、衝、屈、拙、訥五劣相背後的五勝相。

世人眼中的五劣相正是聖人眼中的五勝相,世人眼睛只能看到現實地,只有聖人的法眼才能玄照究竟地。五劣相正是守柔無為之相,缺、衝、屈、拙、訥那個不是守柔無為的展示?此章經文中“躁勝寒”一句誤解,就會使全章經義錯會。

《道德經》四十五章精解及譯文

散文詩譯文:

修行者啊!

我現在宣說遠古證悟者的無上清靜教法。

世人看見的牛馬都是小成,

因為牛馬已經互相分離,

分離一物才會呈現一物,

所以說成就是毀。

大成是無分無成,

與混成道體無二無別。

陰陽二元雖然獨立存在,

但沒有離開道體,

因為陰缺陽,陽缺陰,

陰陽二元無法分離,

它們是非二非一的糾纏態。

萬物因缺而生,無缺不生,

這就是“大成若缺”的無上教法。

世人認為虛空就是不存在,

實際上虛空比萬物更重要,

虛空化萬物,無窮無盡。

大直不是眼中的直,

而是與物性不相違的直。

大巧不是人間能工巧匠的巧,

而是無為成就一切的巧,

能工巧匠不能創造一隻小小的螞蟻,

更不能創造一隻快樂飛舞的蝴蝶,

所以說大巧若拙。

世人所見的一切都是無為成就的,

世人未見的一切也是無為成就的,

所以說無為的教法勝過有言的教法,

這就是大辯若訥。

躁動是禦寒的一種方法,

但很快就會使人精疲力盡,

所以毫無價值。

北極熊身上長出絨毛禦寒,

才是無為的法則,

躁動禦寒的有為法怎能相比?

清靜無為才是天下普遍的法則。


(道德經散文詩是意譯,以求義理貫通,文句不一一對應,唯有以心印心,會契證悟者心法為指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