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帶你穿越重慶山脊—尋找滄海桑田的地質祕密

2020年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地處長江上游的重慶,“山環水繞,江峽相擁”華鎣山、武陵山、大巴山連綿起伏,長江、嘉陵江、烏江蜿蜒奔流,詩畫三峽風光俊秀,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山水之城、美麗之地”。走近科學,讓我們一起了解山水重慶的“前世今生”,從地質演化的時代變遷中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獲取視頻信息失敗

重慶主要位於揚子陸塊,北臨秦嶺大別造山帶,其基底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25億年前的太古代,經過8.5-8億年前的晉寧運動,形成了統一的陸塊基底。

在7.8億年前的南華紀,渝東南被大陸冰川覆蓋,渝東北為冰水河湖環境。從6.35億年前震旦紀開始,經寒武紀、奧陶紀到4.2億年前的志留紀,區內主要為海洋環境,這是本區的第一次大規模海侵,志留紀中期,隨著加里東構造運動,地殼抬升,大部分地區上升為古陸,成為剝蝕區。從2.99億年前早二疊世開始,海水再次大規模進泛,大部分地區均被海水淹沒,發生範圍更大的第二次海侵。到大約2.05億年前三疊世晚期,印支運動使四川盆地邊緣逐漸隆起成山,盆地內形成內陸湖,重慶地區結束了海相沉積歷史,開始進入陸相盆地沉積階段。

2.01億年前的侏羅紀到6600萬前年的白堊紀,這段長達1.4億年的時間裡,重慶地區成為內陸盆地環境。燕山運動使初生的四川盆地進入多向擠壓變形和改造階段,這一時期爬行動物恐龍稱霸一時。重慶地區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東方侏羅紀公園,這裡面有知名的合川馬門溪龍、巨型永川龍、江北重慶龍等,近期雲陽普安發現世界級恐龍化石群。

6600萬年前新生代以後,喜馬拉雅運動是本區新生代最重要的構造運動,重慶中西部形成一系列北北東向延展的隔擋式背斜山脈,東南部形成一系列北東向及北東東向延伸的隔槽式山脈,中部平行嶺谷北段與大巴山逆衝帶在渝東北發生聯合作用,形成向西開口的喇叭狀弧形構造,主城形成華鎣山帚狀構造,縉雲山、中梁山、銅鑼山、明月山四大山脈呈現。

大約在200萬年前,東西古長江貫通,形成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滾滾東流入海,重慶現代地貌發育完成。

220萬年前,古人類開始在重慶地區繁衍生息,登上歷史舞臺。


發佈:陽光

審核:鐘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