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才是理財小白的最佳選擇!

說起來,其實很多理財自媒體都欠網友們一個道歉,網貸蓬勃發展時,很多自媒體為了利益真是不顧一切的推銷各類平臺,當然,書生也未能免俗。

要知道,推銷網貸平臺的佣金往往在1%~5%之間,取一個平均值3%,假如某自媒體有10萬粉,有1萬人平均每人投1萬,相當於給平臺貢獻了1個億,那自媒體的佣金就有300萬那麼多。

所以在過去的幾年,理財自媒體真正賺到錢,靠的不是自己多牛掰的投資理財技巧,而是拉人頭,而這些人頭,最終幾乎都送了人頭。

坦白來講,書生也送過人頭,但稍微存了良心,沒有無腦的推什麼羊毛平臺,遇到瞧不上的臺子也會提醒大家,所以幾乎可以說沒有害誰踩過雷。

但憑心而論,P2P平臺的綜合收益率在10%左右,而在過去的幾年裡,我持有的基金幾乎都在23%左右,這其中或許有幸運成分,但從頭到尾,我都沒有放棄過定投基金。

而P2P,我算是徹徹底底的放棄了!

基金,才是理財小白的最佳選擇!


或許粉絲裡還有很多人不懂基金,為了更好的梳理自己今後的理財之路,也為了給過去的自己贖罪,今後,我想帶大家走上基金這條路,所以有必要給大家做一個詳細的拆解。

基金,其實是一種間接投資的工具,我們把錢交給基金公司,基金公司拿著這些錢,去投資各種資產,如果基金公司投資賺了錢,我們也就賺了錢,反之,我們就會虧錢。

我知道很多人看到虧錢倆字就頭疼,但相較於P2P這種虧錢的因素在於平臺的捲款跑路道德風險,基金的虧錢因素則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

我們普通人所能接觸的大都是公募基金,而發行公募基金的證券公司門檻極高,甚至高於成立銀行,百度搜索「基金跑路」關鍵詞,你就會發現這種情況幾乎不存在。

而且像我們很多小白買基金都是在支付寶或者微信錢包裡,有中國這兩個姓馬的做背書,基金的安全性是可見一斑的,所以除了虧損風險,其他安全性幾乎不用考慮。

再往深了說,如果你想投資基金又完全不想承擔任何虧損風險,那你可以選擇餘額寶,因為餘額寶也是基金的一種。

這就涉及到基金的分類,我們目前能接觸到的基金大致分為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不同類別對應著不同的收益率和風險度。

像餘額寶和微信錢包的零錢通,就屬於貨幣基金,主要投資於短期貨幣市場,特點是流動性高、收益偏低但相對穩定,投資貨幣基金虧損的幾率相當於銀行破產的幾率;

債券基金就比較好理解,主要投資方向是債券(80%)+股票(20%),對比貨幣基金,收益稍高但也比較穩定,虧損的幾率大致相當於今年豬肉價格猛漲一倍的幾率;

股票基金恰好和債券基金相對,投資股票佔比80%,但虧損幾率較大,買股票基金幾乎和炒股差不多,區別在於基金經理炒股的水平高低。

至於混合基金,則是前面三種基金的隨機搭配,其收益性和風險性也要具體到其各種基金佔比多少來判斷,所以如果要按照風險大小排序的話,則是:貨幣基金

基金,才是理財小白的最佳選擇!


提到基金投資,就連小白都知道定投二字,定投就是定時、定額的投資某一指定基金,而這時又引申出一種關於基金的分類:主動型基金和被動型基金。

像前文提到的債券、混合以及股票基金屬於主動型基金,主要投資目的是超越市場業績;而與之相對的被動型基金就比較穩紮穩打,投資目的主要是複製指數,所以被動型基金通常又稱指數基金。

那指數又是什麼呢?指數又叫平均數,這麼說大家可能就比較好理解了,再給大家舉個更好理解的案例,比如說滬深300指數,是在上海深圳兩地表現最優的300只股票組合而成的指數基金;

這種理解就類似211高校,說的是21世紀初全國範圍內重點建設的100所高等學校。這樣你再去了解中證500指數、深證100指數、上證50指數就很好理解了。

理解了指數基金,就應該明白,我們理財小白最適合投資的,就是這些指數基金,加上定投策略,就成了不少人的基金入門選擇。

基金,才是理財小白的最佳選擇!


這張圖是我有支付寶以來所有的基金定投記錄,我還以為自己一直投的是指數基金,沒想到很多都是混合基金,儘管承擔了一定的虧損風險,但定投策略還是救了我的小命。

這就不得不說定投的好處了,為什麼我這篇文章叫做《基金是理財小白的最佳選擇》?原因有三:

1、定投是定期的將資金投資到某一產品,這其實就是強制儲蓄功能,很多大學生或職場新人會月光,花錢沒有計劃性,強制儲蓄的好處便體現出來了。

2、定投可以拉低成本,基金要賺錢無非就是低買高賣,那如何才能在低位時買進呢?這需要我們具備一定的基金知識和投資技巧,小白不懂的話,定投就會有時買在低點有時買在高點,這樣平均下來是趨向於買在低點的,所以拉低了成本,後面賺的就多了。

3、對基金有所瞭解的人,在定投時更傾向於定時不定額,判斷低位時多買點,判斷高位時少買點,前提是得去對所持倉基金進行了解觀察,而小白選擇定時定額的定投,簡單說就是隻要保證裡面有錢,就可以撒手不管了,幾年之後再看都沒問題,可以說是很省事的操作了。

不過,基金定投這種傻瓜式的投資真的會賺錢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觸及到指數基金的本質了,指數基金賺錢本質上是估值的價值迴歸,無論市場對這個公司是低估還是高估,在未來的時間裡總會趨向估值正常,這個時間通常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

我們買那些低估的指數基金,等到迴歸正常時,我們就已經賺了,等到它在被高估時,我們就會賺的更多,所以我們再說一說為什麼會迴歸正常甚至又被高估。

因為隨著時代發展腳步,科技爆炸和效率的提升,市場上的企業整體來說是盈利的,這句話換成另一種說法就是,咱國家的GDP是一直上升的,而指數基金背後反映的就是這些市場上企業的前景。

買指數基金,就是買國家發展潛力,就是買國運,國家不斷髮展壯大,指數基金就一定會不斷上漲,所以就連從不薦股的股神巴菲特也特別推崇投資指數基金。

但是我們小白要注意短期內的價格波動,比如金融危機,又比如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導致的經濟短暫停滯,這些都會反映到指數基金上,但從低買高賣的角度上來說,恰恰又成了買進的好機會。

至於怎麼買?買哪些?這就需要另起一篇文章來寫,明天再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