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懶,二毛趕,三毛四毛當掌盤,在五峰趕仗,是這麼搞的

昨天講完背腳佬,有網友留言說能不能講一下趕仗佬。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溫故一下五峰老以前是怎麼趕仗的。

我們五峰人管狩獵叫“趕仗”。趕仗是土家人由來已久的集體圍獵活動,也曾是土家人謀生的重要手段和生活技藝之一。參與趕仗的人被稱作趕仗佬。

趕仗有著嚴密的分工,趕到的野物根據“功勞大小”進行合理分配。

趕仗的時間一般選在冬季、農閒,尤其是大雪封山的時節。那個時候,村民大多數都閒在家裡,山裡的野豬、獐、麂等野物也都長得膘肥肉滿。趕仗佬這時就聞風而動,直到第二年的春天。

最佳趕仗時節是隆冬,大雪飛揚,冰封大地,野物難以覓食,在飢餓難忍時就會出來四處尋找食物,在皚皚白雪上留下串串腳印,這就給趕仗佬提供了信息和希望。

這個時候趕仗佬就會自發組織,嚴密分工,進山趕仗。老以前,趕仗之前還要敬獵神、祭獵槍,以示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一場趕仗,趕仗佬會分為幾個小組,各有分工。

有的組負責偵察,尋找、跟蹤野物,叫“理腳跡”,這由有經驗的趕仗佬配獵狗組成,負責這項任務的趕仗佬叫“趕角”;

有的組負責鬧山,就是驚動野物,讓它們出來,由嗓音宏亮、眼快、腳快的人配獵狗組成;

有的組負責圍場,人數不等,男女老少都可參加。

有的負責“坐徑”,由槍法準、刀法快的人組成,他們持獵槍於野物必經路口守候,準備射殺。

一旦射殺成功,野物倒地,大家都會聞聲儘快到場。由老趕仗佬查明打死野物的槍手,擊斃野物的槍手必得獸頭,以示嘉獎。若是數人打死的就分一、二、三槍手登記起來,然後點到場人數,不論男女老少,見者有份。最後,大家將野物四腳捆綁抬回村子裡。

抬回村子裡後,大家一起將野物挎皮,開腸破肚,按野物捕獲時當場實到人數平均砍成若干份。

分肉的時候,除獸頭該擊斃野物的槍手得,其餘全部的肉均按“見者有份”的原則平均分配。為了公平起見,大家將肉分成蠻多份,一塊肉一個粽葉子卯子,放在簸箕裡,粽葉子卯子漏出簸箕外面,再用一隻簸箕蓋上。

分肉開始,眾人圍站在簸箕周圍,將兩隻合著的簸箕用手推磨似的旋轉幾圈後,每人拿一個卯子,拉出來,不管拿到好肉差肉都沒有任何意見。

在趕仗當中,趕仗狗的作用也非常大。趕仗狗最厲害的叫“掌盤狗”。趕仗狗查找野物蹤跡,稱作“揀氣”,令趕仗狗追捕謂之“趕山”。

趕仗狗除趕仗之外,平時都在村裡護家。好的趕仗狗除了看骨架、皮毛、性情之外,還要注意嘴筒子上長毛的根數,經驗俗稱:一毛懶,二毛趕,三毛四毛當掌盤。

在趕仗佬看來,趕仗不在於收穫多少,唯圖一樂而已。俗話說:“打魚不到一碗湯,趕仗不到零打光”,就是說的趕仗是發不了大財的。

或許,我們五峰人趕仗,主要不是為了獵食野物肉,而是為了驅逐害獸,保護莊稼。(來源:五峰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