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對戰影視行業消沉期,用作品重塑信心

現在的年輕人比較注重娛樂,很多人會選擇在空餘時間看一場喜歡的電影,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影視行業的發展。作為影視行業的一匹黑馬,北京文化在2017-2019的三年時間裡,創造出每年一部30億+的單片成績,這在中國電影市場中是極其罕見的。回顧北京文化的電影項目,幾乎每一部成功的作品都是對當下電影市場空白區域的大膽嘗試。將中國傳統文化完美的融入到影視作品中,真正的聚焦於中國人自己的故事,想必這也是形成眾多爆款作品的原因之一。而這些不僅讓北京文化成為了行業的標杆,也成為了大眾關注的焦點。

北京文化對戰影視行業消沉期,用作品重塑信心

關注北京文化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最近北京文化官方網站發佈了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公告表示,已收到深交所通知,公司股票連續兩個交易日(2020年4月30日、5月6日)收盤價跌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屬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情形。並且表明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補充之處;經董事會確認,公司目前也沒有任何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項或與該事項有關的籌劃、商談、意向、協議等;且公司不存在違反信息公平披露的情形。

北京文化對戰影視行業消沉期,用作品重塑信心

這份公告回應了對於深圳證券交易所的關注函,這也使得此前的一些猜測不攻而破。瞭解股票的朋友都知道,股票的波動一般是股市的一種正常現象,就像從來沒有穩賺不賠的生意一樣,有賺必有賠才是常規狀態。

北京文化對戰影視行業消沉期,用作品重塑信心

看著上下波動的股票,不知道大家會聯想到什麼,我聯想起了現如今的影視行業,不知道有沒有網友和我一樣。相信大家都知道,影視行業在監管力度、市場需求及行業賽道等多方面因素下,從去年起就已經進入了消沉期。再加上疫情導致的經濟重創,給影視行業帶來了真正的寒冬。

北京文化對戰影視行業消沉期,用作品重塑信心

很多人對現在的影視行業給出了自己的觀點。前些日子,導演張一白在訪談中提出了電影行業只是暫時“貓冬”的觀點。他覺得疫情只是在這段時間按下了暫停鍵,歸根結底還是要靠優秀的創作來支持影視行業,而行業的信心也則建立在創作者對自己作品的自信上。

北京文化對戰影視行業消沉期,用作品重塑信心

儘管疫情的來臨,讓張一白手上的電影項目被迫暫停,但他卻認為這些對他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困擾,反而多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進行創作和思考:“對於我們來說創作永遠是第一位的,其他的事情也不是你能解決的。就要在全民隔離的大環境下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我們一直說現在電影業在經歷寒冬,確實我們也在過冬。東北有個‘貓冬’的說法,雖然冬天來了躲在家裡不能出門,但這並不能禁錮自己的思維與創作。”

北京文化對戰影視行業消沉期,用作品重塑信心

張一白的話使很多網友的贊同,這樣的眼界和觀念才應該是影視人所需要具備的,不會因為大環境而人云亦云的影響到本質核心,行業好不好歸根結底還是要看電影的質量,利用現階段的時間準備更優秀的作品,才是支撐行業的根本所在。由小見大,如果影視行業的每位從業者、每個公司企業都秉持著一心創作優秀的作品,那麼影視行業終會跨越寒冬,直面暖陽。

北京文化對戰影視行業消沉期,用作品重塑信心

北京文化也是如此,董事長兼總裁宋歌的帶領下,有條不紊的向前推進著北京文化多元的電影項目。從北京文化年報中披露的片單就可以看到,除了整體項目週期十年的《封神三部曲》之外,今年還將相繼推出《你好,李煥英》《沐浴之王》《749局》《我和我的家鄉》等一系列影片,片荒的夥伴們趕快記下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