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筆記·遭遇“酒仙”

旅行筆記·遭遇“酒仙”

嗜酒者多不是凡人,古有以酒為命的劉伶,“會須一飲三百杯,與爾同銷萬古愁”的李白,有“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的陶淵明,今有無酒不歡,盡興不醉的操綱。操綱者,非官非商,一介草民,頗有才氣,經營為業,安身立命之所近在城郊之小王莊。

旅行筆記·遭遇“酒仙”

小王莊距城不遠,山高林密,遠離交通樞紐,僻靜優雅,紅塵在即卻鮮有波及,山村人家原始生態之純樸一息尚存。操綱與我本無瓜葛,也無從相識,未聞其名。一日得一方壽山石,頗為喜愛,欲篆印鑑存留。尋覓篆刻人士,皆不甚稱意。坊間傳言,小王莊操氏善篆,乃家學淵源,別具生趣,只是此人不以篆刻營生,雅好而已。非有引薦請託,不輕易獻技於人。

幸有友人與之諳熟,得以造訪請求。是日,天朗氣清,風和日麗,驅車前往小王莊。鄉村公路盤山而上,鑽山越嶺,抵達小王莊已是晌午時分了。小王莊靜臥深山,山清水秀,說是距城不遠,實則頗費周折,因其山高林密,道路崎嶇,耗時費力,往來並不容易,可算是鬧中取靜之所在了。

旅行筆記·遭遇“酒仙”

小王莊乃王氏之宗族,村子裡多是王氏後裔,何來操姓人家?心存疑惑,不便詢問。村口一碩大店面,一根長杆挑著一面鮮紅的旗子,隨風張揚。藍底白邊,斗大的“酒”字格外醒目。心中頗為好笑,都什麼年代了,還來這一套,深山沽酒,若是再來個“三碗不過崗”豈不更有意思?

進了店門才知道這就是操綱的酒館。山村裡開酒館能有多少營收,轉來轉去的都是本鄉熟客,沒有什麼客流量,實在不是明智之舉。這操綱該不是一個迂夫子吧?

旅行筆記·遭遇“酒仙”

“來啦,裡邊請!”一個壯實的漢子衝著我們笑著。進了廳堂才知道,其實這並不是一般的酒館,而是一家營銷酒品的店鋪。酒品也非一般的酒類,是古法釀造的米酒。買賣在前,作坊在後,樓上居家,地道的傳統模式。

漢子不是操綱,是操綱的弟弟操常,還有一個妹妹叫操玉,兄妹三人都是村子裡僅有的曹姓人家。祖上是外來戶,頗有來歷,應該是釀酒的世家傳人,因為尚不熟悉,不便深聊。

旅行筆記·遭遇“酒仙”

操綱外出未歸,囑咐一定要等他回來。操常領著我們參觀了自家的酒坊,因為對酒不感興趣,我也只是走馬觀花不及細看。吸引我的是村子裡的環境。煙村人家是詩人筆下的美妙意象,只可想象難得真切,可在這裡卻是身臨其境,感同身受。

四面青山白雲繞,一泓清泉白練飛。茂林修竹錯雜長,村前村後皆林莽。屋簷相連青瓦房,高矮參差不成行。曲徑通幽杳然去,人煙稀疏不匆忙。心遠地偏不寂寞,山村人家是天堂。

日落時分,村口偶遇一人,短髮濃眉,敦實修長,嘴角微微上翹,笑吟吟的,滿臉和氣。遠遠的跟我們打招呼,似曾相識的樣子。心裡暗忖應該就是傳說中的操綱了。敦實的長相掩飾不住內在的儒雅,操綱和操常不一樣,似乎不是一個精明的生意人,而是一個豁達爽朗的村民。

旅行筆記·遭遇“酒仙”

操綱不提篆刻的話題,我以為他已默許了,誰知他還有自己的規矩,滿足了規矩分文不取,滿足不了規矩,婉辭謝絕。友人可能知道卻不肯明言相告,害得我心裡七上八下的甚為不安。

我是帶了見面禮的,可是拿不出手。人家就是沽酒的行家,我卻以酒相贈似乎有些滑稽可笑。囁嚅了半天不好意思說出來。操綱請我們坐定,拎出一件自家出品的美酒,敞開大碗每人斟了滿滿的一碗酒,說,先喝酒,酒喝好了,再談事情。

旅行筆記·遭遇“酒仙”

友人望著我笑,我則大驚失色。我不善飲酒,一飲必醉,血脈噴張,頭暈腦脹,腿腳發軟,搖搖欲墜。那窘態十分難堪,也十分難受。沒有辦法,入了人家門,就得聽人家吩咐,硬著頭皮,喝!端起大碗,鼓起視死如歸勇氣一飲而盡。

一陣眩暈,滿臉火辣,胸臆之間突突如奔,舌頭似乎都不聽使喚了,踉踉蹌蹌的跌坐下來,兩眼朦朧。操綱一聲喝彩,好樣的,再來一碗!說時遲那時快,不由分說又給我斟了一大碗。

說來也怪,一瞬間的眩暈馬上就過去了,那種醉酒的感覺慢慢地消失了,一種甜甜的回味反倒是清晰了。這酒有名堂。我一連喝了三大碗竟然沒有倒下,這不是“三碗不過崗”路數,到底是什麼路數?

友人笑了,曹綱也笑了。都說操綱是酒仙,大碗不醉,原來這酒不是市面上的酒,酒精濃度很低,是保健養生的釀造米酒,我也能喝上三大碗啊。

旅行筆記·遭遇“酒仙”

“我操綱釀酒賣酒,篆刻非我正業,喝得了我的酒,看得起我的人,就是朋友。朋友之間只講友情不談生意。一枚印章,三碗酒!”真的沒有想到,操綱如此豪爽,頗有古道熱腸之風。祖上一定有來歷吧?

“當然有來歷。小王莊不是我的本鄉,祖上是北方人,釀酒有道被人覬覦,遠避他鄉,在此落戶。感念鄉民純樸厚道,釀酒與鄉人共享,小王莊人只要願意,都可以分銷我操家米酒,一起致富。”

原來是這樣,操綱令我肅然起敬了。操綱兄弟釀酒賣酒,妹妹操玉則是個讀書人,學習營銷,但願他們能將傳統米酒發揚光大,帶領一方共赴繁榮。

印鑑篆刻好了,大篆字體遒勁有力,操綱是“酒仙”,更是藝術家,酒品高,人品好,德藝雙馨。


旅行筆記·遭遇“酒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