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剛拿出來的凍肉,千萬不要拿水泡,教你一招,5分鐘把肉解凍

伴隨著現代冷藏技術的越來越先進,很多市場上售賣的肉類大多都是凍肉。

可是如果凍肉處理不當的話會讓肉吃起來很不新鮮,特別是冰箱速凍層剛取出來的凍肉。


冰箱剛拿出來的凍肉,千萬不要拿水泡,教你一招,5分鐘把肉解凍


冷凍肉的解凍方法


首先,我們可以先把凍肉從冰箱拿出來,並且換到冰箱上層的冷藏室,讓肉類溫度緩慢升高解凍,同時這樣保持肉質的鮮美。


專家解釋,凍肉吃起來不新鮮的主要原因,就是很多人在解凍的時候用熱水或者溫水泡著解凍,這樣讓肉質的鮮味流失到水中,同時因為溫度上升太快,讓肉質纖維變質。


冰箱剛拿出來的凍肉,千萬不要拿水泡,教你一招,5分鐘把肉解凍


其實冰箱裡的凍肉剛拿出來後,用水泡著解凍也是可以的,但是兩個前提必須首先滿足:


1、浸泡凍肉的水要用冷水。


2、凍肉要用保鮮袋包著,避免水直接接觸流失鮮味。


有一個科學的妙招,就是用兩個鋁盆或鋁鍋輕輕夾著凍肉,利用鋁製品超高的導熱性,讓凍肉迅速解凍,通常只要5分鐘即可解凍剛從冰箱拿出來的凍肉。


冰箱剛拿出來的凍肉,千萬不要拿水泡,教你一招,5分鐘把肉解凍


看完之後,是不是覺得自己以前用熱水把凍肉解凍的方法很傻呢,其實肉類富含豐富的維生素B,直接用熱水泡會讓其大大流失。


冷凍肉解凍後最好一次用完,若將剩餘部分又重複冷凍,這樣會影響肉食品的品質和營養價值。


冰箱剛拿出來的凍肉,千萬不要拿水泡,教你一招,5分鐘把肉解凍


是不是凍肉沒有新鮮豬肉好?很多人認為凍肉沒有營養,覺得吃起來的味道沒有新鮮豬肉好,從而選擇高價的新鮮豬肉,那到底凍肉是否真的比新鮮豬肉差呢?


專家認為吃凍肉有四大好處


1、更衛生


從衛生角度看,新宰的肉類中經常存有各種細菌,甚至可能有某些病毒,比如豬黃膽病毒就是藏在骨骼血液和肌肉中的;而凍肉中的細菌都已排出或凍死了。


冰箱剛拿出來的凍肉,千萬不要拿水泡,教你一招,5分鐘把肉解凍


2、更新鮮


生豬屠宰後最快2~3個小時就進入速凍過程,到家經過1個多小時的解凍處理,肉在常溫中的暴露時間只有大約四五個小時。


而新鮮肉一般早晨4點多從屠宰場運出來,在肉攤上擺賣,到上市民的餐桌最快也要到中午11點多,肉在常溫和空氣中暴露時間超過6個小時。


冰箱剛拿出來的凍肉,千萬不要拿水泡,教你一招,5分鐘把肉解凍


3、更好吃


從肉質上看,新鮮肉酸味重、雜汁多;而凍肉入庫前進行了排酸處理,肉體內的水分和汙血基本上都被清除了,因此肉味更加鮮美。但家裡的冰箱並不能讓凍肉繼續長時間保鮮。


因為凍肉出庫的溫度在零下18℃左右,而家庭用冰箱的製冷能力有限,一般只有零下4℃~5℃,凍肉長時間放在冷藏櫃中仍然會慢慢變質。


因此專家建議買回家的凍肉最好在一週時間內吃完。


冰箱剛拿出來的凍肉,千萬不要拿水泡,教你一招,5分鐘把肉解凍


4、有營養


凍肉與鮮肉相比,在營養學上沒有多少區別,只是凍肉在食用時需要進行解凍,解凍方法不當,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


需要提醒的是,凍肉重複解凍冷凍會破壞其中的營養成分,導致肉中最富有營養的細胞質液體等營養物質隨水分一起流失。


只要正確解凍和合理食用,凍肉的營養價值並不比鮮肉低。


冰箱剛拿出來的凍肉,千萬不要拿水泡,教你一招,5分鐘把肉解凍


冷卻肉與鮮肉相比,多數微生物受到抑制,更加安全衛生;它與—18℃以下凍結保存的冷凍肉相比,又具有汁液流失少、營養價值高的優點。


因此,冷凍肉是比新鮮肉衛生,比冷凍肉更富營養的肉,值得大力推廣。


教你買到放心豬肉小竅門


想知道豬肉是否新鮮?買肉時得先看,最佳顏色是淡紅色;後摸,彈性好的豬肉好;再聞,好的豬肉是沒有異味的。


1、皮白肉硬有光澤。


新鮮豬肉的瘦肉部分顏色呈均勻的淡紅或者鮮紅色,切面呈大理石樣紋理,脂肪部分潔白且有光澤,質硬且稠。


不新鮮的豬肉顏色往往是深紅色或者紫紅色,脂肪失去光澤,偏灰黃甚至變綠。


冰箱剛拿出來的凍肉,千萬不要拿水泡,教你一招,5分鐘把肉解凍


2、鮮香無異味。


新鮮的豬肉帶著固有的鮮香氣味,而不新鮮的豬肉通常稍有氨味或酸味。


經過冷凍的豬肉,解凍後肌肉色澤、氣味、含水量等均正常無異味;過期冷凍肉脂肪暗黃,肌肉乾枯發黑,表面有風乾氧化斑點,就近聞會有淡臭味,解凍後臭味更濃。


冰箱剛拿出來的凍肉,千萬不要拿水泡,教你一招,5分鐘把肉解凍


3、表面不粘彈性好。


觸摸新鮮的豬肉表面,感覺微幹或稍溼,但不粘手、彈性好,指壓凹陷後能立即復原,有堅實感。


生肉放久了,肉質易發生變化。觸摸不新鮮的肉,摸起來會感覺表面乾燥或有些粘手,新切面溼潤,指壓後的凹陷不能立即恢復,彈性差。


冰箱剛拿出來的凍肉,千萬不要拿水泡,教你一招,5分鐘把肉解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