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抗疫需“多管齊下”!

小編兒說


新加坡抗疫需“多管齊下”!


4月19日,新加坡的新冠肺炎感染者596例,總數為6588人,從發展趨勢來看,可能很快會突破萬人大關。有專家預測,新加坡的確診的最高人數可能會達到兩萬人。面對新加坡迅猛增長的新冠肺炎感染者,新加坡治療的壓力越來越大。


目前已經採取了新辦方艙醫院、輪船隔離等等措施,如果再新建新的醫院和隔離區,很可能會出現“無地可建”,因為新加坡全國的土地面積還不如中國大部分的城市面積大。


新加坡抗疫需“多管齊下”!


新加坡急需要採取新的對策,新加坡在嚴控病毒擴散的同時,還要一手抓檢測,一手抓治療,而且“兩手都要硬”。


在治療新冠肺炎的問題上, 新加坡有必要破除“島國思維”,放眼世界 ,發揮一切可以發揮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人員 ,來打贏戰勝新冠肺炎這一戰役。


主要可以採取以下三個措施:請進來、送回去、上門服務。


新加坡抗疫需“多管齊下”!


請進來


中國在防控方面的一個主要經驗就是“全國都來支持武漢”,當然,這一點在新加坡是不可能做到的。


新加坡的短板是“小國寡民”,國土小、只有714平方公里;人口少、只有500多萬人,而且其中還有100多萬是外國籍人;資源少、幾乎沒有什麼資源。船小難以抵抗大的風浪,在特殊困難時期,必須依靠外部力量的援助 。


新加坡雖然做不到全世界都來援助新加坡,但是,對一些關係非常好的國家來說,還是會雪中送炭伸出援助之手的。


特別是中新兩國,可以說是“血濃於水”的關係

,新加坡是全世界除中國以為,華人比例最多的國家,天下華人是一家。


新加坡抗疫需“多管齊下”!


在防控疫情中,許多國家已經請求中國的援助,中國也向意大利、伊朗、巴基斯坦等國家派出了醫療隊,並且援助了一些國家大量的醫療物資。


如果這個時候,新加坡請求中國派出醫療隊來支援 只是“一句話”的事情。人們常說“港澳臺”人是中國的“同胞”,這裡還應該加上“新”,筆者一直認為“港澳臺新”的華人,都是中國的“同胞”。


筆者一些在中國從事醫療工作的朋友,都十分關心新加坡疫情的發展,他們看到新加坡最近確診數量的暴增,感同身受心急如焚!


如果是中國的城市發生這個情況,他們立刻會報名前去幫助治療。面對新加坡的困難,他們急新加坡人之所急,也有心想去新加坡幫助新加坡抗疫,但是不知道通過什麼方式能夠去支援新加坡。


新加坡抗疫需“多管齊下”!


如果這個時候,新加坡請求中國的幫助,中國肯定會伸出援助之手派出醫療隊的。


中國在防控疫情上有許多成功的經驗,如果出手相助,不但可以緩解醫療人員的不足,而且可以發揮中藥在治療中的作用,推廣中國治療的經驗。


在中國的安徽省亳州市,由於採用中藥治療新冠肺炎,居然做到了“零死亡”,創造了全世界治療新冠肺炎奇蹟,如果中國醫療隊來新加坡,就可以在新加坡“複製”中國成功的經驗,雖然不可能做到“零死亡”了,但是控制或者減低新加坡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幫助新加坡度過困難時期還是可能的。


新加坡抗疫需“多管齊下”!


送回去


我一直難以理解,為什麼中國的疫情控制住了,中國武漢以外的許多城市沒有爆發,新加坡的疫情卻爆發了呢?而且和新加坡十分類似的香港為什麼沒有出現確診人數暴增的現象?


原來客居在新加坡的外國人比較多,500多萬人口中,新加坡國籍的只有300多萬,其中100多萬外國人,其中幾十萬是周邊國家的來新加坡的“客工”,中國也有不少客工,在新加坡從事建築等行業工作。


新加坡抗疫需“多管齊下”!


因為疫情發生的時期主要在中國的春節期間,還有少數中國探親訪友等等原因的中國人員,由於交通等方面的原因,一直滯留在新加坡。


進入4月份以來,新加坡新增加感染的大部分是外國人,爆發的主要來源於新加坡的客工群,在約6000 被感染的人之中,三分之二以上是外國人。


截止18日的統計數字:新加坡本國人只有1248人;其中僅僅孟加拉國人就高達2031人,大大超過了新加坡本國的確診人數;印度人是1116人;中國人是194人。


新加坡抗疫需“多管齊下”!

4月18日數據


對外國人多的特殊國情,就需要爭取外國的力量來解決。對確診的外國人,可以徵求病人本人的意願,如果願意回本國治療,並且經過本國政府的同意,新加坡政府應該協助他們返回本國治療,交通等費用由新加坡政府承擔。


當然如果病人不願意,或者病人雖然願意,所在國家的政府不同意,新加坡不得強制執行,應該仍然讓他們留在新加坡,和新加坡公民一樣治療,享受一樣的待遇,不得歧視他們。


當然對一些經濟落後,治療條件差的國家的人來說,他們大多數會堅持留在新加坡治療,對治療條件好的國家的人來說,大部分還是願意回祖國治療的。


新加坡抗疫需“多管齊下”!


新加坡政府可以積極主動地和外國籍病人在新加坡的大使館領事館及辦事機構聯繫,對其中願意回國的病人,積極協助他們返回所在國家治療。而且這些國家或者地區,接收他們回國治療也是責無旁貸的。


這項工作只要新加坡的工作做到位,肯定會有成效的。目前統計的中國國籍的近200人確診病人,如果中國對他們可以享受免費治療的政策,筆者估計,其中不少人還是想回中國治療的。


其他國家也一定會有人願意回祖國治療。各回各家各找各媽,誰的孩子誰抱回去。這部分人經過分流治療後,就可以減輕新加坡治療上的壓力。


新加坡抗疫需“多管齊下”!


上門服務


疫情期間,在中國的武漢市出現了一位個體中醫,名字叫李躍華。有報道說,武漢市有一位退休的廳級老幹部,被新冠病毒感染後,不願意住院治療,堅持在家治療。


是李躍華上門服務,用自己“發明”的中醫“土方法“,把老幹部治療好了,老幹部的親屬也被感染,後來也被治療好了。而且李躍華在治療病人時,自己還不戴口罩, 違反疫情期間的交通管制,不戴口罩到處亂跑。為什麼李躍華看病敢不戴口罩,可能是中藥對病毒有抵抗力。


從這個信息中可以看出:病人可以不需要住院治療。我們最初對疾病的判斷 ”戰勝疾病主要依靠自己的免疫力”,“輕微病人可以不需要住院治療。"這兩個判斷都是正確的。


新加坡抗疫需“多管齊下”!


在西醫方面的特效藥還沒有,治療該病的主要用的就是提高病人的免疫力的藥品,如免疫球蛋白等注射液。只有在疾病後期的重病患者,才用得上一些西醫方面的醫療藥品和設備,如需要隔離病房、呼吸機、甚至換肺等等 ,寶貴的西醫醫療資源應該用於重病患者。


中醫治療的一個最大的好處是,病人可以不需要住院治療,因為中醫沒有那麼多設備,一般也不需要進行手術,主要只是口服中藥,病人不論在家或者在醫院治療,對於口服中藥的人來說,療效差別都不大。


我們不要把“方艙醫院”看的太複雜,就是大家在一起吃藥,沒有什麼可怕的。在中國的“方艙醫院”,病人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唱歌跳舞打太極拳等等,治療的效果仍然是很好的。對初期的病人,診斷基本上已經確診了,用藥也可能是大同小異,醫生護士定時檢查送藥等等,所以對方艙醫院的條件要求不需要很高。有些人,居家治療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新加坡抗疫需“多管齊下”!


新加坡面對眾多的客工宿舍感染群,首先進行檢測 ,對確診病人和健康的人群進行調整分開 ,確診病人治療,健康人群隔離。


為了解決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對客工不論治療或者隔離 ,都可以因地制宜來解決,對有條件的宿舍,就地改造成“方艙醫院” ;沒有條件改造成方艙醫院的,就地改造成為隔離區。因為對隔離區的要求更低,只要不和外界接觸進行了,許多人都是居家隔離。政府主要做好醫療和飲食兩個方面的服務就行了。


對需要治療病人,主要是治好病,安安心心不要胡思亂想。政府可以組建醫療隊,醫務人員上門服務進行治療,有信息表明,政府已經組織醫療隊,深入基層,為客工宿舍的感染者治療了。


另外,還要做好對病人心理疏導,克服恐慌心理,保持樂觀的心態,都有利於病人的康復。這一點,在中國的方艙醫院,已經取得很好的效果。


新加坡抗疫需“多管齊下”!


對需要隔離的人群,主要是吃好喝好,老老實實待在家裡不要亂跑。首先要求他們不能與外界接觸。在服務上,除了吃喝以外,也要做好生活其他方面的服務,如物資送配、送菜送米、傳遞郵件等等日常生活中的瑣事。這些如果政府工作人員不夠,都可以組織一些義工來做。


截止4月18日,武漢市的累計確診數字是50333,死亡3869人,從1月23號封城,到4月8號“解封”,只有兩個多月的時間,就度過了“難關”。


新加坡抗疫需“多管齊下”!


進入4月份以來,新加坡確診量暴增主要是擴大了檢測量,使一些隱藏的感染者都“暴露”出來,這些“隱患”暴露出來是好事情,就算最高達到兩萬,發病率還是低於武漢市,武漢市1000多萬人口,五萬多人確診,感染率是千分之五;新加坡的死亡率就更低了,至今11人。


新加坡的防控疫情形勢遠遠沒有達到武漢市的程度,相信在不太長的時間內,新加坡也一定會度過難關,在清除病毒的陰霾後,花園城市也一定會迎來明媚的春天!


作者:田柏強,原中國安徽工人日報高級記者,現旅居新加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