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鍛鍊“第二個腦”?美國科學家迷戀這項活動,寶寶越玩越聰明

“本文由媽媽力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評論、分享”

手,被稱為人類的“第二大腦”,很多人認為鍛鍊好手,對人的智商非常有幫助,這是真的嗎?

寶寶“第二個腦”,3歲前勤鍛鍊會更聰明,藝術家科學家都這麼做

“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是教育實踐家、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的一句話,他認為,孩子動手能力對孩子來說十分重要,好的動手能力可以讓孩子更加優秀。

如何鍛鍊“第二個腦”?美國科學家迷戀這項活動,寶寶越玩越聰明

提到手和手工、製作等等相結合,在日本“積水工坊”是一所非常有名的藝術設計機構,這裡專門研究藝術和設計。

這所機構的創始人堅信“手就是人類的第二個腦”,人的思想必須通過手來實現,如果手不靈活,腦袋裡應該也沒什麼好點子。

於“積水工坊”創始人有相同想法的,還有拉斯金,這是一位19世紀非常優秀的英國藝術家。

如何鍛鍊“第二個腦”?美國科學家迷戀這項活動,寶寶越玩越聰明

他認為,一雙靈活的手是每一個完美設計師都需要擁有的,工藝技能必須通過雙手來掌握的,動手的過程中心與腦才會被觸動,這樣的藝術設計才會昇華。

分析

或許很多家長認為,這只是一種理論,並不能證明“手與腦”之間的關係,然而蘭得博士麻省基因研究中心做出相關的研究,他們發現人類與動物的基因其實相差並不大

比如老鼠和人類不管從哪方面來看都相差很大,可從基因上來看,我們與老鼠有三萬個基因是相同的,相似度高達95%。

如何鍛鍊“第二個腦”?美國科學家迷戀這項活動,寶寶越玩越聰明

從人類發展來看,人類之所以比其他動物優秀,發展進化如此迅速,完全的因為對工具的使用,然而使用工具的正是人類的雙手。

既然雙手對大腦如此重要,我們就需要早早開始鍛鍊孩子的雙手,那麼應該如何鍛鍊孩子的雙手?

寶寶3歲前如何鍛鍊孩子雙手

1. 抓東西

鍛鍊孩子的雙手,從孩子剛出生就可以開始,當孩子的小手已經可以展開的時候,寶媽就可以嘗試讓孩子體驗不同的觸覺,比如不同材質,不同溫度的物品。

如何鍛鍊“第二個腦”?美國科學家迷戀這項活動,寶寶越玩越聰明

讓孩子通過不同觸感、抓握東西的力度,刺激手部神經系統。

2. 擰瓶蓋

這個動作對孩子們來說是“里程碑”一樣的存在,一個簡單的“擰瓶蓋”動作可以讓孩子的大腦和手一起動起來,只有手腦配合完美,才能完成這個動作。

所以寶媽可以讓寶寶在家多練練“擰瓶蓋”。

如何鍛鍊“第二個腦”?美國科學家迷戀這項活動,寶寶越玩越聰明

3. 摺紙

其實很多幼兒園都會教孩子摺紙,不管是簡單的摺紙,還是一些延伸摺紙藝術。

智商高達160美國科學家,羅伯特·朗,他就非常迷戀摺紙。他甚至將摺紙和數學相結合進行了創作,而“圓河包裝”就是一重大突破。

如何鍛鍊“第二個腦”?美國科學家迷戀這項活動,寶寶越玩越聰明

羅伯特認為,當我們用手做一些比較精細的活動時,神經中樞就會被刺激,如果手部動作越複雜越精細,大腦受到的刺激就越多,就會更好的運作起來。

摺紙不但鍛鍊了孩子的手指、大腦、首腦相結合、審美等等,每做出一個成品,這對孩子來說都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這裡必須向寶媽們推薦一套《驚掉下巴》的摺紙盒子。

如何鍛鍊“第二個腦”?美國科學家迷戀這項活動,寶寶越玩越聰明

會跳的企鵝

如何鍛鍊“第二個腦”?美國科學家迷戀這項活動,寶寶越玩越聰明

被劈開的桃太郎

上面的可愛的有趣的摺紙成品都可以由孩子們親手完成的,最主要的是每個小動物還有自己的小機關,一旦觸發這些小機關,還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日本殿堂級紙藝大師中村開己的匠心之作

中村開己,在摺紙界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大師。2000年開始創作,作為一位立體紙藝作家,他一直以“做出讓人看一次就終生難忘的作品”為目標。

如何鍛鍊“第二個腦”?美國科學家迷戀這項活動,寶寶越玩越聰明

這一套《驚掉下巴》的摺紙盒子就是他的精心之作,一經推出真的火遍全球,國外知名視頻YouTube都開始推他的摺紙盒子,點擊量超過千萬。

超級耐玩的摺紙,文末可購買

這套摺紙盒子,含有18個摺紙玩具,2本說明書,真的超級耐玩,孩子需要通過貼、撕、折、捏等等來完成作品。

如何鍛鍊“第二個腦”?美國科學家迷戀這項活動,寶寶越玩越聰明

完成一個摺紙不但動手還要動腦,這既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還可以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簡直一舉多得。

如何鍛鍊“第二個腦”?美國科學家迷戀這項活動,寶寶越玩越聰明

這麼一個神奇的玩具,只要寶媽一拿出來,相信很多孩子都會立馬被吸引,安靜、乖巧得讓寶媽不認識,寶媽也趁這個機會好好休息一下。

如何鍛鍊“第二個腦”?美國科學家迷戀這項活動,寶寶越玩越聰明

#母嬰好物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