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第一:趙

趙,之所以在《百家姓》之中排名第一,是因為《百家姓》大致形成於北宋初年的吳越一帶,而“趙”是當時的國姓,自然要高人一頭。“趙”姓的來源在《史記•秦本紀》中有詳細的記載,不再詳述。

在混雜著神話色彩的記錄中,我們大致可以理清的是,造父及其所在部族,具有東夷血統,以鳥為圖騰,崇尚黑色。造父的祖輩伯益在夏初曾經是舜的輔臣、禹的同事、啟的政敵。在商朝,費昌曾經是商湯的戰友兼司機,其部族一直是商朝的貴族,與商的關係非常密切。商紂王時期,惡來有力,蜚廉善走。周武王之伐商紂,殺惡來,所以對周王室而言,趙部族是有原罪的,是需要提防的部族。

造父,是趙姓的直系始祖,傳說周穆王西巡之時,東部的徐偃王造反,造父駕車日馳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鎬京,及時發兵打敗了徐偃王。造父因此被封在趙城,所以造父族就稱為趙氏,是趙國始祖。趙城是就是現在的山西省洪洞縣趙城鎮,是所有趙姓人的祖地。

百家姓第一:趙


“趙”字來源於“造”。“走”表明了這個部族善於奔走,伯益、費昌、蜚廉、造父都是善於奔走的人。這裡的奔走,不僅僅是善跑,而是善於駕駛馬車,熟識養馬的技巧。“肖”是由“小肉”組成的,不是“蕭”的簡寫,意思是與主體保持一致,所以“肖像”就是非常像的畫,“不肖”就是不像。“走”加上“肖”,表示“趙”氏族來自於善走的“贏”氏族。


百家姓第一:趙

趙氏族一直是周的臣,但不是諸侯。可見造父的功績是有的,否則不可能有封地,但也不會很大,所以未能名列子爵以上的諸侯。趙氏族後來成為晉侯的臣。使趙部族位列子爵的人是趙衰,陪伴晉文公重耳流落列國十九年,是赫赫有名的“五賢士”,死後被稱為趙成子。

趙武,是趙衰的重孫,諡號為文子,就是《趙氏孤兒》的原型,先後輔佐過晉景公、晉厲公、晉悼公和晉平公,與韓、魏、智、範、中行等家族建立了士大夫專權而架空晉國公室的政治構架,某種程度上是三家分晉的奠基人。其後又經歷六代,約100年的時間,到趙獻子的兒子趙籍,被東周威烈王封為侯。由子爵而侯爵,看似升了兩級,但卻是趙氏幾百年的努力。三家分晉,也是春秋與戰國的分界點,標誌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百家姓第一:趙

今日稱華北為燕趙大地,即來源於此。

趙武靈王趙雍,十五歲即位,是趙國的第一個王,因推行“胡服騎射”改革,使趙國得以強盛,先後滅中山國,敗林胡、樓煩二族,闢雲中、雁門、代三郡,並修築了“趙長城”。趙武靈王是較早進行改革的諸侯,遠早於秦國的商鞅,韓國的申不害,僅次於魏國的李悝。趙武靈王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太上皇。趙武靈王四十歲時,讓位給自己的兒子趙惠文王趙何,自稱主父。

代王趙嘉是趙國公室,也是最後一個王,被秦始皇俘獲後,遷入甘肅天水,成為天水趙氏的始祖。

真正讓趙姓發揚光大的,當然是宋太祖趙匡胤。趙匡胤生於河南洛陽的軍人世家,跟從周太祖郭威,周世宗柴榮,立下了赫赫戰功。柴榮死後,自立為帝,建立了宋朝。宋朝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巔峰,也是轉折點。

百家姓第一:趙

宋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未統一南北的王朝,先與遼南北對峙,再與金隔江建盟。

宋皇族一改五代期間窮兵黷武的政治傳統,採取了揚文抑武的統治策略。終宋一代沒有嚴重的宦官干政和地方割據,兵變、民變的次數及規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至大觀四年(1110年)人口已經超過1.1億。史學家陳寅恪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與經濟革命的時代。

百家姓第一:趙

宋朝在軍事上以防守為主,重視重甲步兵和弩箭技術。但宋在政治上採取抑制軍事的原則,不重視軍事人才和軍事技術,致使軍事能力羸弱。最終上百年積累的社會財富,毀於蒙古的鐵蹄。明清兩朝,繼承了宋在文化上內斂的傳統,使得中華文化徹底失去了漢唐兩代的開拓精神。

漢唐之敗,在於窮兵黷武;宋之敗,在於貪富苟安;明之敗,在於不知變通;清之敗,在於不識時務。

這是本人第一篇將文字的起源和姓氏來源結合起來介紹的文章。文字和姓氏都是非常深刻而久遠的,本文只能截長就短,難免掛一漏萬,請方家指教。中國的姓氏文化如浩浩江河,不同支系共流入海,但源頭各異,短文僅能覆蓋最早的起源或最普及的起源,而不能列出所有的來源。譬如馬氏,始祖來自於馬服君趙奢,但回族馬姓來源於默罕默德的“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