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復學:204名醫療專業技術人員駐校,開學前檢測學校直飲水

南都訊 記者呂婧 通訊員鍾軒

復學在即,中山市衛健局局長梁衛華在中山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第56場發佈會上介紹,將對全市醫療衛生資源統一調配,為復學的每家學校派駐兼職衛生健康副校長和駐校醫務人員各1名,共派駐204名專業技術人員,駐校醫務人員在復學前1周和復學後2周內會全職駐校。

中山復學:204名醫療專業技術人員駐校,開學前檢測學校直飲水

專業醫務人員全職駐校3周

梁衛華介紹,到4月23日24時止,中山市共有累計確診病例69例,無新增病例。累計治癒出院68例,目前有1例確診病例在中山市定點醫院市第二人民醫院隔離治療,為普通型。無症狀感染者全部解除了醫學觀察。到目前為止,中山市無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無醫護人員感染。梁衛華表示,中山市的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為常態化防控中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秩序恢復和春季學生返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梁衛華表示,為切實做好中山市學校疫情防控的技術指導工作,中山市衛生健康部門將全力做到“六個確保”:確保返校的教職員工和學生以健康的狀態進入校園。根據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對準備返校的教職員工和學生,全部開展核酸檢測,檢測結果陰性方能返校。梁衛華介紹,上週衛健局已經分批次安排中山市初三和高三共10846名教職工完成採樣和核酸檢測,結果顯示全部陰性。這周安排5萬多名返校學生核酸檢測,用全覆蓋排查最大限度地降低校園聚集性疫情的發生風險。

確保防控工作指導落實到位。市衛健局對全市醫療衛生資源進行統一調配,為復學的每家學校派駐兼職衛生健康副校長和駐校醫務人員各1名,共派駐204名專業技術人員,為派駐學校提供,專業的新冠肺炎防控、學校常見傳染病防控、學生健康狀況監測、設施消毒和衛生管理、應急事件處置和演練等方面的技術指導。駐校醫務人員在復學前1周和復學後2周內全職駐校,與校醫一起,為學校師生提供及時的健康服務。

確保應急處置聯絡機制運轉正常。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中山市建立了教育系統和衛生健康系統深度合作機制,建立了學校與兼職衛生健康副校長、派駐醫務人員、轄區疾控中心、轄區醫院等重點防控單位的點對點聯繫機制,指定專人對接校園疫情防控工作。這些應急聯絡機制的建立,是實現安全有序返校復課的基礎。

應急方案一校一方案

確保應急方案穩妥有效。每所學校情況不同,市衛健局局提前介入,指導所在的每所學校全面做好各項應急方案的準備,做到一校一方案,並在學生返校前開展兩次應急演練。通過演練,發現應急方案中的不足或漏洞,及時進行查漏補缺,確保一旦出現疑似病例或聚集性疫情,能夠第一時間做到迅速響應,及時處置,穩妥有效。

確保防控工作各項技術支持到位。市衛健局組織疾控專家起草了《學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技術指導提綱》《返校開學前必須落實的四個重點環節》等各類技術指引,為學校開展疫情防控提供技術支撐;組織專家協助教體部門開展多場學生返校疫情防控技術培訓,使校長、校醫及廣大教職工樹立正確的防控意識,掌握科學的防控知識。同時,市衛健局建立了學校疫情防控風險評估制度,及時研判復學期間疫情防控的風險,提出針對性防控對策,力爭把疫情發生的風險遏止在萌芽之前。

確保復學驗收順利完成。市衛健局組織了17名專家參與市驗收督導專班的復學驗收工作,通過現場走訪和評估,指導學校針對存在問題制定整改措施。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對照復學標準,做到落實到位一家,驗收一家。同時,市衛健局組織衛生監督工作人員41人,加強全市學校直飲水衛生安全管理工作,在開學前完成全部學校的直飲水採樣和檢測,保障全市師生的飲水安全。

攝影/南都記者吳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