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和你說話的人,最值得深交

海涅 曾說:“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謊言即使再動聽,也只不過是虛幻的泡沫,輕輕一碰就破滅了。

與人交往,真誠最重要,真誠不僅代表著話要真,更意味著心要誠。

與講真話的人交往,你的人生必然充滿陽光,和心誠的人相處,你一定會感到如沐春風。

這樣和你說話的人,最值得深交

一句實話,頂過一萬句謊言

很多時候我們會對在人前說實話存在顧慮,尤其是在自己的朋友面前。要讓一句實話脫口而出,那簡直比出口成章的難度係數還要大。

我們不僅要考慮對方的情緒,比如對方會不會因此生氣,還要考慮對方是否可以接受,會不會影響彼此之間的關係等等。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說真話成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當面直陳他人的缺點和錯誤,已經需要莫大的勇氣。

說真話固然有一定的風險,一旦不小心,就可能斷送掉多年的情誼。但是真正的朋友,就需要有直諫的勇氣。

這樣和你說話的人,最值得深交

三國時期有一對好朋友,一個是呂岱,一個是徐原。徐原是個中正直率的人,在呂岱的大力推薦下,他做到了御史的官位。

但是呂岱一犯錯的時候,哪怕是很小的錯誤,徐原也會毫不客氣地當眾指出來,絲毫不給朋友留面子。

有人覺得這太過分了,去呂岱那裡指責徐原的做法。呂岱卻感嘆說:“這就是我尊重徐原的原因啊!”

徐原死後,呂岱懷著悲傷的心情去憑弔他:“現在你不幸離世了,從今往後,我還能從哪裡聽到自己的過失呢?”

徐原是真正懂得友誼的人,他明白,隨時能夠對自己的朋友說真話幫助他改進的,才是真正的益友。因此他贏得了呂岱的理解,也得到朋友的珍惜和敬重。

這樣和你說話的人,最值得深交

德謨克利特:“說真話是一種義務,而且這對他們也是更有利的。”

法國科學家比特雷莫有一本書叫做《人類和其他生物的起源和變異》,馬克思讀了這本書之後認為寫得非常好,還稱讚說:“這是一本很好的書,比起達爾文來,還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

他的好朋友恩格斯讀了之後,卻表達了完全相反的意見:“這本書沒有任何價值!”為此,這對好朋友之間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最後還是馬克思做出了妥協,向恩格斯的觀點靠攏了。但恩格斯卻誠懇地表示說:“如果沒有馬克思的意見,我不可能對真理認識得這麼清楚。”

好話誰都會說,但真話卻不是。

願意觸你逆鱗的才是值得深交的好朋友,才是會讓你受益終身的良師諍友。我們交朋友的意義就在這裡。

這樣和你說話的人,最值得深交

忠言,大可不必逆耳

莎士比亞說過:“誰告訴我真話,即使他的話裡藏著死亡,我也會像聽人家恭維我一樣聽著他。”

話雖如此,但是擁有這份氣度的人畢竟是少數。

對於普通人來說,越是面對親近的人,便越容易被一時的情感所佔據,即使心裡明白對方說的是真話,但仍然會因此生氣。

所以,比起陌生人,朋友批評的話更讓人感到委屈,父母說得大道理,更讓人聽不進去。這都是人之常情。

所以,怎樣說實話又不讓人反感,那就是要在坦率和得體之間尋找一種平衡。

說實話無疑是真誠的,朋友之間應該說實話,而把實話說得中聽一些,不刺耳,那就是得體了。

如果你的朋友興致勃勃地穿著新衣服來問你好不好看,你心裡覺得實在糟糕得很,又難看又沒有品位,但這個時候直接脫口而出“不好看”無異於潑冷水。

這麼個回答法,得罪人不說,想想都是很尷尬的對話場景。如果你們本來約了出去玩,那這個過程中的微妙氣氛會不會影響到各自的心情,也很難說了。

這樣和你說話的人,最值得深交

歷史上劉備是一個仁義的形象,但他也不能避免在難聽的實話面前惱羞成怒。

劉備和“鳳雛”龐統曾經是超脫君臣關係之上的好友,劉備為了聚齊“臥龍鳳雛”出山相助還頗花費了一番功夫。

在攻打益州的時候,劉備拿下了涪關,在城裡設酒宴慶祝。席間他問龐統說:“今天的宴會,可還算得上歡樂吧?”

龐統回了一句:“把攻打別人的國家當成樂趣,不是仁者之兵。”

劉備聽了頓時大怒,責罵他說:“昔日周武王伐紂,照樣是擺酒設宴慶祝,難道那不是仁者之兵嗎?你趕緊退下!”

一番怒斥之後,劉備把昔日敬重的這位謀士趕下了酒席。

在龐統的角度來看,他本來有很多更好的場合以及更恰當的方式來提醒劉備這件事,當著這麼多將士的面讓主公下不來臺,也確實不是明智的做法。

“忠言逆耳利於行”是每個中國人都能脫口而出的一句古話。

但其實我們大可以說不逆耳的忠言。

這樣和你說話的人,最值得深交

所謂會說話,就是懂得換位思考

一位成名已久的主持人在談到自己的說話藝術時講到:

“我不在乎說話之術,而在意說話之道,我的說話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

說實話固然重要,但是如何把實話說的動聽,能夠讓別人如沐春風,其實重點就四個字——換位思考。

如果我們能夠站在對方的立場為他人考慮,顧及別人的感受,用巧妙的方式避開尷尬,也不傷到對方的自尊心,自然就離這樣的效果不遠了。

這樣和你說話的人,最值得深交

中國古代有一個“危如累卵”的典故,講的是荀息和晉靈公的故事。

晉靈公是一個貪圖享樂的國君,而且十分暴虐,很難聽進去別人的進諫。有一次,他派大臣屠岸賈為他建造一座九層的瓊臺,因為怕受到勸阻,就下令說:“誰敢進諫一律殺頭!”

另一個大臣荀息聽說了以後,果然前來求見晉靈公。晉靈公提前命令武士準備好弓箭,為了防止荀息勸阻,只要他一開口勸諫,便立刻放箭將他射死。

荀息進來以後,故意裝出輕鬆的姿態說:“我今天來拜見大王,只不過是來給你表演一個特技,並不敢向你規勸什麼。我這項特技能夠把十二顆棋子壘起來,再把九個雞蛋壘上去而不會倒塌。”

晉靈公聽了,就沒有命令武士放箭,而是讓他表演。等到荀息真的開始把雞蛋往上壘,晉靈公忙在一旁大喊:“危險!”

荀息不緊不慢地說:“這哪裡有什麼危險的,比這更危險的事情也有呢。” 晉靈公於是問他更危險的是什麼事情。

荀息說:“大王,建造九層高臺,弄得國內已經沒有男丁耕地,國庫空虛,一旦外敵入侵,國家危在旦夕,難道這不是更加危險的事情嗎?”

晉靈公聽了,這才恍然醒悟過來,立刻下令不再建造九層的華麗高臺。

荀息進諫的成功之處正是避開了說真話的雷區,他沒有直言不諱挑戰晉靈公作為君王的威嚴,更沒有讓他在百官近侍面前喪失顏面,這是他為對方設身處地所考慮到的。

然後站在對方作為國主的立場,抓住他害怕國家危亡失去君位的心理,一擊而中。

把真話說得動聽一些,比用優美的謊言去矯飾,要高明得多。

何況實話原本就可以說得動聽,說得真誠得體,坦率大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