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來就不是“金鎖”,她一直就是“范冰冰”

她從來就不是“金鎖”,她一直就是“范冰冰”

《還珠格格》金鎖

17歲演金鎖,34歲演武媚娘,36歲被求婚成功。

從職業生涯角度看,范冰冰完成了從職場小白到首席執行官的晉升之路。看她在娛樂圈的履歷,我不會用“人生開了掛”去形容她的一次次升遷,反之,她的“範爺養成記”很符合普遍的職場規律——幾經波折“熬出來”的結果。把自己從“小姑娘”演成了“爺”,背後都是代價,她的那句“我經得住多大詆譭,就能擔得起多少讚美”是她對自己角色轉變最佳的詮釋。

她從來就不是“金鎖”,她一直就是“范冰冰”

《武媚娘傳奇》

我這個八卦界的HR,今天就來嘎聊一下范冰冰的職業路徑。作為“勞動者”,她的職業定位和執行力是可為我們職場人參考和借鑑的。

1)你的職業野心,決定著你在職場中的階層。

“野心”不是個貶義詞。范冰冰從出道開始,就不甘於做個配角,即使當年簽約瓊瑤公司,可以讓她有戲拍,做個二三線明星或許不成問題,但她還是離職了,離職原因:公司對自己的職業定位與個人職業發展目標不符。她的職業野心是什麼呢?當然是,一線巨星。

是的,那時公司力捧趙薇,作為職場新人的范冰冰清晰地看到:在這家公司,她沒有晉升空間。即使當時的她,還不具備目標崗位的知識技能與勝任力,但范冰冰一點都沒退卻,她敢想,明確的職業目標逼迫她做出了跳槽的決定。

2)關於跳槽,跳對直屬領導比跳對公司更重要。

范冰冰離開瓊瑤公司去了哪兒?去了華誼,一呆就是7年。成為一線巨星了嗎?並沒有。到底誰真正讓范冰冰走上通往“範爺”的道路?他是“穆曉光”。穆老師給范冰冰制定了一系列全方位的“績效改進計劃”,並最終由他提出了全新的戰略發展方向:開范冰冰工作室,投資拍劇,獨立自主,做大做強。

這個戰略,需要范冰冰有足夠強大的執行力去實現,果然,這妹紙對自己夠狠,夠拼,一路磨練演技,一路把自己推向美的新高度。職場也是個看臉的地方,顏值經濟輻射範圍廣得很,要在江湖立足,外貌、能力、氣場一個都不能少。

范冰冰遇上穆曉光是種運氣。我覺得,有準備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她從來就不是“金鎖”,她一直就是“范冰冰”

經得住多大詆譭,就能擔得起多少讚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