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額寶一季度淨吸金近1700億!7日年化收益卻已跌破1.8%,“躺賺”還有哪些新姿勢?

近日,餘額寶披露2020年一季報。季報顯示,餘額寶單季淨吸金近1700億元,這也是2017年二季度之後,單季度規模增加最多的一次,總規模也連續3個季度攀升,回到1.2萬億上方。

一方面是規模持續上升,但另一方面,餘額寶的7日年化收益率在4月初跌破2%之後,僅半個多月時間又已經低於1.8%。當“躺賺”越來越難時,低風險理財還有哪些新方式?又有哪些“坑”需要注意?

一季度淨吸金近1700億

先從天弘餘額寶最新的一季報來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資產淨值約為1.26萬億元,相比於2019年底約1.09萬億元,增加了約1700億元,主要來自於一季度1649億份的淨申購。

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餘額寶連續3個季度出現規模回升。不過,此前兩次的單季度規模回升都未超過500億元,而此次不僅突破了千億,且是2017年二季度之後,規模回升最多的一次。

除了規模上的變化,餘額寶在今年一季度的持倉也有不少改變,首先是增配了超300億的債券,債券資產佔基金總資產的比例從去年底的7.2%提升至今年一季度末的8.78%。

基金經理在季報中表示,貨幣市場方面,一季度在疫情影響下,央行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整體流動性處於極度寬鬆狀態,資金價格快速下行。而債券市場方面,一季度總體大幅上漲。在流動性寬鬆、資產價格快速下行的情況下,餘額寶抓住較好的再配置時點,對資產做出最優配置。

另外,在資產的久期方面,也做了調整。一季報顯示,投資組合平均剩餘期限為43天,相比去年底的58天,有明顯縮短。其中,平均剩餘期限在120天(含)~397天(含)的資產,佔基金資產淨值的比例從去年底的21.4%降至今年一季度的10.38%。

組合理財不適合快進快出

不過,儘管基金經理努力在維持餘額寶的收益,但在流動性整體處於非常寬鬆的情況下,收益率中樞不斷下行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今年4月6日,餘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首次跌破2%,如今僅過去半個多月時間,截至4月22日,7日年化收益率進一步跌至1.7970%。

而如果看餘額寶平臺上的其他貨幣基金,可以發現,有多隻貨基的7日年化收益率甚至已經跌破了1.5%。比如寶盈貨幣A,4月22日的7日年化收益率為1.3560%;長盛添利寶貨幣A,4月22日的7日年化收益率為1.4670%。

當“躺賺”已經成為過去,面對著持續走低的收益率,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又有哪些理財方式可選呢?

其實早在餘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3%之後,支付寶理財平臺也推出了“貨基+債基”的組合方式,買入時,組合中的一部分購買的是貨幣基金,另一部分購買的是債基。這類組合從目前來看,年化收益率基本上能在3%以上,甚至由於債基收益率的走高,有的組合收率逼近5%。

造成組合差異的很大一個因素在於,各個組合債基和貨基的配比也不太一樣,有的貨幣和債基的比例是7:3,有的是貨幣和債基的比例是4:6,因此投資者如果選擇此類進行投資時,要注意一下組合是如何構成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還有,這種組合由於包含了不同的產品,因此流動性肯定也沒有單純的貨幣基金那麼好。比如要像其他貨幣基金一樣,1萬元以內提現2小時到賬是做不到的,一般都是T+1才到賬,而且其中的債基部分,持有時間如果少於7天,基金公司還會收益1.5%的贖回費率,30天之內往往也有一定的贖回費。也就是說,這類產品不太適合7天之內的隨時支取。

替代產品風險低不等於無風險

除了這種組合的理財方式,近期基金公司不斷在推“固收+”產品,這類產品的定位其實就是在貨幣收益率持續走低的環境下,希望能夠滿足投資者追求較高回報但是又不想冒太多風險的需求。

這種產品一般來說,就是以債券資產打底,然後在這個基礎上配置再進行一些可以提高收益的操作,比如“債券+股票”“債券+量化”“債券+打新”等方式。對於投資者來說,如果風險偏好較低,這也是一種選擇,只不過選擇這類產品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看它的收益來源。

有業內人士指出,“市場上大部分的偏債混合基金,儘管是股票比例更低,但是由於股票和債券本身的波動率差異更大,事實上還是權益投資貢獻了組合更大的收益。”

換句話說就是,有的雖然看上去是偏債基金,其收益在某個時間階段表現也還不錯,但其實主要是因為在這段時間內,其持有的股票倉位收益較多,這類產品並不是以追求絕對收益為目前的“固收+”產品。對於低風險投資者,也未必適合。

此外,偏債類的FOF產品,也是投資者可以關注的方向。有業內人士表示,“偏債的FOF質量還可以,一是底層資產,配債基的安全性和流動性肯定比直接買債券好;二是在積累安全墊的基礎上,通過股票、可轉債去提高收益,其實是可以和銀行理財產品比拼一下。”

Wind數據顯示,在41只偏債FOF產品中,今年以來有20只產品的收益率在2%以上,僅有4只產品的跌幅超過1%。不過記者也注意到,即使都是偏債FOF,但是這類產品在選擇時同樣也要關注其持倉情況,比如今年一季度跌幅超過6%的泰達宏利全能混合(FOF),一季度的回撤主要就是來自於配置了REITS及美股資產。

總的來說,不管是“貨基+債基”的組合投資、“固收+”產品又或是偏債的FOF產品,其實都是為了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博取更好收益。對於低風險投資者而言,選擇這些產品顯然不能跟以往直接“躺”在貨基裡相比,該做的功課還是要做足。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