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美酒

对于昭通人来说,八九十年代的二粬酒是留在众人心中不可磨灭的印记。那时的二粬酒,是逢年过节走亲访友,迎来送往的必备佳酿。生活中的大小事情,待客交际,二粬酒是不二之选。

家乡的美酒

此酒产自洒渔河酒厂该酒厂前身是葡泉酒厂四分厂。此地青山相待,白云相爱。这里泉水有形,也有声,但不是流出来的,也不是淌出来的,是从崖层隐蔽孔隙“吐”出来的。方圆数米,数十个隐蔽的孔隙,不停地“吐”出一串串水泡。

水泡大小与葡萄相仿,浑圆如珠,晶莹剔透,一粒一粒,粒粒可数,宛若一串又一串珠圆玉润的浮漾的项链,葡萄井由此得名。这里既然有优美的自然环境,还有清冽甘甜的泉水,当然是天然的酿酒胜地。出产的二粬酒纯高粱酒,清香浓郁,口味纯正,入口顺滑,令人回味无穷。

家乡的美酒

在二粬酒最流行的那些年,每逢新年到来,去外婆家拜年,一只猪腿两瓶二粬酒是必备的拜年礼品。

大年初二,穿戴整齐,一大早就背上背箩出发。翻山越岭不觉得累,路上的空气都格外清香,风景更是特别。

那时的我,老感觉,只有外婆家的风景才是那样的特别,那风景也只能是属于外婆家的风景。

家乡的美酒

终于到外婆家了,外婆一句:“孙儿,你来了哇!”倍感亲切动听。外婆家早就烧好了火垅,火垅里松木通红,热气扑面而来。外公立马把早就烧好的洋芋,刮成金黄色,塞在我们手里,咬一口,酥软可口。表弟表妹们要吃,先等等再说。

家乡的美酒

吃饭了,猪肉炖粉条、烘炖的黄豆猪头肉、各式的菜满桌子端上来,美味是令人终身怀念的。

大人们自然要喝两盅,拿出来的,当然还是二粬酒。拧开盖子,倒上一杯,小口小口的抿,抿一口,咂巴两下嘴,再拈一颗花生米或是其他的下酒菜,那滋味,是大人们快活似神仙的味道。那感觉,萦绕在心灵深处,无法忘怀。那感觉,是八九十年代特有的感觉。那感觉,是物质不太充裕但已经大幅改善后的感觉。那感觉,是信息不通畅,交通条件落后,可人与人之间还有浓情蜜意的时代特有的亲情感。

家乡的美酒

再后来,读了高中。喝酒便是偶尔为之的快事。三五个朋友,在周末时候,一起去县城外的山沟里。游览山水风光之后,把准备好的洋芋、瘦肉等但凡容易弄熟来吃的东西,垒石为灶,折枝为筷就烧烤起来。

烤熟了,男男女女,拿出二粬酒,你一口我一口,对着瓶子不忌口。喝是喝不醉的,因为酒有限。大家在山沟林地里唱跳随心。

真可谓年少轻狂,幸福时光。单纯而美好的回忆,定格在十八九岁。那时的友情,弥足珍贵。

家乡的美酒

时过境迁,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当初的好朋友各奔前程,四散天涯。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喝过二粬酒的老友们,也许一年半载不见面,三五个月不通电话不网聊。但知道他在哪座城市,得闲一定会去找找。特别是还在老县城的朋友,回家必定是要凑在一起聚一聚的。

一醉方休也好,清茶闲聊也罢。彼此的情谊,早已深入骨子里去了。有人说,故乡,就是你有三亲六戚的地方,可促使你回乡的,更可能是你在那里有几个能喝一辈子酒的老友。

鲁迅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视之。”说的,或许就是这种感觉。

不过,唯一遗憾的是,由于经营不善,葡萄井酒厂在世纪之交时停产二粬酒了。市面上突然少了广受欢迎的佳酿,总让人感觉少了点什么。

可是人们在不经意间,又觉得,在生命中滋生、酝酿着一种情怀。这种情怀是一种若有所失的感觉,是对年轻时青春美好的记忆,是对峥嵘岁月流逝的感叹,是光阴荏苒时代变迁的惆怅,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很难弥补。

家乡的美酒

于是,在二十年过去之后,有价无市的原包装二粬酒在悄无声息之间被炒到一两万一瓶,成立名副其实的传奇“高端酒”。对于普通酒友来说,能再次喝上平民价的二粬酒无疑是奢望。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二十年来,葡萄井酒厂的酿造工艺并未失传。配方还在酿酒人的手里,并且二十年来二粬酒的醇香并未断根。

原葡萄井酒厂四分厂的老酒师傅出于对二粬酒的热爱与不舍,将他们的匠心精神默默守护着,二十年来酿造的高粱酒整整三十万吨储藏在仓库里,香味愈发浓郁。可是,时代日新月异的变迁让老酒师傅们跟不上电商时代的步伐。他们只能对着仓库望酒兴叹。

家乡的美酒

人们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他们的坚持终于在今天迎来了曙光。

云南龙耘商贸有限公司以独到的眼光慧眼识珠。他们将这三十万吨的酒进行了现代化包装,以迎合新时代年轻人的审美。品牌名称也改变成颇具现代感的“抖一口”。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还有对这份匠心精神的致敬和坚持。这无疑是昭通酒友最大的福音。

喝老酒,还要喝出情怀。“抖一口”,够朋友!相信在新的时代里,龙耘“抖一口”带着二粬酒再创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