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家乡」是一生的坐标


假期归来,过得好吗?

由于疫情,很多外出游玩的朋友都更改了计划。

但这依然改变不了高速排队与景区人满为患。

今年国庆档有几部电影,

我先后看了三部。

《夺冠》我不喜欢,

几场比赛拼成的电影,

更别提那些没有姓名的角色了。


《姜子牙》我是一样的态度,

用一个中年loser神仙的视角去讲宏大的命题,

隐喻过深,全靠映后解读,我欣赏不来。

我觉得看电影也是件相对私人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喜欢与厌恶

如果你对我的观点不认可,我也觉得很正常。

每个人都能从自己喜欢的影片中感知喜乐,有所收获。

就挺好。

今天我要推荐的是贺岁档的全明星,

这么讲似乎略显浮夸,

但该片的确堪称2020年度最强阵容。

它是——


《我和我的家乡》

《我和我的家乡》:「家乡」是一生的坐标


作为《我和我的祖国》的姐妹篇,《我和我的家乡》似乎和前者并未有什么关联之处。

但是,宁浩导演执导的《北京好人》是唯一一部,可以从角色上与《我和我的祖国》互为呼应的短片。

葛优饰演的角色依旧叫张北京(葛优 饰),

只是这次从北京奥运会跨度到了十多年后。


张北京攒了多年的钱,

终于准备买辆属于自己的车,计划跑专车。

突然遇到老家来的表舅(张占义 饰),

看病需要用钱,数额正好是他一辆车的钱。

《我和我的家乡》:「家乡」是一生的坐标


在老家人看来,

在北京打拼多年的张北京,早已混出头了,

不然怎么能一直呆在北京。

这样的人,手里怎么着也得有些积蓄。

可实际上呢?

张北京漂泊在外的生活,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表舅直奔主题询问张北京的近况,张北京只是敷衍回了句,挺好的


《我和我的家乡》:「家乡」是一生的坐标


这里有个细节,张北京讲话时并未看向表舅,

而是故意避开了他的视线。

表舅看到了张北京电脑上正在浏览的汽车页面,

张北京说自己只是随便看看。

合上了电脑,表舅又看到了他的存折,

张北京随手将存折丢进垃圾箱,

说是收拾房间作废了的存折。

一系列动作都证明了张北京在撒谎

更准确地说,他撒谎无关过得好不好,

而是担心自己买车的钱保不住。


接下来张北京抖了机灵,

用医保卡玩了一出狸猫换太子的戏码。

看似儿戏,在当下情景,却也合理。

之后的两人,在医院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我和我的家乡》:「家乡」是一生的坐标


作为短片片名,《北京好人》其实是一语双关。

对于一个以家乡为主题的影片,

它首先表达的是,

在北京这座城市的一个平凡好人。

其次,它用了谐音梗(李诞看到估计要疯),

此处特指张北京是一个好人。

短片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桥段有两处。

一处是张北京的小聪明被大众揭穿的时候,

表舅突然将所有责任都「揽」到了自己身上,

同时撇清了与张北京的关系。


另一处是表舅拒绝了张北京的医疗费用,

头也不回地向前「走」

一边嘴里还嘟囔着,听人说我这个病吃蒲公英也能好,我回去就开始吃。


这里的一「揽」一「走」,

瞬间将表舅这个人物形象立起来了。

《我和我的家乡》:「家乡」是一生的坐标


在此之前,

表舅只是让你看到这是一个老家来的亲戚,

并未感受到更多人物个性。

所以很多时候你会感觉这个人物有些模板化,

他过于符合我们对老家人的一贯想象,

以至于没有任何惊喜。


当他与张北京相处两天后,

他们似乎渐渐找到了当年一起在家乡的感觉。

而张北京也觉得自己愧对表舅。

但是攒钱买车也是自己多年以来的梦想,

所以张北京心中的天平也在不断摇摆。


直到表舅选择自己承担所有责任的那一刻,

张北京也在心中默默确定了自己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表舅的饰演者张占义老师其实并非职业演员,

但是他已经有过大荧幕的演出经验。

他的上一部作品是国产小成本的黑马——《平原上的夏洛克》

《我和我的家乡》:「家乡」是一生的坐标


张占义老师塑造的角色特质就是「土」(此处绝无贬义)。

在这个全民追求土味审美,土味潮流的当下,成名的人有两种。

一种是刻意装扮的个性。

他们拼命试图掩饰自己的真实个性,

而用自我设定的角色反差让你记住。


《我和我的家乡》:「家乡」是一生的坐标


另一种则是骨子里的个性。

他们有人明白自己是谁,

有些人也不是那么明白,

但是他们随口一句话,一个动作,

就是梗,就是段子,

就能让你印象深刻。

比如东北的老四,李雪琴,都是如此。

张占义的「土」,就像是身体长出来的。

因为他就是来自那里,所以他无需伪装。

别小看这种「土」,它不是在舞台上围个绿头巾,穿件红棉袄就能实现;

也不是把发型整乱,泥土抹一脸,蹩脚地讲几句方言就可以蒙混过关。


因为模仿并不能原汁原味地带给我们乡村生活的真实样貌,

相反会在大荧幕上被无限放大,

被更多人看到不伦不类的粗糙与蹩脚。

而张占义则不必,他往那里一站,

你就知道他就来自家乡。

尤其是他非职业演员的状态,

总是慢半拍的反应,

对于一些情节的个人理解,

以及与镜头的疏离感,

常常能带给影片很多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或许他不如流量明星那般赏心悦目,

但是他的表现足以让很多明星汗颜。

《我和我的家乡》:「家乡」是一生的坐标


回到《北京好人》,其实有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地方,我很有感触。

表舅从张北京家里出来的时候,

张北京在酒店打工,习惯性送了很多酒店一次性拖鞋给表舅。


表舅很惯性地客气着,我来找你办事,你还给我送礼。

这个很自然的客套一下子就有了人情味儿,

它还原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对话语境。

中国人找人办事习惯送礼,

不管对方是朋友,是亲人,是领导,

甚至一个完全陌生的人。


「礼」,常常是办事的第一步,

它甚至优于「事」。


甚至礼的到位与否,

直接决定了这件事的成与不成。

表舅感慨:北京这么大,不知道啥时候再见。

而张北京的习惯性客套,也颇值得玩味。

他说:大家都在北京,见面其实还是很方便的。

《我和我的家乡》:「家乡」是一生的坐标


你看,越是这样说的人,其实往往越不见面。

就像我们习惯性许诺别人的,下次有空坐坐,

我们一起喝酒,改天有机会了再聚......

其实这像极了当代人的社交状态。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忙碌,好不容易下了班,

又将时间花费在应酬和无意义的各种消耗上。

人们一边感慨时间宝贵,一边又在随意挥霍。

而多年未见的老友,乃至亲人,

即使在同一个城市,

也未必能做到经常相见。

但是不见,不代表着没有想念。

这才是最矛盾的。

而我们又何尝不是每天都在矛盾着。


一边焦虑,一边做着无关焦虑的事情。

一边孤独,一边顺手营造更大的孤独。

一边无助,一边低头拒绝所有人帮助。

我们以为离开了家乡,就学会了成长。

后来发现一切不过才刚刚开始。

《我和我的家乡》:「家乡」是一生的坐标


我想起十多年前上大学的时候。

那年我离开所在的城市,

参加大学军训的时候病了。

找老师请假,学校不给批。

自己难受也只能忍着。

直到在训练场上晕倒,才给准了假。


后来我就给我妈打电话,

眼泪不自觉就掉了下来。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

其实和以前说的都是差不多的话。

只是轻描淡写提及了我的身体状况。

家人都非常在意,又特意跑过来看我。

总觉得离开家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遇到事情了才发现自己也会想家。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成长就是告别家乡。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生活成为怀念家乡。

《我和我的家乡》:「家乡」是一生的坐标


很多人感慨我们的生活似乎总是在游荡状态,

每年的春运堪称人类迁徙,而国人其实是最为看重「家乡」的。

离开了家乡,心里总会觉得缺了一块什么。

而家乡,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代表和象征的意义都是大致相同的。

对于所有在外工作的你我来说,

家乡似乎只是一个名词,

我们仅仅会在节日时提及。

其实我们每天忙碌上班,

挤公交,挤地铁的时候,

夜晚从公司走出来一个人带着耳机回家的时候,

内心的孤独感都是一样的。


家乡在变,我们的内心也在变化。

不变的是心中对家乡的那份眷恋。

家乡,是与家人在餐桌前一起分享的月饼,是我们熟悉的口音;

家乡,是曾经年少爱追梦,如今想回又身不由己的那个魂牵梦萦;

家乡,是熟悉的美食,是熟悉的环境,是永远都刻在心里的坐标。

当我们在聚会聊天的时候,

当我们望着头顶那轮明月,

或许从来没有人主动提及家乡到底意味着什么?

或许,那是每个漂泊在外的你我,

与亲人共同分享的最美好的瞬间。

而这一切,正是《我和我的家乡》存在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