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泰銘觀劉驥:疫情之後,經銷商該怎麼選擇乳製品?這幾點值得注意!

疫情爆發以後,我們對龍頭企業以及區域品牌生產噸數和出貨量進行調研,結合市場的綜合預判,我們發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 年正月期間的乳品銷量相較於往年同比跌幅高達 50%,行業不容樂觀。

疫情之後,乳製品行業會有哪些變化?經銷商該重點關注哪些方面?日前,銘泰銘觀營銷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驥,在由華糖雲商(乳業君的東家)主辦的“321 線上春糖精品課程”中,進行了《疫情之後,乳製品市場的新變化和經銷商的選品建議》主題分享,就上述問題進行了探討解讀。

銘泰銘觀劉驥:疫情之後,經銷商該怎麼選擇乳製品?這幾點值得注意!


大勢不同,2020 年乳業具備獨特性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容易和 2003 年的 SARS 疫情聯繫起來。2003 年,雖然受到 SARS 疫情衝擊,中國經濟全年仍然實現了闊別 7 年的兩位數高增長(10%),並開啟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黃金五年”。

在這樣的發展勢頭之下,中國乳業受疫情影響最小,且獲得品類發展的機遇,健康營養類產品引領增長。回顧當年,中國乳製品銷售額增幅竟然高達 40.6%。

與 2003 年相比,今年疫情對中國乳業的影響有哪些不同?

相關數據顯示,2019 年中國 GDP 增幅只有 6.1%,並且,近兩年中國經濟都不屬於高速增長期。2019 年相較前一年,中國乳業增幅只有 0.3%,幾乎就是停滯增長。

總體來說,2019 年的經濟增幅和乳業增幅都遠遠比不上 2003 年 SARS 疫情之前的相關增幅。所以說,拿兩次疫情對行業產生的影響進行對比,本身就是不科學的。


2019 年液奶增長停滯,疫情促進品類激活


那麼,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前,中國乳業市場處於怎樣的發展變化中?

從液態奶品類增幅來看,2019 年中國液態奶市場整體增長只有 0.3%。在這樣的市場大環境中,常溫白奶、冷藏白奶、常溫酸奶在增長,冷藏乳酸菌、風味奶乳飲料、常溫乳酸菌和冷藏酸奶在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冷藏酸奶是所有液態奶細分品類中家庭滲透率最高的品類,該品類的下降,十分罕見。

從中國人均飲奶量來看,確實在上升。但具體到年齡段就會發現,13~18 歲年齡段的人均飲奶量幾乎不升,19~25 歲年齡段的飲奶量在大幅下滑,26~35 歲年齡段的飲奶量也有小幅下滑,這就造成一種很奇怪的現象:中國人均飲奶量在上升,但對於黏附性較強的主流消費人群,飲奶量卻不升反降。

銘泰銘觀劉驥:疫情之後,經銷商該怎麼選擇乳製品?這幾點值得注意!

如果跳出乳業看乳業,我們會發現,600 億規模的即飲奶茶市場正在對中國乳業進行“掠奪”,不同年齡段、不同級別城市的消費者正湧向該品類。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乳業市場規模僅有 2700 億左右而已。人的錢包是有限的,對飲品的接納量也是有限的,從此角度看,即飲奶茶對中國乳業增長的確造成影響。

不過疫情發生後,消費者的健康意識得以重振,重口味、重方便的市場得到一定壓制。加之權威媒體的報道宣傳,有可能營養價值與免疫提升需求將成為剛需,便捷和口味退居其後。

有關調研公司的報告顯示:疫情期間,有四類產品消費增加,其中乳品是唯一一個消費量提高的“非必需品”。


疫後,乳業經銷商要關注七個問題


但是,你所看到的趨勢,你的競爭對手也看到了,所以不要把別人都在做的事情當作趨勢,那隻會讓你的品牌更加沒有差異化。關於疫情後的乳業市場,有七個問題值得重點關注。

銘泰銘觀劉驥:疫情之後,經銷商該怎麼選擇乳製品?這幾點值得注意!


1、疫情過後,面對眾多調節免疫功能的乳品該怎麼選?

關於乳品選擇,有些誤區值得經銷商注意。

第一,“免疫力”作為賣點,雖然對乳製品銷量有實質的提升作用,但不受法律保護。

假設產品沒有取得保健食品標識,便不能標註或者暗示具有預防、治療疾病作用的內容,食品廣告也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宣傳。如果經銷商代理了相關產品,則可能被取締資格。

第二,即使取得了保健食品標識,也只是解決“合法宣傳”問題,並不能真正解決消費者的信任問題。合法宣傳與可信度之間存在弱關聯,如何加強,需要由觀念教育作為橋樑。

產品動銷有三個關鍵因素:感興趣、獨特性、可信度,但每個因素都存在風險性。興趣度上,隨著疫情遠去,消費者對於“免疫力”的感興趣程度會日漸下降;可信度上,產品的可信程度不一定讓消費者買賬;獨特性上,廠家經常從宣傳的菌種名字 (BE80\LGG)中尋求獨特性,而這不一定會被消費者理解。面對以上提及的各種風險及原理,經銷商要結合起來,理性選品。


2、低溫酸奶在 2019 年呈下滑態勢,疫情過後值不值得經銷商投資?

疫情過後,低溫酸奶的恢復指日可待,值得經銷商投資,但在選品上也要注意一些“陷阱”。消費者選擇一款產品,是因為滿足了自己的需求,而需求從心理層面可分為:爽點(及時滿足)、癢點(虛擬自我)、痛點(人的恐懼)。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產品有爽點,有癢點,卻缺乏痛點,那麼這些產品是無法形成復購的。所以,選擇低溫酸奶時,也要看這款產品是否有痛點。

例如,在低溫酸奶品類增速只有 5% 的前提下,零添加的低溫酸奶在全國各省份銷售中最低增速也在 30% 以上。在我看來,如此高速增長的零添加低溫酸奶就滿足了消費者的痛點。從消費者角度看,他們也認為這樣的酸奶是乾淨的,能夠滿足自身需求。


3、巴氏奶在 2019 年高速成長,疫情過後是否值得追漲?

巴氏奶是疫情前增長最快速的乳製品品類,無論是老品還是新品增速都在上升,巴氏奶的春天即將到來。巴氏奶選品也有風險:

第一,大多數巴氏奶保質期只有 7 天,貨齡壓力對新手經銷商是挑戰。如果賣了 3 天還賣不掉,需要折價處理。

第二,巴氏奶與普通產品不同,鋪貨率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踩著節奏提高。

第三,要學會訂戶思維,訂戶先打款再提供貨物,即便是零售,也要學會天氣與訂單量結合。

第四,絕大多數巴氏奶無法標註活性物質含量,那就很容易失去競爭力。


4、哪些細分人口市場值得關注?

很多觀點表明,年輕一代引領食品創新潮流。但是,就乳製品行業而言,迄今為止,沒有瞄準 Z 世代、小鎮青年這兩類人群能產生持續復購的成功案例。不能解決持續復購的產品,是最耗資源的,廠商在針對這些細分人群開發或選品時要萬分小心。

經過 3000 份的問卷調研,我們發現,新冠肺炎疫情之後,真正願意多購買乳製品的人群為 26~50 歲的中堅力量,瞄準中堅階層,應該是乳業該有的踏實作風。


5、植物蛋白、超級食品、健康管理等產品是否會成為商機?

所謂的超級食品是指知名度並不是很高,但是可能具有某些極強功效的食品。

在超級食材 Top10 榜單中,巴西莓、薑黃、奇亞籽、亞麻籽、海藻、藜麥、牛油果、西蘭花、豌豆和椰子位列其中。目前,國內有許多超級食品食材酸奶正伺機而動。對於經銷商而言,要謹慎進入。

截至目前,沒有任何一款富含超級食品的乳製品暢銷。這是因為,大多數超級食品概念來自西方中產階級,他們以動物蛋白為主,所以需要植物成分的滋養,但這與國內飲食習慣有很大差距。


6、如何根據渠道特點,選擇相匹配的品類?

經銷商經營的渠道類型包括商超、便利店、CD 類店、訂戶、餐飲渠道、社群等。每個渠道都有自己適合經營的品類類型,其中社群渠道值得關注。

在社群渠道中,經銷商可以有多種可能性,可以嘗試做細分品類,做一些高端產品、口味性產品和功能性產品。無論產品是否具有品牌知名度,只要社區渠道通暢,都有成功的可能性。

銘泰銘觀劉驥:疫情之後,經銷商該怎麼選擇乳製品?這幾點值得注意!

新冠肺炎疫情後,社群渠道也得以重振。疫情期間,由於社區零售店關門,很多企業不得不發起社區團長招募令。

團長候選人一般分為三種人群:第一種為成熟的社群團長,該類人群有相關運營經驗,在浙江、江蘇、湖北、湖南等地比較常見,其他省份十分缺少;第二種為零經驗的自然人;第三種為社區零售店店主,該群體需要大家重點關注。

這是因為大家所在的省份很大可能沒有成熟的社群團長,如果招募零經驗自然人,很難在短時間內順利上手。所以,把社區店主發展成社群團長並幫助其運作,是更好的選擇,也有可能是疫情后豐富渠道的一次巨大紅利。


7、其他行業的經銷商是否適合經營乳品,並該注意哪些方面?

疫情之後,乳製品大概率會迎來高速發展,對於想要進入乳品行業的經銷商,我有一些建議:

  • 乳製品行業是個抗跌性很強的長線產業,但不是暴富行業;
  • 乳製品是個操作流程相對微觀的行業,從配送到貨品調整,再到貨齡把控都需要十分精細;
  • 乳製品是一箇中低毛利,但是資金又高速週轉的行業;
  • 經營大品牌壓力大,但可以用做渠道開拓,經銷商要做好思想準備;
  • 小品牌毛利高,但關鍵在於選品。

整體來看,疫情之後,乳業大概率迎來利好發展。經銷商要抱有信心,並從選品到經營做好全面準備。


來源:新乳業、《糖菸酒週刊》。文章僅用於行業交流,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