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是如何产生的?然而中国“计算机”早于西方一千多年!

计算机俗称电脑,电子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技术是我们21世纪伟大的发明之一,自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技术的诞生,人类社会快速的来到了电子信息时代。而这个电子信息时代包括了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那么为什么小编会说中国“计算机”早于西方一千多年!

计算机是如何产生的?然而中国“计算机”早于西方一千多年!


现代的计算机不仅仅只限于打游戏,看电视,它可以进行大量的信息计算,比如人工智能打败多个围棋高手,代入公式可以进行大量的数学推算等等。然而古代的人类是没有电子计算能力,但不代表先人们没有创造计算工具。

早在原始社会的时候,我们先人就已经开始了贝壳计数了,随后又发展到刻痕计数和石子计数,而我国古代计算也被称为算筹,并且在西周之前就已经拥有了十进制的思想。可是使算筹进行四则运算,通俗来讲就是加、减、乘、除这四则。也可以说我国古代在数学上取得了许多卓越的成就。有很多学科都归功于这十进制的计算,包括天文,地理、医学、药学等等。可以说早年的算筹在我国古代就像如今的电脑一样融入到了每一个行业。

计算机是如何产生的?然而中国“计算机”早于西方一千多年!


而我国第一个计算器,就是算盘,源于2600多年前,也是我国伟大的发明之一。其重量可以说与我国的4大发明来相提并论,并且一直使用至今,有的高手甚至将算盘计算要快于电子计算器。虽然和现代的电子计算机无法相提并论,但确实无法磨灭我国古代人民聪明的智慧。

计算机是如何产生的?然而中国“计算机”早于西方一千多年!


反观西方的计算工具,1630年英国数学家爱德蒙.甘特发明了一种用单个对数刻度的计算工具,可以和另外一个测量工具配合,做乘除法运算,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格尺”。使用计算尺可以完成更复杂的运算。比如数学函数表,一般工程计算的精度要求等等,计算尺的应用一直沿用了数百年,如今也任然在使用。1642年法国科学家布赖斯.帕斯卡发明了齿轮式加法器,却只能做6位的加减法,与我国的算盘都有着非常大的距离。 但这也是帕斯卡加减法器昭示了用一种纯粹的机械装置去代替人的思考和记忆是可以做到的。1971年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尼克莱斯.沃尔斯将自己发明的通用计算机语言命名为“帕斯卡语言”,就为了纪念帕斯卡在计算机领域的卓越贡献,算是计算机语言的“祖师爷”了。

计算机是如何产生的?然而中国“计算机”早于西方一千多年!


1672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帕斯卡加法器的基础上,增加了乘除法运算,完成了四则越算和开方的机械式计算器。也使得西方拥有二进制的运算法则,而我国早已经将十进制使用的炉火纯青了。但莱布尼茨却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基础。

然而在1822年和1834年由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先后发明出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差分机和分析机。因受当时的技术和工艺限制都没有成功。但分析机已使用计算机具有的输入、处理、存储、输出和控制,五个基本的装置。成为了如今电子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的基本架构。

计算机是如何产生的?然而中国“计算机”早于西方一千多年!


1854年乔治.布尔创立了布尔代数为数字计算机的电路设计提供里理论基础,而1895年由英国电气工程师弗雷明博士,通过爱迪生效应的深入研究,发明了人类第一只电子管,既真空二极管。1907年美国弗德雷斯发明了真空三极管使电子管进入到普及和应用阶段。随后收音机,电报,电视等产物应运而生。

计算机是如何产生的?然而中国“计算机”早于西方一千多年!


1943年由宾夕法尼亚的物理学家约翰.莫奇利来负责计算机的总体设计,并和另一位布雷斯帕。埃克特一同设计,就在1946年2月15日全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MIAC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从1946年2月一直使用到1955年断电。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占地面积170平方米,重达30吨,功耗150千瓦,可以每秒进行5000次加减运算或400次乘法运算。但当时并不没有存储器,另外是布线接版进行控制,抵消了很多的运算速度。但已经代表着电机计算机的来临。

计算机是如何产生的?然而中国“计算机”早于西方一千多年!


而现代计算机是由英国的阿兰.图灵奠定了可计算理论的基础,阐述了机器智能的概念。另一个是由冯.诺依曼在1944年加入了EMIAC的研制小组,解决EMIAC存在的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制造了人类第二台电子计算机EDVAC,采用了二进制并且拥有了存储程序,既程序和数据一起存储在计算机中计算机按照程序顺序执行,并且计算机由5大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所以冯.诺依曼也被称为“电子计算机之父”,这套体系一直沿用到至今。

计算机是如何产生的?然而中国“计算机”早于西方一千多年!


所以小编认为,如果西方人早知道中国的“算盘”,是不是现代计算机会更早的出现呢?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我是高科数码达人,关注我了解更多数码资讯,我们下期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