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教育培訓結構如何做好線上服務

疫情期間教育培訓結構如何做好線上服務

隨著疫情升級,開學時間一再推遲,也因政策的嚴控和家長的擔憂而不得不停課,機構原定的教學服務計劃也只能擱置。

許多校長因此一籌莫展,課消停滯不說,年前繳費的學生還有可能被線上培訓機構搶走,造成機構大量退費,然而機構還不得不承擔房租及員工工資,最終導致機構破產倒閉。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線下培訓機構不得不轉戰線上。

疫情期間教育培訓結構如何做好線上服務

然而,線上培訓機構自有他們一套完善的教學服務體系,線下培訓機構臨時轉戰線上,競爭力會略顯薄弱,難以直接和原線上玩家較量。

這就沒辦法了嗎?也不是。

其實,無論線上還是線下,形式總是千變萬化,而不變的始終是我們的教學服務和對教學服務品質的追求。當然,教學服務包括為學員安排好老師,呈現課堂好效果,提供學習好體驗等等很多方面。

教師技能培訓,快速上崗不管是新教師還是老教師,首先要有一定的教學資質,這是硬件條件。

疫情期間教育培訓結構如何做好線上服務

同時,在線上授課實施之前,機構需要自查一下,教師是否具備控場能力、共情力和感染力。這是因為,線上教學授課不比線下活潑,教師需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照顧到學生的情緒,需要以更加充足的課程內容和高頻互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等等。

除此之外,很多在線下授課多年的教師“被迫”轉型為在線教師,一時間很難適應線上授課的方式。如,平臺工具如何操作,技術設備如何調試等等問題,都是需要進行嚴格培訓的,老師要有一個適應過程。

疫情期間教育培訓結構如何做好線上服務

  • 做好學員維護,以守帶攻

老生是機構獲取利潤的關鍵,是學校信心的來源,是春季招生的撬動點。

既然線下臨時轉戰線上難以直接和原線上玩家較量,那我們不如轉攻為守,先將主要精力用在老學員的維護上,以守帶攻。

疫情期間教育培訓結構如何做好線上服務

維護老學員,形式和內容都要有。在形式上,可通過打卡、語音互動,短視頻等方式增加與學生家長間的溝通,增強黏性;在內容上,通過前期規劃或提前聯繫學員,瞭解學生學習目標、學習偏好等,對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做出微調,保證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授課。

蒐集學員案例及時外化

我們都知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培訓機構可以通過塑造學員案例,帶動班級其他學員的學習成長。這些都是機構現成的寶貴資源,也是我們對外宣傳最便利,也是最有利的外化工具,一定得好好利用。


在線家庭教育,恰逢其時


目前,機構轉戰線上已是大勢所趨,我們要利用好這個時間,通過在線家庭教育另闢蹊徑,穩定老生、拓展新生,以此打開突破口。同時,打好家庭教育的基礎,也更加有利於促進家校合作,讓孩子更好的成長,最大優勢地發揮老師和家長的相互引導作用,加強老師和家長之間的聯繫。


當然,每個機構的實際情況各不相同,以上分享僅做參考,希望能給我們的教培機構帶去一些思考,並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找到機構線上運營的正確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